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骨折》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29970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踝骨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踝骨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踝骨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踝骨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踝骨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踝骨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踝骨折》pp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踝骨折急性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情,患者王丽,女,52岁。于2014-9-14爬山时不慎扭伤左踝关节,摔倒时擦伤左小腿前侧,当时左踝关节剧烈疼痛,伴肿胀,不能站立行走,左小腿前侧皮擦伤,少量出血,无其他部位疼痛主诉,被人送至我院急诊,行X线检查示,左外踝骨折,予以石膏固定,左小腿前侧清创包扎,肌注破伤风抗毒素。2014-9-15患者仍感左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今日患者来我院门诊复诊,门诊以“左外踝骨折”收入我科。,临床表现和诊断,踝部肿胀,瘀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着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骨折包括单踝、双踝、三踝骨折、

2、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等。这些骨折都可以合并内、外侧副韧带、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还可以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或距骨脱位。踝关节骨折除踝上骨折外,均有关节内骨折,此外,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关节和膝关节小,但负重则大于髋、膝关节。因此,踝关节骨折如治疗不当,极易引起损伤性关节炎。由于上述原因,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要求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使骨折部位能经常受距骨体的模造,则骨折愈合后能更符合关节活动的要求。因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较能满足上述要求,可作为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手法复位失败和陈旧性骨折等仍需手术治疗。,适应症,1.内踝骨折,两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者。 2.双踝骨

3、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3.单踝或双踝骨折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闭合复位未成功者。 4.三踝骨折,其后踝骨折超过胫骨下关节面的1/3者。 5.有移位的陈旧性骨折。,术前准备,1.骨折部位有明显肿胀者,应抬高患肢促使肿胀消退。 2.骨折部位有擦伤或水泡者,应当用注射器将水泡抽瘪,待擦伤完全愈合,水泡干瘪,表皮脱落后,方可手术。 3.踝关节骨折多用螺钉作内固定,术前应根据X线片选妥长短合适的螺钉。,禁忌症,1.伤员一般情况不好,或并发休克者,必须先行抢救,待休克稳定,一般情况好转后,才能进行手术。 2.如有危及生命的头颅、胸腔或腹腔等重要脏器损伤,必须首先处理,骨折的治疗退居次要位置,可先行临时外固定,

4、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骨折,或采用非手术治疗,尽可能争取较好的复位。 3.骨折局部有超过812小时的开放性伤口。1,麻醉,硬膜外麻醉,手术步骤,(一)内踝骨折 1.体位 仰卧位,患肢外旋;或侧卧于患侧,两膝间垫以软枕,双足分开,使伤侧内踝向上。 2.切口、显露 沿内踝前外侧作弧形切口,长约45cm,下行向后绕过内踝远端。切开皮下组织时,注意勿损伤大隐静脉及隐神经。向后翻开皮瓣,即可显露骨折,骨折远端经常向前移位。分离内踝后侧时注意勿伤及胫后肌及其腱鞘。 3.复位 复位前,先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稍加牵引,显露关节腔,清除腔内血肿和碎骨屑,仔细探查骨折端间有无软组织嵌入,如有软组织嵌入,应作分离后取出。复

5、位时,助手牵引,术者用巾钳夹住骨折块帮助复位,并纵向夹住骨折两端保持复位。 4.内固定 较大的骨折块多用螺钉固定,小骨折块只可用克氏针内固定。在骨折块中心先钻一孔,然后与胫骨纵轴成45角,斜向对侧钻孔和拧入螺钉(或钻入克氏针)陈旧性骨折应作骨钉移植,以促进愈合。 (二)外踝骨折 沿腓骨下段前缘绕过外踝下端作弧形切口,长短根据骨折高低而定,注意勿伤及腓骨肌腱及其腱鞘。显露骨折块后,按内踝骨折手术步骤将其复位及内固定。 (三)后踝骨折 取俯卧位,小腿前面垫沙袋,以便术中活动踝关节。根据骨折块的位置,作跟腱内或外侧切口,长约68cm。将跟腱拉向一侧,切开腓骨肌与屈长肌间的脂肪组织,将肌肉向两侧拉开(

6、外位屈长肌腱时要注意保护位于其内侧的胫后血管、神经),即可显露胫、距骨的后面。然后,用巾钳将骨折块复位,再在骨折块的后面施加压力,使两折面紧密接触,并用螺钉内固定。较大的后踝骨折块可用2枚螺钉加强固定。,术后处理,踝关节骨折术后应用石膏托外固定于功能位(踝屈90,足中立),抬高伤肢。术后1014日拆线,换管形石膏固定,即可持拐下地,不负重行走。810周后骨折多已愈合,可去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但半年内应注意避免扭伤。1,护理问题,1.疼痛 2.有感染的危险 3.焦虑 4.潜在并发症,术后护理措施,1.疼痛:止疼泵持续泵入,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2.注意观察伤口处情况,皮温

7、皮色感觉,足趾运动情况。 3.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 4.预防压疮: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按时翻身。 5.康复训练。 6.健康教育: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钙。(此患者甘油三酯高,少吃油腻食物),康复训练,术后第一天可行足趾关节等张运动,下肢肌肉等张静力性收缩,每天34次每次1530分钟。随时间延长,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术后一周开始行红外线灯理疗,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渗出的吸收,对炎症、疼痛、水肿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效果。术后46周,可行踝关节被动跖曲、背伸运动,禁止内外翻运动。术后8周可逐渐负重训练。术后812周可行踝关节主动运动训练,术后12周可行步态训练。,股四头肌的训练,非负重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 踝关节尽量背伸, 缓慢抬起整个下肢大约15cm, 保持5秒钟,再保持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踝关节的趾曲背伸,尽最大的努力背伸或屈曲踝关节,保持在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上秒,再在反方向上这样做;还可以将足底抵在床头上,用适当的力量去蹬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