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334107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乳腺疾病概况及临床常见病的诊治(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大附一院广慈分院 综合外科,常见乳腺疾病的诊治及预防,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女性乳房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令人忧虑的地步。据统计:在25岁以上的中青年女性中,各类乳房问题发生率高达70%,育龄妇女则更高达80%以上。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约16.9万,是女性第二位最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约4.5万,是女性第六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乳腺疾病发病概况,前 言,包括乳房自查、临床乳腺检查、乳房X线摄影(钼靶)、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乳腺CT检查、乳腺磁共振检查、乳管内视镜检查和乳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等。,乳

2、腺疾病常用普查方法,乳房自查,从理论上来讲,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病灶的有效方法。 视: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突起等。 触:检查左乳时,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同法检查右乳时,右手上举或叉腰,用左手检查右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如发现乳腺内肿物或出现

3、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临床乳腺检查,如同任何其它部位的体检一样,临床乳腺检查既可以用作普查(检查无症状的女性有无乳腺癌),也可以用作诊断(评价异常乳腺,排除乳腺癌),由专业医生来检查。一般包括视诊及触诊。,视诊,视诊一般包括观察乳房外形是否对称,皮肤有无隆起或凹陷(桔皮征、酒窝征),皮肤有无红肿、破溃,表面有无静脉曲张;乳头是否存在凹陷、偏位或湿疹,有无溢血溢液,性状如何等等。,触诊,乳房检查的顺序:外上外下内下内上 中央(乳头、乳晕)区。 肿块:记录大小、外形是否规则、硬度?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周围组织粘连情况。 腋窝淋巴结(四组): 中央组胸肌组肩胛下组锁骨上、下组。 记

4、录位置、数字、大小、质地及移动度。,乳房X线摄影(钼靶检查),大量资料表明,实施乳房X线检查是迄今为止发现乳腺早期肿瘤的最重要的有效手段。乳房X线普查可以检出临床隐匿乳腺癌和微小癌。一般认为,40岁(有人认为3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定期的乳房X线普查。有几种特殊情况也应列入X线普查:(1)临床或自检发现乳腺有异常时,包括局部增厚、结节、乳头溢液等,或乳房较大,临床触诊不满意时。(2)30岁以上女性而有母系乳腺癌家族史时。(3)曾患乳腺良性病变或对侧乳腺癌病人。,乳腺超声波检查,高频超声波检查目前正逐渐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主要有如下优点:(1)没有放射性损伤,对年轻的女性更为适宜;

5、(2)在鉴别实性肿块和囊性肿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超声波检查可以发现直径2mm大小的囊肿;(3)可以辅助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进行排查;(4)定位准确,显示乳腺层次清晰;(5)能够探测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情况;(6)超声波检查具有经济、简便、无痛苦无损伤的特点。,乳房近红外线扫描检查,近红外线扫描检查的原理是:投射光穿过乳房时如遇到强吸光区域,投射光会出现明显衰减,投射到皮肤上即形成异常灰影。当出现高代谢病灶时,病灶区域血流量上升,血红蛋白聚集即会出现异常灰 影及血管异常影像。乳腺癌绝大多数是高代谢病灶,因此容易出现异常红外线图像。该检查有对人体无任何损伤、直观性好、价廉等优点,但是阳性率较低,同时

6、受干扰因素较多,如肿块在乳房边缘部位、肿块紧贴胸壁、肿块较小或乳房过小均使探头无法深入块影部位而致漏诊。,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于乳头溢液而无肿块的乳管内微小病变,进行细胞学涂片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方便易行。乳腺导管造影对于确定病变位置可提供帮助,有可能发现局限在导管内的微小病变。光导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是目前检查乳头溢液的最佳选择手段。方法简便、痛苦小、影像清晰和定位准确。不但可以活检诊断,同时又可以进行治疗。,乳腺CT检查,CT检查既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又可以反映肿瘤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但是由于CT检查不能显示病变内的钙化,特别是早期乳腺癌所伴有的微小钙

7、化,同时由于?B 检查的照射剂量大、检查费用高以及应用对比剂带来的副反应,所以不宜将它作为一种常规的早期乳腺癌筛查工具,而只是用于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乳腺磁共振(MR)检查,乳腺MR检查不受乳腺密度的影响,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该方法的准确性高,敏感性强,而且无损伤。目前MR检查的目的性已明确:(1)早期乳腺癌的诊断( 特别是直径2cm的病灶);(2)鉴别良恶性病变;(3)观察乳腺癌的浸润情况。特别适用于那些被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遗漏掉的微小异常病灶。因此,MR是乳腺癌普查的最为理想的方法,由于价格较贵,目前难以普及。,乳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上述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须进一步检查

