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29830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医学基础》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医学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营养科 谢 琪 13807836883,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一、人体结构 1、细胞: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 2、组织: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细胞构成 四大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 3、器官:不同组织结合构成特定功能的器官 4、系统:若干器官构成完成生理功能的系统,1.细胞: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基本活动现象:新陈代谢和兴奋性,2.组织: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细胞构成,3.器官:不同组织结合构成特定功能的器官,心: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肝:解毒与消化功能 肾:排除废物,维持体液平衡 脾:调节免疫,4.系统:若干器官构成完成生理功能的系统,人体包括运动、循环

2、、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九大系统,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二、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由骨、骨连接和骨胳肌组成 1、 骨:共206块;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 管、神经构成 2、骨连接: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 相连构成骨连接。包括直接和间接(关节) 功能:构成人体支架 3、肌肉:均属于骨骼肌 功能:躯体运动的动力来源,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三、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结构与功能相匹配 口腔:机械消化、味觉感受、唾液淀粉酶 咽和食管:食物通道 胃:储存食物、胃酸分泌、胃蛋白酶等 小肠:食物营养的主要吸收部位 大肠:吸

3、收水分和矿物质、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稳定,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三、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主要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 胃: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壁细胞分泌盐酸,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胰: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肝:胆汁(乳化脂肪) 肠腺:肠淀粉酶、肠脂肪酶、肠蛋白酶,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及其分支,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左两叶,右三叶 3、胸膜:胸腔负压,利于肺扩张 4、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 内有心包、心脏、胸腺、上腔静脉、主动 脉弓及其分支、气

4、管、食管、胸导管等,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 1、心血管系统 (1)心脏:血液动力之源;冠状循环供血 (2)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交换) (3)血液:PH值7.357.45; 密度1.0501.060; 白蛋白3848g/L; 球蛋白2035g/L; 纤维蛋白原24g/L; 血糖3.96.1mmol/L; 红细胞男4.55.51012个/L,女4.05.01012个/L; 白细胞 4.010109个/L; 血小板100300 109个/L; 血型有ABO和RH分类,血液的组成,水 无机盐: 钾盐、钠盐等 血浆 糖类:葡萄糖、果糖等 有机成分 酯类:甘油三酯、胆固醇

5、等 蛋白质: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血液 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嗜中性白细胞: 6070% 嗜酸性白细胞: 14% 血细胞 白细胞 嗜碱性白细胞: 0.51% 淋巴细胞: 2030% 单核细胞: 0.51% 血小板:参与凝血,2、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之淋巴循环 淋巴结 淋巴管 淋巴结 淋巴管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间隙 (淋巴液) (组织液),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六、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1.免疫器官:中枢(胸腺和骨髓); 外周(脾脏,皮肤等是应答部位) 2.免疫细胞:造血干,淋巴(T,B,NK,K),单核吞噬,抗原提呈,中性粒,肥大细胞等;T淋巴细胞

6、发挥细胞免疫与免疫调节功能;B淋巴细胞分泌5类免疫球蛋白(IgM,G,A,D,E) 3.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4.免疫应答反应: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协同参与.,小问题?,消化系统的组成? 主动脉、肺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分别流的是什么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七、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 -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 1.肾:腹后臂;肾窦内有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2.输尿管:入膀胱处狭窄 3.膀胱:300500ml,膀胱三角是肿瘤和结核好发部位 4.尿道:男性细长,女性粗短.,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

7、 包括内,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生殖腺和输送管道) 内生殖器 生殖腺-睾丸和三对附属腺 1.男性 输送管道-输精管,射精管,尿道 外生殖器:阴囊与阴茎 内生殖器 生殖腺-卵巢 2.女性 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外生殖器: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九、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脑 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 1.中枢 功能-思维,学习,记忆和控制 脊髓 在椎管内;上端与延髓相延续 功能-反射和传导功能 2.外周:脊神经共31对;颈8,胸12,腰5,骶5, 尾1,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十、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1.眼: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并分瓣颜色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但

8、不能分瓣颜色 视杆细胞感光物质是视紫红质,由维生 素A转变而来,缺乏易导致夜盲症 2.耳: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听神经 中枢听觉,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 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腺,胸腺和松果体等 1.垂体:脑底面;分泌7种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褪黑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2种) 2.甲状腺:最大;促进生长发育,调节基础代谢 3.胰腺:分泌胰岛素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4.肾上腺:调节营养素代谢和神经系统活动 5.甲状旁腺:调节钙/磷代谢,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食物的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三对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

