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用水》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39159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9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用水》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灌溉用水》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灌溉用水》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灌溉用水》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灌溉用水》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溉用水》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用水》ppt课件(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 溉 用 水,主 要 内 容: 一.灌溉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二.灌溉制度 三.用水计划的编制 四.用水计划的执行 五.灌水技术 六.测水量水 七.节水灌溉名词解释 八.习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对灌溉用水、节水灌溉的概念有初步全面了解,可指导用水管理工作。,第一章 灌溉对农业增产的作用,第一节 水对农作物的作用 1.水是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水有调节作物体温的作用 4.水是调节作物生育环境的重 要因素,第二节 合理灌溉,合理灌溉:就是灌水既要适时又要适量,还要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合理灌溉的主要作用是: 1.调节土壤水分 2.调节土壤温度与小气候 3.调节土壤的肥

2、效 4.改良盐碱土壤,第二章 灌溉制度,灌溉制度: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使农作物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所需要的灌水时间、次数和水量。,灌溉制度具体内容包括:,1.灌水定额:农作物某一次需要灌溉的水 量,以立方米/亩表示; 2.灌水时间:农作物各次灌水比较适宜的时 间,以生育期日/月表示; 3.灌水次数: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灌 水的次数; 4灌溉定额: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的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的总和,也叫总灌水量,以立方米/亩表示。,第一节 灌溉制度的拟定,影响灌溉制度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在目前人们尚未完全掌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情况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合理的

3、灌溉制度是比较困难的。目前,许多灌区采用以总结群众省水高产的用水经验为主,结合灌溉试验,综合分析制定本灌区的灌溉制度,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在制定灌溉制度时要因地制宜,必,须考虑到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如气候、水源、土壤、水文地质、工程设施和农业技术水平等。应使所制定的灌溉制度,在这些自然条件下,充分发挥水源和工程设施效益,达到全面高产。 在一个较大的灌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可能有差异,灌溉制度也就不一样。应根据不同条件分别制定。但也不要分的过细,以免使用水管理工作过于复杂化。,合理的灌溉制度应符合下列四条要求:,1.尽可能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以合理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热状况,不断提高

4、土壤肥力; 2.在已经或有可能出现沼泽化或盐碱化的灌区,灌溉制度必须有利于防止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 3.充分发挥灌溉水和工程设施的有效利用率,扩大经济效益; 4.提高灌水劳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第二节 小麦、水稻灌溉制度,1.小麦: 小麦全生育期约为220240天,总耗水量每亩约为260400立方米。由于受气候、土壤、栽培条件的影响,各地小麦耗水量有显著差别。 陕南每亩为270290立方米。,受气候的影响,陕南的小麦一般分为,冬灌和春灌。 越冬分孽期冬灌一次,5060立方米/亩; 干旱年拔节期春灌一次,4050立方米/亩。 总灌水量: 中等年及湿润年灌1次水5060立方米/亩; 干旱年灌2次

5、水90110立方米/亩。 南郑近年是冬灌了的田块不春灌,没有冬灌的 田块才春灌。,2.水稻,水稻需水规律 水稻一般从5月中、下旬开始泡田插秧,到9月中下旬开始收割,全生长期约100120天。田间耗水量(包抱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多在400800立方米之间,随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差异而变化。,泡田灌水,泡田灌水也叫泡田插秧,在水稻插秧前,使土壤达到饱和并建立插秧所需要的明水层,此次灌水量称为泡田定额。每亩灌水量在100立方米左右。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差别。影响泡田定额的主要因素,除土壤质地以外,泡田前整田方法不同,泡定额也不一样。,各灌区泡田定参考值,水稻的灌溉制度,.