8、以明确诊断,必须获取可疑病变的组织,在显微镜下做出明确诊断。常用方法有:1.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2.穿刺组织学检查(CBE);3.导丝定位外科切除活检等。,BRCA1 和BRCA2基因检测,近年来确定的BRCA1 和BRC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密切有关。据估计,大约有5%10%的乳腺癌为这些基因突变所致,因此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发生癌变的机率较高。由于我们可以进行突变基因检侧,因此可以对突变基因携带者进行乳腺癌监测。,新的细胞学诊断方法和血液检测,主要有流式细胞术、自动图像分析、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和细胞凋亡与增殖等。最近,有研究人员已在乳腺癌女性的血液中发现核基质蛋白(NMP)的存在,

9、在这些基质蛋白中选择了NMP66作为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质谱仪检测显示NMP66对乳腺癌具有特异性。,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临床常见乳腺疾病的诊治及预防,乳腺癌,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 1、病因:a.乳汁淤积 b.细菌感染 c.抵抗力低下 d.外伤性血肿感染及其他 2、病理:急性炎症(炎性肿块)坏死液化脓液吸收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症(包块) 3、临床表现: (1)好发于哺乳期妇女,特别是初产妇。 (2)寒战、高热、血象升高、患侧乳房的红、肿、热、痛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 (3)经久不愈则形成慢性炎

10、性肿块。,乳腺炎症,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 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有触痛 ,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 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多发生在初产妇哺乳期。,治疗方法,1、暂停喂奶,尽量排尽奶汁,避免奶汁残存引起新的感染。 2、热敷。 3、抗生素治疗。 4、脓肿切开引流。 5、手术治疗。 6、中医中药治疗(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预防,(1)预防乳头破损:妊娠后期每日温水擦洗乳头,手指按摩并予75%酒精擦拭,使乳头表皮坚韧。 (2)纠正乳头内陷:分娩前3-4个月开始手法矫正或用吸乳器。

11、 (3)防止乳汁淤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定时哺乳。 (4)防止细菌侵入: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不让婴儿含乳睡觉,哺乳后洗净乳头;乳头破损时应停止哺乳,及时抗生素治疗。,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癌变几率3% 增生发生于: 腺管周围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 腺管上皮乳头样增 生伴乳管囊性扩 张 小叶实质增生,乳腺增生,发病原因,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 1. 内分泌失调。 2. 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3. 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 。 4

12、. 饮食结构不合理。 5. 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临床表现,1. 乳房胀痛:有周期性,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 2. 乳房肿块:常多发性、一侧或双侧,结节状,大小不一,肿块结节状质韧而不硬。 3 .乳头溢液: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少见) 4. 有23恶变:应注意有无迅速增长或质地变硬的单个肿块出现,一旦有,高度怀疑恶性可能。,治疗方法,1 重在平时调理及预防,多数在数月12年间可以自行缓解,多不需特殊治疗。 2 中药逍遥丸、乳癖消或汤剂等。 3 雄激素、三苯氧胺。 4 上述治疗无效、发现局部病变有明显改变时,应行活组织检查:如上皮细胞增生显著,可以行单纯乳房切除术;证实有恶变时,则

13、行乳房根治性切除术。,预防,1、保持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 2、改变饮食结构。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和谐的性生活。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品。 6、避免人流,坚持哺乳,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8、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9、心理治疗。,附:乳腺增生症的认知误区,误区1:肿块不痛不痒,不挡吃不挡喝,不用管。 误区2:再生一个孩子或者绝经后自然就好了。 误区3:治疗后乳房不痛就是病好了,不用再治疗了。 误区4:乳腺增生病只有女性才得,男性不会得这种病。 误区5:把治愈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药物上。 误区6:乳

14、腺增生病一定会变成乳腺癌。 误区7:乳房偏小的人就不会得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一般为单发,但有15%-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乳腺纤维腺瘤,发病原因,1.雌激素水平失衡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 3.饮食及身体因素 4.遗传倾向,临床表现,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

15、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纤维腺瘤同时伴有乳腺增生,此时则可有经前乳房胀痛不适等症状。,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性手术、麦默通微创手术) 2.中医治疗 3.定期复查,密切观察随访,预防,1、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生活是预防乳腺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2、少穿束胸或紧身衣,合理使用文胸。型号合适的文胸对乳房健康很重要,最好能选用柔软、透气、吸水性强的棉制文胸。平时能不带文胸时尽量不带,不要带文胸睡觉。 3、慎用含雌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慎用丰胸产品。 4、洗澡时避免长时间用热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洗澡时的水温

16、以27左右为宜。规律的性生活能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性激素分泌的增加,有利于女性乳房的健康。 5、保持适量的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乳房健美,还能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 6、每月进行乳房自检,每年进行专业检查。一般选择月经后的1周到两周是检查的最佳时期,如果发现乳房有肿块、乳房局部皮肤或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乳腺囊肿,乳腺囊肿分为单纯囊肿(又称为乳腺囊性增生)及积乳囊肿。两者均为良性病变,被覆薄层上皮组织,囊内容物多为液体,B超表现为无回声结节。乳腺单纯囊肿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良性病变。临床上,乳腺单纯囊肿可有自限性,经过3年或更长时间后病变可以停止,但有时亦可继续进行,最终导致癌变,但几率很小。,发病原因,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而形成乳腺囊肿。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瘀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临床表现,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