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323940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校本教材环保篇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序 言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焦点,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对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办学宗旨,有着重要的价值。我校自2008年起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明确编写目标,制订出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我们坚持依靠本校教师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能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形式上,注重其多样性,重视地方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创造性工作。我

2、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尝试、深入、逐步完善阶段,应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校本教材。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教材及课程的开发形成办学特色。目 录第一课 环境及其保护.1第二课 大气污染.4第三课 水体污染.15第四课 噪声污染.19第五课 固体废弃物污染21第六课 环境知识我知道 25第一课 环境及其保护一、什么是环境“环境”这个词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种场合,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所闻,例如人们常说:“这里的环境真美”、“那里的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那么,什么是环境呢?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地。在中

3、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二、环境组成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的众多要素,如阳光、空气、水体(河流、湖泊、海洋等)、陆地(山地、平原等)、土壤、天

4、然森林、天然草场、野生动植物等。社会环境是由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例如,人们把荒地改造成良田,把丘陵缓坡改造为梯田,把天然草地改造为人工牧场;或是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地点,创建村落、城市、港口、水库、园林、风景名胜区等。三、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生物的出现大约是30亿年前的事,而人类的历史只有200万、300万年的时间,如果把从地球起源到现在的时间比作一年,人类的出现是在12月31日的下午5点。人类的出现,开创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

5、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同一切生物一样,要从环境中获取生活所需的一切。人类在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同时,要记住人类只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认清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与环境不可分离,人类与自然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的生命形成于环境,又深受环境所影响。在正常的环境中,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人类得以正常地生长、发育,能够从事各种活动,并能使人们在活动之后,迅速解除疲劳,激发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相反,如果环境被污染了,环境中废气、废水和废渣、噪声等,常常使人们发生中毒,或者感到厌烦,难以忍受,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劳和激动,工作效率降低,患病率上升。近50年来,由于人口的过多增加

6、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如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造成31人死亡,203人受伤,13万人疏散,直接经济损失30亿美元。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四、什么是世界环境日,它有什么重要意义?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世界环境日是全世界环保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环保问题的重要节日,也是向全世界人民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日,又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发布人类环境宣言的纪念日。节日及其前后,联合国系统

7、和各国政府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每年的环境日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五、森林对人类有那些贡献?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础,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冬天,树具有生热的作用,并能减低风速,夏季有降温的作用,树可以提高地下水质和降低噪音,森林可以涵养水源,1公顷林地比裸地至少可多含水3000立方米。研究表明,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陆地生物的99%将灭绝。六、为什么必须杜绝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能源是工业的粮食。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储量是有限的。据估计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于80年后将枯竭,煤炭最多供应200300年。能源紧缺已成为世界经

8、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制约因素,节约能源是解决能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森林淡水也必须有计划的开采,否则任凭环境的无休止的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七、什么叫绿色学校?“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利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到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三部分第17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

9、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绿色学校”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想一想:1.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有车辆频繁的鸣笛声和人群的吵杂声,同学们还能专心听讲、正常的教学还能进行吗?这时,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2.你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吗?3.请你说说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二课 大气污染一、大气的重要性我

10、们生活在地球上,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人需要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有两万次,吸入的空气量约1015立方米,大约为每天所需食物重量的10倍。生命的新陈代谢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人五周不吃饭,五天不饮水,尚能生存,而5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鲜、洁净的空气逐渐被污染了,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太阳地球间热量收支平衡有影响,造成局部地区或全球性的气候和气象变化,而且,能直接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造成危害,甚至夺去生命。二、大气污染及防治1、 汽车尾气的危害:当你置身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时,你可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机动车辆尾气所发

11、出的气味。目前,人们已从尾气中分离出8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尘等为主。在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以上。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合力,亲合后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造成人体内部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眩晕、恶心、虚脱,重者昏迷、呼吸变慢、意识丧失而死亡。由于尾气多排放在1.5米以下,因此,儿童吸入的尾气量为成人的二倍,居住在商业区、交通干线附近的儿童,他们血液中铅的含量比远离干线的儿童高得多。汽车尾气对儿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发生贫血、眼病、肾炎等,有人称上述病为“城市儿童交通病”。当血液中铅的浓度1

12、00毫升超过36微克时,约有二分之一的儿童智力会发生障碍。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显著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并使植物体受到损害。阅读材料: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美国的洛杉矶,它西临太平洋,其余三面群山环抱,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市内每天有三四百万辆汽车奔驰,将1000吨碳氢化合物、400多吨氮氧化合物排入大气。1946年,该市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又发生了一次,大多数居民患病,当地65岁以上老人死亡近400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平均

13、上升了0.6。自140年前开始记录全球气温以来,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代。中纬度地区冬天和春天的气温明显上升,有些地方最高气温已上升24。此状况若继续发展下去,全球气温还将平均升高13.6。对地球变暖,科学界普遍认为,它是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和油料的燃烧;甲烷主要从农业有机物分解产生;氯氟烃则是冰箱、空调等释放的。这些气体弥漫在地球大气层中,使地球热量难以散发,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这种作用类似于种菜或养花的玻璃(或塑料膜)温室,所以叫温室效应(图1,图2)。在这些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最为明显。100年来,大气中二氧

14、化碳的浓度约增加了25%。由于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了地球变暖,到21世纪下半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海平面将上升20165。海平面上升,海岸线退缩,大片陆地将被淹没。像一些世界上知名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中国的上海等都可能成为海底城市。到了21世纪末,气温上升的速度比人们预料的还要快。那时还会有大片陆地不复存在。目前,中国的气候也日渐变暖,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气候变暖将是中国气候发展的总趋势。这种变暖的气候将给中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严重的影响,华北和华中地区的降水和土壤湿度将进一步减少,干旱加剧;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也将更加严重。想一

15、想:针对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尾气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多这种现状,我们该如何做呢?议一议:我们中学生能为控制温室效应做些什么?三、臭氧层空洞众所周知,阳光、空气和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如果地球没有臭氧层这位忠诚的卫士,又会怎样呢?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此得名“臭氧”。在距地面15千米50千米高度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一亿分之一。虽然它的含量极少,却具有极强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对地球和人类造成许多危害。它能使微生物死亡,使植物生长受阻,使动物和人的眼睛失明、免疫力下降,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它好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因此,人们称臭氧层为“地球卫士” 近些年来,我们广泛使用冰柜、电冰箱、空调、摩丝和发胶,产生大量的氯氟烃。这些化学物质在低空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