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339388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恶性肿瘤生物治疗(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吴晖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大分子(细胞、核酸、蛋白质、肽)或调节生物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来治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干扰肿瘤生物学行为,如肿瘤生长、分化、凋亡、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 调节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使细胞毒性物质集中于肿瘤组织,生物治疗范畴比免疫治疗更为广泛,免疫治疗只是生物治疗的一个分支。 生物治疗不仅能治疗临床可见肿瘤,而且能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4种治疗手段。,分类,单克隆抗体,如C225 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的非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如吉非替尼 细胞因子,如干扰素 免疫效应细胞,如CIK细胞

2、免疫刺激剂,如肿瘤细胞疫苗 基因药物和免疫毒素,如重组人P53腺病毒 干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效应细胞治疗,1.概述 2.临床应用 3.存在问题,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定义,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从分子水平来阻断或逆转其恶性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毒药物的区别,细胞毒药物作用集中在细胞分裂的关键环节,能有效地杀灭快速增殖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故毒性大。而分子靶向药物利用正常细胞很少或不表达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或基因表达产物(信号传导蛋白、受体、细胞表面标志物),对其产生毒性,故毒

3、性小。,细胞毒性药物往往要用到最大耐受量或剂量限制性毒性时才发挥较好疗效。而分子靶向药用的是理想的生物剂量,它永低于最大耐受量,这样在没有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减少毒副反应的产生。,种类,细胞信号传导阻滞剂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 针对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单抗 凋亡激动剂 M-TOR抑制剂 结合型单抗 多靶点药物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细胞信号传导阻滞剂,阻断VEGF途径,mTOR抑制剂,针对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美罗华,此药物以极高度亲和力与CD20结合 通过CDC和ADCC作用介导细胞毒性 诱导细胞内产生抗增殖、促凋亡信号 并可提高化疗敏感,凋亡激动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与毒素偶联物,单克

4、隆抗体与毒素构成的偶联物又称为免疫毒素(immunotoxin, IT),免疫毒素通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相应靶抗原结合后,经内吞作用把免疫毒素带入细胞内,毒素影响肿瘤细胞蛋白代谢,抑制细胞生长,杀伤肿瘤细胞。,单抗,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核素偶联物,单抗与放射性核素偶联,以单抗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特性,单抗作为引导物,把核素引向肿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另一方面,由于放射性核素的射线照射有一定的射程,当偶联物与肿瘤细胞结合后,对周围细胞也有一定的照射作用,对一些没有特异性抗原表达的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偶联物,单抗,Mylotarg(美罗他格):CD33单抗药物偶

5、联物,与抗肿瘤抗生素偶联,与髓性白血病细胞CD33抗原结合,而不会与非CD33阳性的细胞如淋巴细胞结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多靶点药物索拉菲尼,1.概述 2.临床应用 3.存在问题,近年NCCN指南中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 涉及病种:恶性淋巴瘤(NHL和HD)、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NSCLC、结直肠癌、胃癌、胃肠间质瘤、肝癌、胰腺癌、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癌、血管肉瘤、恶性纤维瘤、皮肤纤维肉瘤等16种恶性肿瘤。,方法:单药、2种靶向药物联合使用(如美罗华+阿仑单抗)、与化疗联合使用、与放疗联合使用 适应症:辅助、新辅助、复发转移的晚期治疗(一

6、线或解救治疗)、维持治疗等,2010NCCN指南关于结肠癌靶向治疗,可切除的TxNxM1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可选择含5-FU类方案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也可以选择含5-FU类方案贝伐单抗 有潜在可切除的肝/肺转移的晚期患者治疗可选择含5-FU类方案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也可以选择含5-FU类方案贝伐单抗 FOLFOX辅助治疗后12月内复发者可选择FOLFIRI 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也可以选择贝伐单抗 晚期或转移患者起始或解救治疗均可选择化疗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或化疗贝伐单抗或单用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2010NCC

7、N指南关于直肠癌靶向治疗,晚期或转移患者起始或解救治疗均可选择化疗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或化疗贝划单抗或单用C225或帕尼单抗(KRAS野生型)。,2010NCCN指南关于NHL靶向治疗,美罗华可用于B细胞淋巴瘤,包括CLL/SLL、FL、粘膜相关性、大B、伯基特淋巴瘤、原发皮肤B细胞、艾滋病相关B细胞淋巴瘤(CD20+) 放射免疫治疗:FL(一线或二线)、原发皮肤B细胞淋巴瘤(二线) 阿伦单抗:CLL/SLL、外周T(二线) 万珂:皮肤菌样霉菌病、套细胞淋巴瘤(二线)、外周T(二线) 雷利度胺:套细胞淋巴瘤(二线)、大B(二线) 沙利度胺:套细胞淋巴瘤(二线) Temsiro

8、limus:套细胞淋巴瘤(二线),2009年中国版NCCN指南关于乳腺癌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化疗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辅助、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 曲妥珠单抗耐药者可选择拉帕替尼+卡培他宾,2010年NCCN指南关于GISG靶向治疗,格列卫可用于新辅助治疗和不可手术、复发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 索坦可作为复发进展者或不能耐受格列卫患者的解救治疗,2009年NCCN指南关于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侵润性乳腺癌辅助治疗:曲妥珠单抗可与化疗、放疗、内分泌同时使用,推荐使用时间1年。 复发转移的侵润性乳腺癌治疗:可选择曲妥珠单抗化疗,若已用过曲妥珠单抗,则可选择拉帕替尼+化疗。 炎性乳癌:

