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338632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9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其核心是( )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自然选择 D. 适者生存【答案】C【解析】【分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之一,是自然选择的前提条件,A错误;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之一,是自然选择的动力或手段,B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C正确;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

2、学说的内容之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注意不要将这两者相互混淆。2.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是有利的B.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C.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

3、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生物的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生物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生物多样性。【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是有利的,A正确;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4、方向,而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材料。3.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

5、条件。【详解】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注意每一个观点的细节,明确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4. 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它们的祖先不同 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 变异的方向不同 D. 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自然环境的不同 导致

6、了生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答案是B。【考点定位】物种的形成【名师点睛】技巧点拨:对物种和进化的判断技巧(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2)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5.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6%,Aa的个体占48%,aa的个体占16%。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84%、16% B. 60%、40% C. 80%、20% D. 36%、6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激素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

7、的考查,种群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种群中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解: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36%,Aa=48%,aa=16%,由公式可得,A=36%+48%=60%,a=16%+48%=40%故选:B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6.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产生了地理隔离 B. 形成了生殖隔离C. 改变了基因频率 D.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

8、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详解】产生了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A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正确;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说明生物进化了,但是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C错误;任何一个物种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区别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明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7.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9、. 血浆 B. 组织液 C. 血液 D. 淋巴【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是血细胞生存的内环境,A正确;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B正确;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淋巴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是淋巴等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8. 人体中毛

10、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 血浆和组织液 B. 淋巴 C. 组织液和淋巴 D. 血浆和淋巴【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详解】毛细血管的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在毛细血管管壁内流的是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外面是组织液,因此该细胞在管内的内环境为血浆,而在管外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即其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相关知

11、识,明确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要结合实际,具体细胞进行具体分析,如换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则是淋巴、组织液。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都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 Na、O2 、葡萄糖、血浆蛋白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C. CO2 、血红蛋白、 H+、尿素 D. Ca2+、载体蛋白、氨基酸【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详解】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位于细胞外液中,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12、;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组成,易错点是分不清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不是。10.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刺激 B. 反射 C. 反射弧 D. 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故选:B。【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基

13、本方式-反射11. 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刺激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 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E不能产生反应C. B是该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元,E是效应器D. 若在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B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A不是感受器、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出神经、D表示效应器;表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其余数字表示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详解】刺激处,该处细胞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则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由于位于和E之间,所

14、以E能产生反应,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是传入神经,E是效应器,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若在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处能测到兴奋的有和,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反射弧的组成成分,能够根据神经节或突触的结构判断反射弧的成分,进而确定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结构的名称。12.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

15、抑制【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B正确。13. 图的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B.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 和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突触构成D. 切断不影响对的刺激形成感觉【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为感受器,为传入神经,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在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始终是从传到;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往往由1个或多个突触组成;切断传出神经,不影响对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在神经中枢形成感觉。14. 神经细胞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