6、返青及分蘖期为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宜浅灌35厘米,灌水定额2030立方米;.分蘖末拔节初落干晒田;.孕穗至抽穗开花期是水稻的需水高峰,耗水量大,水层加深到57厘米灌水定额3040立方米;.乳熟期耗水量下降,再行浅灌24厘米,灌水定额2030立方米;.晒田后由于田面干裂,渗漏量大,复水定额要比一般大一倍,灌水定额60立方米/亩左右,随着土质、晒田程度和水层深浅而有差异。,重壤土湿润年水稻灌溉制度,重壤土中等年水稻灌溉制度,重壤土干旱年水稻灌溉制度,轻壤土湿润年水稻灌溉制度,轻壤土中等年水稻灌溉制度,轻壤土干旱年水稻灌溉制度,沙壤土湿润年水稻灌溉制度,沙壤土中等年水稻灌溉制度,沙壤土干旱年水稻灌溉制

7、度,灌区水文年的确定,根据当地气象部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降水量,参与灌区中心实测长系列降水量进行排频分析,确定当年灌区保证率,没有实测长系列降水量的,可用当地气象部门实测长系列降水量。根据灌区保证率确定水文年,湿润年、中等年或是干旱年。保证率25为湿润年; 50为中等年; 75为干旱年; 95为特旱年。水文年的确定后,可直接套用给出的灌溉定额。,第三节 执行灌溉制度应注意的问题,一.结合降水和土壤墒情,及时调整灌溉制度 汉中各地降水,冬春一般较稳定,夏秋多变,旱涝无常,因此,灌溉制度执行中,必须根据群众“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经验,在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观测降水量,定期和雨后测定土壤水分、

8、观察作物生长情况等,作为调整灌溉制度的依据。,二.结合水源,调整灌溉制度,1.抓关键水:供水不能满足作物全部需要时,一般采用抓关键水的办法。 2.适当延长灌水时间:自流引水灌区,为了充分利用水源,适当提早或延长灌水时间,使得有限水量浇灌更多的面积。 3.减少灌水定额及分成浇灌:在特别干旱季节水源大减的情况下,除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外,可减少灌水定额或分成浇灌,以解决短期的水荒问题。,三.结合作物需水缓急,调整灌溉制度,汉中一般分为冬、春、夏秋三个灌溉季度,在每一个灌溉季度内都有数种作物需要灌水。为了使作物灌溉制度与轮灌用水计划相协调,错开集中用水期,必须将灌溉制度作必要的调整。一般采用办法是:综合

9、各种情况,以全面高产为前提,不同时期,确定必须优先灌水的主要作物,其他作物结合灌溉。,第三章 用水计划的编制,第一节 概 述 计划用水就是有计划地进行蓄水、引(提)水、配水和灌水。 计划用水工作包括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两个方面。,一.实行计划用水的四大好处:,1.通过算水账做到心中有数,可预先采取措施,统筹兼顾,协调供需矛盾,使水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既防止了水量浪费,又杜绝了水利纠分,促进团结互助。 2.合理调配水量,使灌区均衡用水,全面受益,不断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3.和农业生产有计划紧密配合,有计划、用秩序、有组织的用水,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灌溉成本。 4.适时适量供给农作物必需的水分

10、,配合其他农业措施,使灌区土壤不断改良,促进高产稳产。,二.做好计划用水工作的标准和原则:,1.水路正确; 2.组织健全,制度健全; 3.水权集中,分级管理,合理调配; 4.用水前有计划,用水中有记载,用 水后有总结; 5.搞好测水、量水工作,算清水账; 6.充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三.编制用水计划的一般方法,1.分级编制; 2.按季编制; 3.上下结合、编审结合; 4.制定应变措施; 5.内容筒明,切合实际; 6.民主讨论。,第二节渠系轮廓用水计划的编制,渠系轮廓用水计划一般按季(或两季)编制。 一.主要内容包括: 1.各项任务指标(灌溉任务、水的利用系数、灌溉效率); 2.渠首引水计划;

11、 3.主要作物灌溉制度; 4.渠系轮廓用水计划表等; 渠系轮廓用水计划应经过渠系灌委会讨论通过后,由渠系管理机构逐级下达,作为编制用水单位和渠段用水计划的依据。,二.编制用水计划需要的资料,1.灌溉前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小麦、油菜、茄子、空田、秧母田); 2.灌区各种土壤分布比例(重壤土、轻壤土、沙壤土); 3.各级渠道基本情况(长度、输水能力、利用系数、灌溉面积等); 4.灌区塘库水量情况(应蓄、实蓄水量和保灌面积); 5.灌区井、站基本情况以及保灌面积; 6.灌区地下水和泉水情况等。,三.灌区水量计算,1.灌区加权平均灌水定额的计算 m加权 重* m重 轻* m轻 沙* m沙 式中: m加