9、下腺 唾液的作用 湿润与溶解食物; 清洁保护口腔; 便于吞咽; 对淀粉简单分解,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二.胃内的消化和吸收 1.胃液的组成:1.52.5L/天 PH0.91.5; 盐酸(壁细胞产生),胃蛋白酶原(主细胞产生),黏液(黏液细胞产生)和内因子(壁细胞产生)-与B12吸收有关(巨幼贫血) 2.盐酸的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其提供酸性环境 抑制和杀死细菌 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 酸性环境有助小肠对铁与钙的吸收 3.吸收功能:只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三.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1.胰液的分泌:12L/天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PH7.88.4;为小

10、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宜的PH78; 无机成分-碳酸氢盐;有机-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 2.胆汁的分泌:0.81L/天 弱碱性PH7.4; 胆汁包括水,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三.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之二) 3.小肠液的分泌 PH7.6; 组成-水,电解质,黏液,免疫球蛋白,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和肠淀粉酶 4.吸收功能: 结构与功能相符,是营养物的主要 吸收部位; 吸收方试: 1) 被动转运(被动扩散,易化扩散, 滤过作用,渗透); 2) 主动

11、转运:逆浓度转运,酶促耗能,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四.大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1.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盐类 2.菌群稳定作用 3.合成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1.内分泌改变:调节代谢,增加营养素吸收利用 2.消化功能改变:早孕反应;蠕动减慢,吸收增加 3.血液改变:容量增加,孕期生理贫血;水Vit降低需要量增加,脂Vit升高. 4.功能改变:流量及滤过率增加,尿糖 5.体重增加:孕后20周,适宜值12Kg;双胎18Kg,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二.乳母的生理特点 1.乳房的结构:乳腺,乳腺小管,乳腺管,腺窦 2.泌乳量及其调节

12、 每天约600800ml; 胎儿娩出,雌性激素下降,催乳素急升; 乳母的营养状况及环境心理均影响乳的质与量; 维生素A含量与饮食关系密切,B1,B2,尼克酸,C也有影响; 钙相对稳定.,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三.婴儿的生理特点 (出生28天为新生儿期; 112个月为婴儿期) 1.体格发育 1)体重 前6月=出生重+月龄*0.6; 后半年=出生重+3.6+(月龄-6)*0.5 2)身长 新生儿平均50cm, 1岁约75cm 3)头围与胸围: 出生头围34cm; 6个月1岁头 胸交叉,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三.婴儿的生理特点 2.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1) 胃及其酶: 出生2550ml

13、; 10天达100ml; 6个月200ml; 1岁300500ml;胃蛋白酶活 力弱; 人乳胃排空时间23h 2) 肠及其酶: 淀粉酶活力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 平; 胰脂肪酶活力底,胆汁少,脂肪消化与吸 收差,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四.幼儿的生理特点 (13岁为幼儿期) 1.体重: 2岁时体重为12Kg,是出生时4倍 2.身长: 12岁增10cm,23岁增5cm,3岁时 100cm 3.头围,胸围,上臂围: 5岁时头围50cm 4.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不完善 5.消化系统:2岁内乳牙=月龄-6; 消化功能不全, 易发生营养不良,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五.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36,

14、7岁 1.体格发育: 相对减慢; 身高=年龄*7+70; 体重=年龄*2+7(8); 营养与”生长追赶” 2.脑及神经系统: 发育持续并逐步完善 3.消化系统: 消化能力有限,注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易发生营养不良. 4.心理发育特点: 好动,好奇,注意力分散,模仿; 注 意培育好的饮食习惯,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六.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1.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快速,营养影响大. 2.青春期: 体格生长的第二次突增;女911岁, 男1113岁; 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3.内分泌影响: 1)生长激素-生长发育最重要;与营养状况(脂肪酸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环境因素等有关 2)性激素-生长发育与性成熟 3)缺碘-体格,智力,性发育,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七.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代谢功能降低: 合成代谢与基础代谢 2.消化功能:咀嚼,味觉,消化酶,吸收功能 3.体成分: 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增加;骨密度降低,骨基质减少,易骨质疏松和骨折(补钙) 4.器官功能降低:肝功能,胰腺,免疫及心功能等下降 5.心理: 失落,孤寡食欲不振营养不良 6.中老年女性:雌性激素骨代谢异常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和骨质疏松,小问题?,母乳中,哪种营养素受饮食因素的影响最大?哪种营养素几乎不受饮食影响? 8个月大婴儿的标准体重? 为什么没满4个月大的婴儿不宜喂米糊? 乳母的平均泌乳量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