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318884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皮质激素药-甲状腺药ppt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激素的总称。按生理作用分为: 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 性激素网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主要有醛固酮、去氧皮质酮 主要影响:水、盐代谢保Na排 K 、Na 、H2O潴留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主要影响:糖、Pr、脂肪代谢,构效关系: 特点:1) 共同的有C3的酮基,C20的羰基,C4.5的双键,C17的羟基;盐皮质素C17位上无羟基 2) C11上为酮基的属前体物,经肝还原转化才具活性; 3) C1-2为双键时,抗炎及对糖代作用强; 4) C9引入F,C6引入-CH3,C16引入-CH3或

2、-OH,抗炎强,H2O,Nacl代谢弱。 由此获得了多种新型药物。,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变化。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药理剂量)时,糖皮质激素除影响物质代谢外,还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体内过程】 P、O,注射均有效,80%与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 P、O作用可维持8-12小时。 肝、肾功能时、游离,易致不良反应。 肝代、肾排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转化为氢-考和泼尼松龙后才能发挥作用,严重肝病时只宜用经转化后的如氢-考或泼尼

3、松龙。 与酶诱导剂合用时需加大GCS用量。,【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对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肝、肌糖原含量,血糖 (2)Pr代谢促进Pr分解,抑制Pr合成 影响生长发育、伤口愈合,(3)脂肪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增加 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 (4)水、电解质代谢保Na排K(弱),2、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3、抗炎作用 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如物理性、化学性、免疫性、感染性及无菌性(如缺血性组织损伤)炎症。,炎症早期

4、能增高血管的紧张性、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减少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 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抗炎机制 与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构型发生变化,HSP90等成分与GR分离,随之类固醇受体复合体易位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转录对炎症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使炎症介质PGE2、PGI2和白三烯类等减少。抑制诱导型NO合酶和环氧化酶2(COX2)等表达,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

5、、IL1、IL2、IL6、IL8等的产生等,发挥抗炎作用。,4、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 抑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抗过敏作用: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减轻过敏性症状。,5、抗休克作用 常用于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作用机制: 抑制某些炎性因子的生产;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al depressant factor,MDF)的形成;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兴奋心脏;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6、其他作用 (1)退热作用。 (2)血液与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RBC、中性WBC、血小板均,淋

6、巴C。 (3)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的兴奋性欣快、激动、失眠等,精神失常,促使癫痫发作,儿童致惊厥。 (4)骨骼:长期大量应用骨质疏松。,【临床应用】 1、严重感染或炎症 (1)严重急性感染:前提足量、有效抗菌药物 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如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脑、败血症等。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激素。,(2)抗炎治疗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炎症发生在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脑、眼等。如结核性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炎、虹膜炎、角膜炎。,2、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可缓

7、解症状。 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不宜单用。 (2)过敏性疾病:可应用本类激素作辅助治疗。 (3)器官移植排斥反应,3、抗休克治疗 (1)感染中毒性休克须与抗菌药联用。短时、大剂量、顺序。 (2)过敏性休克本药为次选,可与首选Adr合用。 (3)低血容量性休克。 (4)心源性休克。,4、血液病 多用于治疗儿童急淋,还可用于再障,粒C,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易复发。 5、局部应用 6、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垂体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不良反应】 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并发症: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

8、(2)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故肺结核、腹膜结核等患者,应合用抗结核药。,(3)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又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等,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加用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治疗,采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及加用氯化钾等措施。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影响生长生育等。 (6)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2、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反跳现象 。,【禁忌证】 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

9、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等。,【用法与疗程】 1、大剂量冲击疗法。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3、小剂量替代疗法。,第二节 盐 皮 质 激 素,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一、促皮质素:ACTH 应 用: 1. 防皮质功能不全。 2. 诊断腺垂体一皮质功能水平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米托坦 Mitotane 能选择性作用于束状带及网状带,使其萎缩、坏死 用于不可切除的皮质癌、复发癌及术后的辅助治疗,THANK YOU,第三十六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antit

10、hyroid drugs),一、硫脲类(thioureas) 硫脲类是最常用的抗甲状腺药。可分为二类: 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methlthyiouracil,MTU)和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 咪唑类甲巯咪唑(thiamazole,又称他巴唑tapazole)和卡比马唑(carbimazole,又称甲亢平),【药理作用及机制】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氧化物酶所介导的酪氨酸的碘化及耦联T3、T4合成。 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效。 2、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 3、免疫抑制作用:使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下降。,【临床应用】 1、甲亢的内科治疗适

11、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 2、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在术前应先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须在手术前两周左右加服大量碘剂。 3、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主要给大剂量碘剂以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并立即应用硫脲类(常选用丙硫氧嘧啶)阻止甲状腺素合成。,【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 2、消化道反应 3、粒细胞缺乏症: 为最严重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23个月内,应定期检查血象。发生咽痛、发热等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可恢复正常。 4、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二、碘及碘化物 常用复方碘溶液又称卢戈液,含碘5%,碘化钾10%。也可单用碘化钾或碘化钠。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的碘预防

12、单纯性甲状腺肿。,2、大剂量的碘抗甲状腺作用。 主要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大剂量碘的抗甲状腺作用快而强,用药12天起效,1015天达最大效应。若继续用药,腺泡细胞内碘离子浓度高到一定程度,细胞摄碘即自动降低,胞内碘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失去抑制激素合成的效应,甲亢又可复发。这就是碘化物不能单独用于甲亢内科治疗的原因。,【临床应用】 1、甲亢的手术前准备; 2、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不良反应】 主要为碘过敏,三、放射性碘 131I常用: 射线:99%,射程2mm,只限于实质细胞内 射线:1%,,临床应用: 1. 甲亢治疗: 20岁以上,长期药物治疗无效,药物过敏,不宜手术,术后复发者。 2. 功能检查:甲亢或甲低 四、受体阻断药,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