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主体》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22347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主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产业主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产业主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产业主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产业主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主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主体》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产业主体,第一节 企业的产业作用(略) 第二节 企业性质的经济学研究 第三节 企业性质的生物学研究(略) 第四节 企业寿命周期(略) 第五节 企业目标(略),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 熟悉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重点掌握现代企业理论及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本章重点) 初步了解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一、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 二、企业的产业作用,第一节 企业的产业作用,一、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企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出现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当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这时企业便诞生了。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创造的生产力是企业存

2、在的原因。 企业一经产生,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较之其他形式的经济组织,它能够进行更有效率的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满足社会的需要。,现代经济学把企业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和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把企业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主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书p39): 1、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 2、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 3、企业对产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主要作用 以我国今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例,主要体现在: 企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 企业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二、企业的产业作用(略p39-42),1、企业是决定产业垄断程度的基

3、本力量 2、企业是实现社会协作体系的主体 3、企业是促进产业关系形成的主体 (1)进入退出关系 (2)产业的一体化程度 (3)替代品的影响,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二、现代企业理论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第二节 企业性质的经济学研究,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厂商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对企业开始研究,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补充资料)。 它把企业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准则是在收入和价格的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即在技术和市场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行为分析

4、的假设前提: 理性经济人的假定。 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因此,企业对投入和产出水平的选择都是为了使利润最大化。,补充:新古典企业理论厂商理论,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Q = f (x1, ,xn),符合经济人假定,厂商目标:在成本与收益之间追求利润最大化 厂商行为: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分析 短期行业均衡与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长期行业均衡与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Scale economy Scope economy,补充:新古典企业理论,0,Q

5、,C,AC,规模经济,成本函数是严格次可加的,C(q1, 0) + C(0, q2) C(q1, q2),范围经济:,独立成本,Stand-alone cost,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永恒主题是一个产业中的企业规模和数量是与规模报酬程度相关的。 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 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 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 范围经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产品企业。,

6、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评价,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严格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进入壁垒,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在长期均衡中,市场是出清和充分有效率的;企业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信息充分,因而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对未来的预期。这样,企业被抽象成了一个“黑箱”,是一个将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专业化生产组织,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企业的成长取决于外生变量,即给定的技术、成本结构和市场条件。企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的状态下运行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效果。 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 。

7、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在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方面、在理解一个产业(或企业)的整体行为方面、在研究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构方面,一直是十分有用的。,不能回答: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为什么很多现实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程的需要? 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缺陷: 1、新古典企业理论抓住了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企业具有生产功能,但只是简单地将企业视作一个生产函数,它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企业被看作是完全有效的“黑匣子”。 2、强调企业功能时,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制度安排,即为什么有的资源被安排到企业内部

8、进行。 3、未能满意地回答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问题,即若两家都有相同的C曲线,且产量都是Q,为何存在两家Q+Q的市场总产量,而不由一家生产2Q?,二、现代企业理论 新制度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只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而现代企业理论的特点则是侧重从制度角度来研究企业问题 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 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的贡献: 把交易成本概念引入经济分析,解释了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什么会出现 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提出并讨论了什么是企业的基本特征 并解释了企业的边界为何不能扩大到整个经济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有关企业的基本问题。 本节主要介绍科

9、斯的企业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张五常企业理论、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和巴泽尔的企业理论。,1、企业的性质1937年 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市场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的边界,企业成长的动力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

10、费用。,(一)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一)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2.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的由来是同科斯对外部性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科斯对外部性的研究始于2O世纪5O年代, 1959年科斯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明确提出,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性侵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部性。1960年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将这一思想进一步理论化并加以扩充,1966年斯蒂格勒在其价格理论一书中首先把科斯的上述思想表达为“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若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通过市场交易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权利的初始分配

11、将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罗纳德科斯 (RONALD H.COASE) 英国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贡献: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 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出生日期 1910年12月29日 学历 1932年 伦敦大学学士 1951年 伦敦大学博士,1932年-1934年 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助理讲师 1934年-1935年 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 1935年-1938年 伦敦经济学院助理讲师 1938年-1947年 伦敦经济学院讲师 1947年-1951年 伦敦经济学院高等讲师 1951年-1958年 布法罗大学经济学教授 1958年-1964年 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

12、4年-1970年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 1964年-1981年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教授 (Cliffton RMusser Professor of Economics) 1991年 堪萨斯大学法律与经济学荣誉客座教授 1982年-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 经济学资深研究员,经历,(二)张五常的企业理论,在科斯对企业性质所做探讨的基础上,张五常(资料:相关简历)改进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 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在此合约中

13、,要素所有者必须遵守某些外来的指挥,而不再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对这两种合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替物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1935年生于香港。 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 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 1961年1962年攻读硕士学位。 1963年1967年攻读博士学位。 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做博士后研究。 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 1982年至今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相关资

14、料: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69年他以名为佃农理论 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 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他的合约机构与非私产的理论、 企业的合约性质等论文继续发展了 他在交易费用以及产权重要性方面的理论。1991年他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现代企业理论的两大分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沿着两个分支发展,一是交易成本理论(又称不完全契约理论),着眼点在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代理理论(又称完全契约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这

15、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故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又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两个发展分支,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三)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主要代表作: 市场与等级制度(1975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1985年) 威廉姆森是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对交易成本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从特定的分析对象和角度对交易成本的涵义进行了研究。他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和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或贡献: 他认为不同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匹配的目的是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威廉姆森借助于交易费用工具深刻地研究了各类经

16、济组织问题,特别是企业、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签订契约的问题。他沿袭了科斯以来在企业理论上的交易成本思路,用交易成本的存在和变化来说明企业与市场及其中间组织的选择。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理论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对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分析上,而且表现在他对交易费用的应用研究上,这主要是体现在其对纵向一体化和抵押品模型的研究上。,1、威廉姆森对交易的定义:当一项物品或劳务越过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而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 2、交易成本是指运用经济制度的成本。包括,事前成本:协议的起草、谈判的成本和保障协议被执行所需的成本。,事后成本:错误应变成本、争吵成本、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运转成本、使承诺完全兑现而引起的约束成本。,3、契约人行为的基本假定: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1)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 原因:信息的不完全和人预测的有限性 意义:有限理性导致现实生活中在可行的范围内所有的合同都是不完全的,这一点有着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