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代谢性疾病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339156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代谢性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课件:代谢性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课件:代谢性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课件:代谢性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课件:代谢性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代谢性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代谢性疾病(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营养教研组:王冬亮 ,第一节:营养与肥胖,一、肥胖概述 二、肥胖的膳食防治措施,第一节:营养与肥胖,肥胖: 指人体脂肪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别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体重测量:,清晨 空腹 排空大小便 着背心、短裤,肥胖诊断标准和方法之一,BMI=体重(kg)/身高(m)2,BMI28并不等于肥胖,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

2、00 判断标准:10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肥胖诊断标准和方法之二,划分标准:发生原因。 遗传性肥胖: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极为罕见,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 继发性肥胖:主要指由于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病变、内分泌紊乱或其它疾病、外伤引起的内分泌障碍而导致的肥胖。 单纯性肥胖: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肥胖的主要类型。,肥胖的分类,苹果形肥胖,俗称“将军肚”(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腹部型肥胖) 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四肢则相对较细,对身体危害严重。 梨形肥胖(非向心性肥胖、

3、女性型肥胖、均匀性肥胖、臀部型肥胖) 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腿部,对身体危害相对较轻。,肥胖的种类,划分标准:体脂分布特征。,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喝点儿凉水都长肉?!,控制体重怎么这么难?,能量摄入,能量消耗,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促进肥胖发生,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1.限制总能量摄入: 以保证机体能从事正常的活动为原则,成人能量控制在4184kJ左右,最低不能低过3347.2kJ。 能量比严格控制:脂肪下降、蛋白比例上调、碳水化合物上调。 体重逐渐下降,每月0.5-1 kg为宜。,营养治疗措施,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膳食脂肪占总能量的10-25%为妥,不宜超过30%。 膳食胆固醇每天低于300

4、 mg。 控制动物性脂肪,宜用植物油,总量每天约10-20g。 烹调方法:蒸煮炖拌卤等少油烹调方法。,3.限制碳水化物 膳食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055%为宜,但是不能防止酮病的出现和负氮平衡的加重,以及为了维护神经系统正常能量代谢的需要,对碳水化物的限制又不可过分苛求。因此,既要降低其比例而又不可过分降低; 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为主,多选粗粮和复合碳水化合物(尽量不吃精制糖)。主食应控制每天150-250g。,4.适当增加蛋白质供能比例 由于限制膳食能量的供给,不仅会促使体脂消耗的增加,还会造成机体组织蛋白的消耗,因此低能膳中的蛋白质比值必须予以提高;但另一方面,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之一,

5、摄入过多同样引起肥胖,同时还会导致肝、肾机能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低能膳中蛋白质的供给量不可过高。对于采用低能膳的肥胖者,其食物蛋白的供能量当控制在占膳食总能量的2030%为宜。 蛋白质量要求:一半为优质蛋白,家禽肉类,鱼类、牛奶和豆制品等。,6.饮食习惯和积极运动 限制酒精性饮料摄入: 酒精只提供“空白能量”,无其他营养素。 暴饮暴食、吃零食、偏食等。 细嚼慢咽,少用也可达到饱腹感。 先吃低能量的蔬菜类食物,借以充饥,然后再吃主食。 餐次以三餐或更多为好。 加强运动,每天运动30min出汗运动。,5.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第二节:营养与糖尿病,一、糖尿病概述 二、糖尿病的膳食防治措施,

6、一、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 DM)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利用障碍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疾病。,Source: WHO,全球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患病人数,中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Source: 中国CDC,糖尿病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糖尿病并发症,急性并发症,血管并发症,DM酮症酸中毒,DM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分型,二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或伴胰岛素不足),一1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I型,II型,GDM型,三GDM型(进食过多、胎盘分泌激素抵抗胰

7、岛素),DM病因,2.环境要素,1.遗传因素,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饮食因素 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 社会因素),二、糖尿病的营养代谢特点,1. 能量代谢 能量过剩是引起肥胖是DM的头号诱因。,ADA报告指出:轻、中、重度肥胖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特点,胰岛素缺乏或利用障碍,细胞摄取葡萄糖的 能力下降,高血糖,高尿糖,多尿、多饮、多食,蛋白质分解增强,血浆氨基酸水平升高,糖异生 增强,尿氮丢失,体重减轻 易疲劳等,脂肪分解增强,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代谢产物酮体升高(酮血症),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维生素和矿物质代

8、谢的特点,维生素 能量代谢特别是糖类代谢所需的维生素需求上升,包括B1、B2、PP,B12等。 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抗氧化的维生素:A、E、C等。 矿物质 多尿引起Zn、Mg、K等从尿中丢失。 铬是葡糖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综合治疗,1. 饮食控制 2. 药物治疗 3. 体育锻炼 4. 血糖监测 5. 健康教育,三、糖尿病的治疗,合理限制总能量的摄入量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 能量供给量(kJ)=理想体重(kg)能量供给标准kJ/(kgd) (1)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 DM患者能量供给标准(成人),1. 限制能量摄入,营养治疗措施,摄入数量:碳水化合物应占总

