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329938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学(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疾病(二),王 爽,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病 理 学,病毒性肝炎,人体化工厂 代谢中心 解毒中心 生命脏器,Review,肝小叶(Hepatic lobule): 中央静脉(http:/ central vein) 肝细胞索(hapatic cord) 肝窦厦门7天连锁酒店 (hepatic sinusoid) 汇管区(Portal area): 小叶间静脉(interlobular veins) 小叶间动脉(interlobular arteries) 小叶间胆管(interlobular bile duct),Review,Review,Normal Liver Hist

2、ology,CV,PT,界 板,Review: 网状纤维支架,Kupffer细胞,Review,病毒性肝炎基本病理特点 General features: viral hepatitis,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病因明确:6种肝炎病毒,HAV(甲), HBV(乙), HCV(丙), HDV(丁), HEV(戊), HGV(庚),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 (Clinic features: viral hepatitis),全身症状: 乏力,全身不适,低热,黄疸 消化道症状:厌油,食欲,腹胀,稀便,腹泻 肝区症状: 疼痛,不适, 压痛, 肝肿大, 肝

3、功能异常: GPT, 胆红素, A/G 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查: HBsAg, HCV (+),各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致病特点,甲、戊型 经口传染(饮水食物被污染) 可暴发流行(epidemic) 乙、丙、丁、庚型 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分泌物中,经血道、性接触及其它密切接触传染。 呈散发趋向(sporadic),要点(main) points),基本病变(basic lesions),1.显著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Marked degeneration 肝细胞再生 Proliferation of Kupffer cells, fibroblasts and regenerat

4、ion of liver cells,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 显著肿大呈球形7天连锁酒店 ,胞浆透明,状如气球。 水变性,(1)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 (Rarefaction and ballooning degeneration),1.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水肿,(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acidophilic necrosis),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 胞浆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胞核浓缩以至消失 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Councillman body): 深红均一浓染圆形小体 凋亡(Apoptosis),1.肝细胞变性、坏死,(3)溶解性坏死(ly

5、tic necrosis),高度气球样变发展而来 胞核固缩、溶解、消失细胞解体 根据坏死范围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1.肝细胞变性、坏死,a.点状坏死,细胞水肿溶解性坏死,(3)溶解性坏死,单个/数个肝细胞坏死 急性普通型肝炎,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界板的坏死称为碎片状坏死 呈片状或灶状 伴有炎性细胞浸润,(3)溶解性坏死,b.碎片状坏死,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以及两个汇管区之间肝细胞带状融合性坏死 坏死区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及纤维增生,形成纤维间隔分隔小叶 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c.桥接坏死,(3)溶解性坏死,d.大片坏死,几乎累计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重型肝炎,(3)溶解性坏

6、死,肝细胞坏死时,由邻近肝细胞再生修复。 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染色深,有时可见双核,胞浆略呈嗜碱性 若坏死严重,网状支架塌陷,可形成再生结节,3.肝细胞再生,病毒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慢性,轻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普通型,重型,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中度慢性肝炎,临床病理类型: (Classification),1.普通型肝炎,(1)急性普通型肝炎,临床特点: 常见,有全身症状,肝大,肝区疼痛、肝功能损害(GPT, 胆红素)。 黄疸型: 甲型、 http:/丁型、戊型 无黄疸型:多见,乙型、丙型,1.广泛肝C变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 2.坏死轻微

7、,主要为点状坏死。 3.可见肝细胞7天连锁酒店 内瘀胆 4.门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网状纤维支架完整,完全恢复原结构功能,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Acute viral hepatitis (common type),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Acute viral hepatitis (common type),黄疸型肝炎 肝细胞坏死稍多、 稍重 肝细胞淤胆、 毛细胆管胆栓形成,临床病理联系 肝大肝区疼痛、叩击痛 肝细胞变性肝功能异常: GPT, 胆红素 预后 半年恢复, 90%以上治愈, 少数转慢性(HBV 5-10%,HCV70%)。,1.普通型肝炎,(2)慢性普通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病程半年

8、以上者即为慢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分类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mild viral hepatitis,1.肝细胞变性坏死较轻: 轻度碎片坏死 2.汇管区纤维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 3.小叶结构基本完整,(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mild viral hepatitis,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 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2)中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intermediate viral hepatitis,1.坏死明显: 中度碎片坏死及桥接坏死 2.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