9、可用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行新辅助化疗(不与蒽环类同时使用),术后继续曲妥珠单抗治疗,推荐总疗程1年。,原发脑恶性肿瘤复发患者:贝伐单抗化疗是一种治疗选择,原发CNS淋巴瘤,首次治疗可选择美罗华单药,复发进展者可选择美罗华替莫唑胺,曲妥珠单抗为转移或局部晚期患者的一个治疗选择,头颈鳞癌一类推荐C225+同步放疗,C225+化疗为复发、不可切除、转移的鼻咽癌联合治疗方案可选择之一,C225亦可单药使用,万坷、沙利度胺、雷利度胺为一线诱导治疗、维持治疗及解救治疗的重要药物,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D IB、IIB、IIIIV期可选择美罗华化疗累及野放疗,甲状腺髓样癌可考虑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菲

10、尼为不可切除肝癌Child分级A或B患者的治疗选择,局部晚期或转移胰腺癌一般情况好者可选择吉西他滨+厄罗替尼,1.概述 2.临床应用 3.存在问题,疗效预测,检测某些特定基因状态可预测疗效,如: (1)KIT基因突变状态可预测格列卫或索坦治疗胃肠间质瘤疗效 (2)KRAS突变状态可预测抗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疗效 (3)EGFR突变状态可预测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NSCLC的疗效,格列卫400mg/d对KIT11突变人群疗效优于KIT9突变者 对于KIT9突变者800mg/d疗效优于400mg/d 索坦对于KIT9突变或野生型KIT者疗效较好,KRAS突变,爱必妥显著提高KRAS

11、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客观缓解率并降低疾病进展风险,-60,-40,-20,0,20,40,60,80,疾病进展风险 (%),客观有效率 (%),-32%,65%,37%,-43%,CRYSTAL (KRAS野生型),OPUS (KRAS野生型),目前大部分靶向治疗药物无明确预测疗效的生物标记物,如抗血管生成药 同一种生物标记物对同一种靶向治疗药物治疗不同肿瘤的预测意义不同,如KRAS突变状态可预测C225治疗结直肠癌疗效,但不能预测C225治疗NSCLC疗效,耐药问题,分子靶向药物同样存在耐药问题。一种靶向药物耐药后可考虑增加药物剂量、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靶向药物。 格列卫治疗胃肠间质瘤原发耐药1

12、5%,治疗2-2.5年50%以上因继发耐药而进展,对于这部分患者可考虑增加剂量到600-800mg/d或改为索坦,但仍无效,处理? 曲妥珠单抗治疗HERB2阳性晚期乳腺癌TTP在4-6月,进展或发生脑转移者可考虑联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或改为拉帕替尼加化疗,再进展处理? 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无效或复发进展后可选择放射免疫偶联物或新一代抗CD20单抗。 如结直肠癌C225原发或继发耐药,可选择贝伐单抗。 ,疗效评价,临床获益率 PET-CT CT的肿瘤密度 MRI的功能成像 ,FDC-PET,以检测肿瘤组织的代谢改变为基础,利用肿瘤组织代谢旺盛的特点而与周围组织区分显像 常可及时反

13、映MTT治疗的有效性,对早期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常比CT提早数周发现治疗起效,及时发现无效病例 与远期疗效明显相关 可以防止低估格列卫疗效导致不当停药 缺点:检查费用贵,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Choi标准,CR:所有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消失,无新病灶 PR:CT提示所有可测量病灶最长径之和缩小10%或肿瘤密度下降15% S:不符合CR、PR、PD PD:CT提示可测量病灶最长径之和增加10%,并且HU改变不符合PR标准;出现新病灶;瘤内新生结节或已存在的瘤内结节体积增加,Choi标准与RECIST标准比较,能够更早期、更敏感地评估格列卫的疗效,与FDG-PET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更有

14、效地预测患者的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等生存指标 因此目前认为格列卫的治疗胃肠间质瘤缓解最佳标准除了应当包括肿瘤大小或疾病稳定外,还应当包括肿瘤密度的下降(CT上常反应肿瘤发生坏死、囊性、黏液变性)和代谢活性的改变,Choi标准或RECIST标准判定有效和无效与TTP相关性,Choi标准,RECIST标准,如何提高疗效,目前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尚不理想,部分单用效果欠佳,如单用贝伐单抗有效率低,现常用方法为:与化疗、放疗联合;靶向药物联合等。如: 在RCHOP基础上联合抗CD22单抗治疗IPI3分者5年生存率从40%提高到60%左右。 抗HERB2单抗对HERB2阳性乳腺癌单用有效率25-35%,与化

15、疗连用可提高到70%左右。 贝伐单抗常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但最佳联合方法尚不清楚,序贯或同时?前后顺序?,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理想的免疫治疗模式,必须能诱导大量有效的抗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 必须能够使T细胞跨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进入肿瘤区域; 必须使进入肿瘤区域的T细胞保持抗癌活性; 必须维持持久有效的免疫反应,细胞免疫疗法,是指转输具有生物活性的效应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从而用于治疗病毒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的免疫学治疗方法。 目的是提高肿瘤抗原免疫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提高肿瘤对抗瘤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生肿瘤特异性效应细胞和

16、分子等。,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刺激培养所获得的免疫细胞。由于同时表达CD3和CD56分子,故又称为NK样T细胞。CIK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特点,其抗肿瘤活性远大于LAK和TIL。因此被认为是新一代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刺激因子除了抗CD3单抗、IL-2外,还需用IFN-和IL-1等细胞因子。,CIK细胞的杀瘤特点,1、增殖速度快 CIK细胞中的效应细胞CD3+CD56+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极其罕见,仅1%5%,在体外经多因子培养2830天,CD3+CD56+细胞迅速增多,较培养前升幅可达1000倍以上。且所占百分比也大幅上升,细胞毒活性亦达峰值。 2、杀伤活性高、杀瘤谱广 CIK细胞的总杀伤单位(TLU)为LA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