9、热量的50%60%为宜。,2. 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质量: 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营养治疗措施,3.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防止或延缓DM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必须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25。 饱和脂肪酸10%, 多不饱和脂肪酸10% 单不饱和脂肪酸10% 胆固醇300 mg/d, 若同时高脂血症,200 mg/d,营养治疗措施,4. 适量蛋白质 DM患者负氮平衡, 适量提高蛋白摄入量。 蛋白质供能占12%20,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伴有肾病并发症的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比例。,营养治疗措施,5. 增加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吸

10、水膨胀,吸附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 不溶性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肠道,减少吸收,具有间接缓解餐后血糖升高和减肥作用。 建议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为(2035)g/d。,营养治疗措施,蔬菜,水果,补充剂,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也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 能量代谢相关的B族维生素。 抗氧化和免疫相关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 适当增加钾、镁(如香菇) 、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6. 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铬较多的食物有牛肉、黑胡椒、糙米、玉米、

11、小米、粗面粉、红糖、葡萄汁、食用菌类等。,营养治疗措施,7.限制饮酒 除供热能外,不含其他营养素,长期饮用伤肝,易引起高脂血症。 模拟碳水化合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低血糖。 8.合理的饮食分配和餐次安排 定时、定量,至少3餐 能量分配:早餐25%, 中餐40%,晚餐35%。 易低血糖的患者,需增加餐次,3-6次为宜,正餐之间加餐2-3次,从正餐中扣除。,营养治疗措施,第三节:营养与高脂血症,一、高脂血症概述 二、高脂血症的膳食防治措施,什么是血脂?,“血脂”是指血清中所含脂质的总称。 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共同组成,它们与不同的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在一起, 以“脂蛋白”的形式

12、存在于血液中。 脂蛋白包括CM、VLDL、IDL、LDL和HDL。其中,胆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成,且有好坏之分。,HDL-C,LDL-C,什么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 :由于体内血脂代谢的异常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 但是HDL-C下降例外,所以血脂异常或紊乱比高脂血脂更加准确。,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倦怠、易困; 肢体末端麻木、感觉障碍; 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严重者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器官疾病比如冠心病、脑中风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高脂血症的营养代谢特点,1. 脂类,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胆固

13、醇,磷脂,1.促进胆酸分泌,导致膳食胆固醇吸收增加,2.抑制LDL-C的分解代谢,1.n-6系列降低TC、LDL-C和HDL-C,2.n-3系列降低TC、LDL-C,但升高HDL-C。,大量摄入,增加血浆TC和LDL-C。,增加脂蛋白的水溶性,降低其在血管壁的沉积。,单不饱和脂肪酸,1.降低TC和LDL-C,但对HDL-C无副作用,2.不易引起LDL氧化,高脂血症的营养代谢特点,2.蛋白质:蛋白质的构型和AA组成调节血脂代谢,比如L-精氨酸是NO合成的底物。,3.碳水化合物:大量摄入导致肝脏脂质代谢紊乱,造成TG、VLDL、LDL-C升高,HDL-C降低。,4.维生素:VitE降低LDL-C并

14、防止LDL-C氧化,增加HDL-C。VitC促进胆固醇向胆酸排出机体,降低TC。,5.矿物质:研究较少,但铬、钙、镁有一定影响。,1.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维持理想体重,营养治疗措施,合理限制总能量的摄入量是高脂血症患者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 适量运动。,2.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供能比:20%25%为宜。 脂肪酸构成比: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1:1 脂肪酸来源:选用植物油,深海鱼油,少量动物性脂肪 胆固醇:200 mg/d,3. 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治疗措施,蛋白质供能比:13%15%,多多选择植物性优质蛋白,比如豆类。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多吃粗粮

15、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若已罹患高TG血脂,供能比50%55%。,4. 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豆类。,5. 饮食清淡、少盐 (食盐6 g/d),6.少饮酒,适量饮茶,第四节:营养与痛风,一、痛风概述 二、痛风的膳食防治措施,痛风的概念,痛风(gout): 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以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肾脏损伤为特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痛风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 : 女性 高于 350 mmolL 男性 高于 420 m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出现尿酸盐(尿酸钠)结晶沉积、关节炎和(或)肾病、肾结石等时,才能称之为痛风。

16、约1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美国痛风的流行趋势,Source:Arthritis & Rheumatism.2011.63:31363141.,中国痛风的流行趋势,广州 痛风患病率 1.62%,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28.32%,女性16.29% -资料来自海南医学2007年09期。,痛风临床表现,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 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与慢性关节炎 肾结石(1/4),源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酗酒,外源性(20),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内源性(80),源于体内核苷酸或核蛋白的分解,尿酸的来源,尿酸的排泄,肠道(1/3),肾脏(2/3),1. 限制嘌呤摄入,营养治疗措施,高嘌呤食物 (1501000 mg/100 g),中嘌呤食物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