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8317277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版】《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A版优质实用文档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一、文章内容、译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二、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三、重点词语解释1、风烟俱净风烟:指风和烟雾。俱:都净:消散,净尽。

2、2、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3、从流飘荡从:顺、随。4、一百许里许:表示大约的数量,相当于“光景”“左右”。5、天下独绝独绝:独一无二。6、水皆缥碧缥碧:青绿色。缥,本义是青白色丝织品。7、急湍甚箭湍:急流的水甚:胜过8、皆生寒树寒树:耐寒常绿的树。9、负势竞上负:凭借竞:争着。10、互相轩邈轩邈: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11、争高直指指:向12、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13、嘤嘤成韵韵:和谐之声14、鸢飞戾天者鸢:老鹰戾:至15、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6、经纶世务者经伦:筹划、治理。17、窥欲忘反反:同“返”,归,还。18、横柯上蔽柯:树枝19、在昼犹昏犹:好像

3、,如同。20、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四、重点语句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G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净尽,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G我乘船随着水流漂浮移动,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G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马。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G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彼此比高远。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G蝉在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G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

4、流连忘返。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G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五、课文内容理解1.概括富春江的水有哪些特点?并体会其写法之妙。答:水清澈、湍急。写水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水流湍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更能突出水的特点。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一句?答: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想到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你是怎样理解第三段中对各种声音的描写的?答:对声音的

5、描写,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又突出了山中的宁静,给人已超然世外的感受。4.文中对山势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拟人。写出了富春江的山奇丽多姿,高峻的特点,把静止的山写得具有动态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中心)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爱慕自然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与朱元思书练习班级 姓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6、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二、 解释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

7、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 内容理解1.概括富春江的水有哪些特点?答: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一句?答: 3.你是怎样理解第三段中对各种声音的描写的?答: 4.文中对山势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四、 比较阅读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

8、: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幽岫:幽深的山穴。重:向往。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蝉吟鹤唳()岂徒语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山谷所资,于斯已办。译: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22向高远处伸展同“返”,返回叫难道(各0.5分,共2分)23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2分

9、)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2分)2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0.5分)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0.5分)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0.5分)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0.5分)25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1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1分)(意近即可,2分)【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87A版优质实用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