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8317270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A版优质实用文档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GG小学年月日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阅读促进写作,写作促使阅读的深入,本课题通过对我校三、六年级学生的研究调查,在研究活动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指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关键词:阅读写作有效结合调查研究引言:“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一年来,我们在

2、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具体关注下,在我校教研组的帮助下,我们课题组三位教师共同努力,不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科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研究背景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作文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由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会写文章,写得多,同样也能促进读。只有加强阅读积累,在阅读中吸取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才能在作文中恰当而流畅地表达出

3、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基于此认识,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开展了以“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读书写作活动。每学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课余时间倡导并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并分年级作了不同要求,但是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把读与写有效结合;课外阅读与习作有效的结合起来的训练方法比较单一。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效果,因此想就此专题进行专项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使“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趋于成熟

4、。另外,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时和本年级特点的阅读适合本年级特点的课外读物的基础上,辅之以“贴图写话”“仿写”等方式的训练,也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不断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新课标又指出:“课文阅读和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令人可喜的新气象: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空间扩大了,文本的阅读量增加了,拓展阅读的途径拓宽了,社会阅读的阅历丰富了。照理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应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部分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

5、,作文能力提高较快;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中下等学生“吃不了”、“吃不好”,作文语言贫乏,内容“假大空”,有的学生甚至因害怕作文而产生了厌学情绪,究其原因:(1)从语文教材看:课文数量成倍的增加,阅读要求明确,有一定的训练体系;作文只是提供了一些训练题目,供教师选择使用,相对阅读而言,教师要明确把握作文训练的体系不太容易。(2)从语文教学看:还存在着读写脱节的现象。阅读和作文教学未能紧密结合。且教学课时中没有明确的作文课时,有些语文教师为了教完数量颇多的课文,挤占了作文教学的时间。(3)从语文教研活动的情况看:比较注重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且往往局限于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从阅读教学和写

6、作教学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语文教学界有比较明确的认识。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有吸收才有倾吐。阅读丰富了写作,写作促进了阅读。二、研究目标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能动地运用教材,使学生不仅能真正获得知识,而且能灵活地掌握、运用知识,真正做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概括起来说,面向全体学生,由学生怕读怕写转变为多读多写、能读会写、读写结合,从而要读要写,以至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使学生在课内外读写结合策略的运用中切实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创设班级阅读文化氛围,读书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

7、围。学习意识的确定,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受环境和氛围影响,所以我们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和“团体学习”的理念。创造显性的读书氛围,以氛围去影响广大师生,甚至学生家长,着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中高年级课外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教育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创我校特色语文教学。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能动地运用教材,使学生不仅能真正获得知识,而且能灵活地掌握、运用知识,真正做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使语文教

8、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2、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长足发展。叶老曾指出:教学为了用不着教。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总量,是实现课外阅读目标的桥梁,也是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和标志

9、。3、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四、研究内容读写结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习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二是指通过扩大课外阅读量,并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同自己的习作有效结合,提高习作能力。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各年级教材读写结合的联结点;探索“在各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实施的基本教学步骤;

10、在阅读中积累,以读悟写,以读促写,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并加强课外阅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按照学生读写的心理规律,根据儿童的“三性”欲表性、模仿性、遗忘性,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这些理论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还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读写结合策略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五、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第八小学三-六年级全体学生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上查阅或查找有关“阅读习作教学”的教研杂志报刊,学习了解提高学生阅读习作能力的好的做法或经验,反思自身教学。(2)试验研究法:课题组教师以自己的班组为试验基地,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阅读习作能力的

11、有效途径,每位教师都能进行及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习作、学生转化个案分析等,并经常在组内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效。(3)案例研究法:教师要在自己班级里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并跟踪研究,写出“个案分报告”,通过个案分析,及时调整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效果。(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六、课题研究的原则课题研究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验与研究的各种途径与方法,都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活动来体现。实践是认识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读书活动设计的实践性,为主体的有效参与创造更

12、为广阔的空间。(2)开放性原则教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评价开放,应是本研究遵循的原则。如内容的开放,(民族与世界相结合,古典与时代性相结合)有利于教育综合信息的整合,更适应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需要;形式的开放,有效地拓宽教育的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方法的开放,有利于激活思维,使策略运用准确到位,促进实践的深入实施;评价的开放,有利于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形成,推动课题的实施。七、课题实践操作的策略1、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励教师勤学善教,引导孩子乐读好写(1)营造读书氛围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鼓劲工作,美化校园环境,宣传图画、喷绘写真等融入其中,努力营造一个勤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化氛围。

13、教研室,少先队联合组织开展各类读书写作活动,评选“小小书法家”、“书香班级”,号召全校师生投入读书热潮,营造书香校园。(2)鼓励泛读活动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为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添置图书、订阅报刊、杂志,供学生课外阅读使用。鼓励教师订阅教育杂志和报刊,并给予经费补贴。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购买好书,收藏好书,认真阅读好书。定期向全校师生推荐选读书目,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按照不同年级段,规定学生每学期读课外书的具体字数。低年级课外读书总量不少于8万字;中年级课外读书总量不少于62万字;高年级课外读书总量不少于130万字。学生课外读书总量比语文课程标准多50万字。2、充分利用现

14、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校园,加快信息化步伐。(1)鼓励老师上网阅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与名师对话。在学校论坛上开辟读书专栏,推荐教师必读书目、选读书目,介绍好书,交流读书心得。(2)在学生频道上推荐“读书网站”,指导学生学会新书搜索、下载、阅读,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锻炼他们的信息收集、评价、加工和运用的能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才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保证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可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推荐好书,组织同学交流读书心得。(2)拓展书源:每个学生每学期购书不少于2本,鼓励

15、学生和同学们定期交换阅读。(3)指导方法:各年级语文老师应在考虑学生年龄、实际水平、学校图书条件和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图书。内容尽可能广泛,类型尽可能多样。阅读指导中,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注意做好积累,以写促读。建立个人读书日志,记录所读书籍书目、内容简介、摘抄书中的名言警句或精彩句段、心得体会等内容。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可在此基础上写一些读后感及对文章进行评论。4、开展活动、展示效果:(1)征集优秀读书笔记。每个学生每天做好读书日志的记录,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各班每月班级装订成册。在此基础上,语文老师一些优秀的文章向学校推荐,教导处每学期出好一期优秀读书笔记集。(2)利用班队课,

16、开展小型多样的活动,如文学知识猜谜会、故事会、朗诵会等。各班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活动,内容、形式自定,并作好记载,上交活动记录。(3)每学期定期开展相关的读书展示活动,举办学生阅读成果展。(4)开展读书手抄报、故事演讲会、阅读知识竞赛、心得体会竞赛等活动。(5)学生在课外自组“庭院读书小组”。小组成员自愿组合、自定计划、自主活动、定期汇报。5、引入激励机制:(1)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读书和写作活动中,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学要注意给予表扬、奖励。(2)一些优秀的学生习作向全国各报刊、杂志推荐,争取发表,以激发学生兴趣。6、成效检查(1)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某一班级,了解学生一学期读书数量和作品的评选。(2)举行学生座谈会,每班抽23名学生进行座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