12、权加权平均灌水定额(立方米/亩); 重、轻、沙分别为重壤土、轻壤土、 沙壤土比例(); m重、m轻、m沙分别为重壤土、轻壤土、 沙壤土阶段灌水定额(立方米/亩);,例题:,某水库灌区本期泡田2500亩,灌区土壤比例重壤土为20,轻壤土为50,沙壤土为30,泡田定额重壤土为90m3亩,轻壤土为110m3亩,沙壤土为140m3亩,灌溉水系数为0.65,要求5天插完秧,计算水库应配水流量? m加权0.2900.51100.3140 115(m3); W毛2500 115 0.6544.23 (万m3); q首44.23(58.64) 1.02 (m3 /s) 水库应配水流量为1.02 (m3 /s)

13、 。,2.灌区净需水量的计算,w净A * m加权 式中 w净灌区净需水量(立方米); A 灌区总面积(亩); m加权加权平均灌水定额(立方米/ 亩);,3.灌溉水系数的计算,水 干*支* 斗* 田 式中: 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干、支、 斗、 田分别为干、支、 斗渠、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 其中: 干*支* 斗为渠水有效利用系数( 系)。,(。,4.灌区毛水量的计算,W毛 w净 水 式中: W毛灌区毛水量(立方米); W净灌区净水量(立方米); 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5.渠首引水流量的计算,q w毛/s 式中: q 渠首引水流量(立方米/秒 ); w毛灌区毛水量(立方米); s 渠首引水时间

14、(总秒数);,第三节灌溉水源的分析,在无坝引水和抽水灌区,要分析河源水位、流量;在低坝引水灌区,一般只分析河源流量;在河川水库灌区,除分析河源经流外,还要分水库调节能力及复蓄利用状况;在水井灌区,要分析地下水源;对含沙量较大、含盐量较高的水源,还应进行含沙量及水质分析。,一.河源供水流量分析的几种方法,1.成因分析法。利用实测资料,从成因上分析水文、气象等因素与河源经流的关系,建立相关图,确定河源供水流量。 2.平均流量分析法。根据多年实测资料,按日平均流量,将大于渠首引水能力的部分削去,再按旬或五日求其平均值,作为设计的河源供水流量。 3经验频率分析法。根据机率理论,分别有假设年法、真实年法

15、、分阶段假设年法和分阶段真实年法。后面两种应用较多。河源供水流量分析在关书中介绍很多,在这里不多讲。,二.水库、水塘供水量的分析,1.在分析入库经流量、损失水量及用水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演算,求出兴利供水量。 有资料的大中型水库,可按历年月入库经流量排频分析,采用真实年法计算水库供水量.真实年法定水文年。采用公式P 100 。 就是将历年各阶段的月入库经流量依递减次排列,由上述经验公式求得设计保证率的项次,该月的入库经流量,即为设计月的入库经流量。,无资料地区的小型水库,可采取水库复用系数法计算水库兴利供水量: 兴利供水量兴利库容水库复用系数 水库复用系数:降水量多的地方1.52.0; 降水量

16、中等的地方1.0 1.5;干旱地方0.7 1.0。丰水年大,枯水年小。根据长期预报降水量排频分析确,2.水塘供水量的分析,有水塘的灌区,应首先调查统计灌区内水塘数量、分布情况、蓄水容积和其可能提供的水量。 可采用经流系数法计算入塘库水量。 w入0.1F(万m3 )式中: 经流系数; 降水量(mm ); F 流域面积(km2 ) 在“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中,还要分析其在非灌溉时间可能引入的河道经流量及其可能的复蓄次数。 也有采取塘坝包灌面积的办法。按塘坝实际蓄水容积,每若干立方米(我们采用300立方米)包灌一亩田,确定塘坝包灌面积。,第四节 供需水量的平衡计算,供需水量平衡计算先按渠、站进行平衡计算,再汇总到全灌区或库,或是以轮期为单位进行平衡计算,在此基础上,达到灌溉季度的供需平衡。分析水量余缺地方、余缺时间,及早调整水源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