9、 3.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中度慢性肝炎 chronic intermediate viral hepatitis,(3)重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severe viral hepatitis,肝细胞坏死较严重: 重度碎片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 肝细胞不规则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呈星芒状向小叶内伸展,形成纤维间隔分割小叶结构 晚期则假小叶形成(早期肝硬化)。,毛玻璃样肝细胞 (Ground-glass hepatocyte),肝细胞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半透明呈毛玻璃样改变 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 HBsAg呈阳性,毛玻璃样肝细胞(ground-glass hepatocyte),毛玻

10、璃样肝细胞(ground-glass hepatocyte) 免疫组化染色:示肝细胞内HBsAg呈阳性反应。,根据起病缓急及病变程度不同,分为: (1)急性重型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二)重型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一型病毒性肝炎,少见。,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点 Features: acute severe hepatiti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经过凶险,死亡率高。 病程3周 重度黄疸,出血,肝功能衰竭(肝昏迷), 肝肾综合症,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死亡原因: 肝功能衰竭, 消化道出血, 急性肾衰, DIC,肝细胞弥漫性大片坏死,仅少量变性的肝细胞残留-似“大火燎原”; 肝细胞再生不明

11、显; 肝窦扩张充血、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小胆管增生; 小叶内、门管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点 Features: acute severe hepatitis,急性重型肝炎 Microscopy: acute severe hepatitis,大体:肝缩小,柔软,包膜皱缩,切面呈黄、红色“急性黄色肝萎缩” 预后:死亡/亚急性重症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点 Features: acute severe hepatitis,临床病理联系 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出血 凝血因子合成 肝衰 解毒功能 肾衰 肝肾综合症 DIC 肝细胞坏死,血管内皮受损 (病毒或抗原-抗体

12、复合物) 激活凝血系统,2.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点 Features:subacute severe hepatitis,特点:稍缓慢、一至数个月 急性重型肝炎迁延/普通型肝炎恶化 转归:坏死后性肝硬化,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 Microscopy:subacute severe hepatitis,1.肝细胞大片坏死,但小叶周边肝细胞残留; 2.肝细胞不规则再生肝细胞再生结节 3.小胆管增生明显,炎细胞浸润显著。,网状纤维支架塌陷纤维化假小叶 (坏死后性肝硬化),亚急性重型肝炎 Microscopy:subacute severe hepatitis,大体: 1 肝缩小,被膜皱缩, 2 表面

13、及切面大小不一结节; 3 坏死区与岛屿状再生结节交错可见。 总特点: 大片坏死+结节状再生,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 Microscopy:subacute severe hepatitis,亚急性重型肝炎 Macroscopy:subacute severe hepatitis,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肝细胞内复制释入血液,肝细胞表面病毒抗原成分(HBsAg),无明显的肝细胞损伤,病毒入血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毒作用 体液免疫杀灭血中病毒,T细胞免疫反应受感染的肝细胞肝细胞变性坏死,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pathogenesis),一、是非题 急性肝炎是一种

14、急性渗出性炎。 病毒性肝炎时,间质反应性增生主要为三种细胞 ,即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肝细胞坏死明显。除灶状、带状坏死外,有中度 碎片状坏死及特征性的桥接坏死,是轻度慢性肝 炎的病变特征。 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至600800克,质地变硬。 表面呈均匀的细颗粒状,切面呈黄褐色,称为急 性黄色肝萎缩。,二、选择题 1.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是( ) A.机体免疫反应不足,仅能杀灭和破坏一部分 病毒 B.机体缺乏细胞免疫功能 C.机体免疫反应过强,感染病毒量少,毒力弱 D.机体免疫反应过强,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 E.机体免疫反应正常,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D,2.下列哪型肝

15、炎的肝脏重量减轻最明显( )? A.急性普通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亚急性重型肝炎 D.重型肝炎 E.轻度慢性肝炎,B,3.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主要见于( ) A.急性普通型肝炎 B.轻度慢性肝炎 C.重度慢性肝炎 D.急性重型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C,4.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变特征是 ( ) A.肝细胞胞浆疏松化 B.肝细胞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C.肝细胞气球样变 D.肝细胞点状坏死 E.门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A、B、C、D,5.重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有? ( ) A.广泛肝细胞脂肪变性 B.肝细胞不规则再生 C.淤胆明显,常有胆汁湖形成 D.常有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E.肝小叶结构常有破坏,B、D、E,思考题,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试述慢性肝炎的类型及其病变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