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3158318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控制的原则是体现平等、引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进行课堂调控时要讲究方法。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但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然而学生的兴奋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一般不会有问题,但学生是天真的,甚至是口无遮拦的,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之,课堂教学起伏跌宕,变化不定,这要求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表情示意法 当老师发现有个别学生的思想游离了课堂的时候,老师可以用表情暗示其学生,让他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来。 2、走动示意法 课堂教学中,如果有的学生思想开了小差,或搞一些

2、小动作,老师可以装做没有发现一样走过去,或点点他的手,或小声的敲敲桌子,引起学生的注意。3、手动示意法 上课时,当发现个别学生或几个学生昏昏欲睡(特别是热天),甚至自觉不自觉地睡着了,教师可以边讲课边轻轻拍拍这个同学的肩或头,提示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克服睡意并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来。 4、变音示意法教师课堂教学时音量和语速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来确定的。如果有发现学生思想溜号或跑神时,老师可以提高音量或改变语速或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思绪集中到课堂中来。5、提问示意法 在课堂教学中,这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此时提问他或许他会,或许他不会,都应该让其复述或解答教师讲过的个别简单的内容或重复教师刚提出

3、的问题,能提高教学效率。6、“借机导航”法一老师在讲授口技时,因课文情节描绘所引,竟然有一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狗叫,顿时全班哄笑。但这位教师非但没有指责这位学生,反而大度地一笑,说:“这个同学情不自禁地模拟了狗的叫声,这是被文中口技的高超技艺所感染啊!下面我们还是继续欣赏文中高超的口技表演吧。这位老师表现出宽容大度的胸怀和良好的职业修养,微笑之余,不忘“借机导航”,仅仅两句话,就转变了课堂气氛,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到教学正道之中,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对该学生起到了委婉含蓄地批评的效果,真可谓一石数鸟,不能不令学生折服。7、因势利导法案例-噪音变教学材料 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正在讲关于质数与合

4、数的基本概念,突然,教室外面建筑工地传来“嘭嘭嘭“的拖拉机发动机声,而且这声音还一直响下去,使教学无法进行,学生也烦躁不安,张望窗外。这时,老师灵机一动,大声地说道:“现在大家开始数数,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然后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这个案例中,学生注意力已游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这里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但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位老师因势利导,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有利于教学的情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来,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案例-蝴蝶的巧妙转化记得有一天,我正在上课,窗外飞进一只美丽的蝴蝶,学生的目光顿时被蝴蝶“牵”住了,有

5、几个甚至小声叫起来:“蝴蝶,抓住它!”而这只蝴蝶竟然停在一位女生的头上,被后面的男生一把抓住,这时旁边的学生围了过去,嘴里还说着:“让我看看!”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走到那位男同学跟前说:“还是放了它吧,毕竟它是一条小生命啊!”这位男生顺从地走到窗口伸手放了蝴蝶。老师看到一些同学惋惜的神情,我感慨地说:“人们把我们少年儿童比做花朵,今天我才感到这个比喻的确是妙,要不然,蝴蝶怎么会飞到我们中间来呢?”学生一听都笑了,我继续说:“可是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肩负着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现在得专心听讲,好好学习。对吗?”蝴蝶的出现打乱了该教师的教学计划,但是教师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引回“正题”, 我

6、们不得不佩服该教师的机智。8、旁敲侧击法案例-语文课中可以这样对待睡觉的学生语文课上,老师正讲津津有味时,突然教室里响起了打呼噜的声音,一部分学生笑起来,老师看了看睡觉的同学没有中断讲课而是讲:“描写生动,要使用像声词,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事物的声音形状。绘声,就是用像声词模仿声音。比如,睡觉的酣态,就可以用现在的声音来描摹。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教师做出倾听状,学生们都笑起来,那睡觉的学生也被旁边听懂了教师寓意的学生推醒了。教师又说下去:“那么,你们的笑声该怎样描摹呢?对酣睡声是刚才某某同学发出的响亮的呼噜声,笑声就是大家发出的哈哈声。”这堂课中,教师始终没有正面批评那位上课睡觉的学生,而是在给其“面子”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真可谓自然天成,机智灵活。总之,课堂调控艺术的主动权在教师手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威信和能力,也需要技巧。一堂课上得好与不好,不在学生,而在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