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315825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82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捷运系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3号航站楼至2号航站楼APM和汽车隧道工程(JT-5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3号航站楼至2号航站楼APM和汽车隧道工程(JT-5合同段)招标设计图纸;3、招标文件中指定的标准、规范及现行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技术规范;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1)GB1758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GB34382 低碳镀锌冷拉钢丝(3)GB49475 建筑石油沥青(4)GB70088 碳素结构钢(5)GB134485 矿碴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6)G

2、B1499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7)GB159479 建筑石灰(8)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9)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10)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11)GBJ8285 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12)GB5009296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13)GBJ12488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14)GBJ123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15)JTJ0019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6)JTJ00287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17)JTJ0238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18)JTJ024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

3、设计规范(19)JTJ0339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JTJ03493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1)JTJ03698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2)JTJ040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23)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4)JTJ0418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5)JTJ0519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26)JTJ0529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27)JTJ05394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28)JTJ05494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范(29)JTJ0579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范(30)JTJ07198 公

4、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1)JTJ076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32)MH7003199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33)交通部 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34)民航总局令第69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及民用航空其他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定(35)民航总局第97号令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36)GB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37)G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38)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39)GB50308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40)GB5029919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

5、1)GB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42)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3)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4)JGJ189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45)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6)JGJ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47)JGJ1079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48)JGJ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49)CECS7194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程(50)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51)GB50194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52)JGJ5

6、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53)GBJ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54)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55)TB10417200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6)TB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4、现场调查及业主答疑材料;5、我单位的现有施工水平、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多年从事地铁隧道、顶管等管道、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1.2 编制原则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在深刻理解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重点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资源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标书。1.2.1质量保证原则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7、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达到优良的质量标准。施工过程实施ISO9001:2000标准,进行质量管理。1.2.2工期保障原则根据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使本项目的资源利用充分,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1.2.3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吸收国内外地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既往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1.2.4经济合理性原

8、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1.2.5环保原则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中实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杜绝排放污水、丢弃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维护交通运输。施工过程实施ISO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1.2.6人文施工的原则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施工过程实施OHSM标准,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VIII第2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拟建工程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现况T2航站楼与规划中的T3

9、航站楼之间,包括运输中转旅客为主的捷运隧道,以及通行行李拖车、配餐车、摆渡车为主的空侧汽车隧道。本标段为跑道下的230m范围内的隧道顶进箱涵工程,采用管幕支撑的箱涵顶进法施工,包括隧道土建(含洞内路面)、隧道内通风、给排水、消防及电气安装的预埋件及部分电气,捷运隧道全线的通风、给排水、消防及电气安装均属于本标段范围。2.2 设计简介2.2.1线路平、纵设计本标段包括隧道顶进箱涵段及两端顶进基坑与接受基坑,里程为GK0+486.559GK0754.559,线路位于直线段上。隧道线路纵坡为-3,由西向东单向下坡。顶进箱涵最小覆土厚度为5.5m,最大覆土厚度为6.0m。2.2.2隧道结构设计本段结构

10、型式单一,均为双孔箱涵的型式。总宽23.2m,总高8.55m,中间设中墙。1、顶进箱涵分段及与两端明挖段的衔接1)顶进箱涵的纵向分段箱涵总长232m,划分为13节,包括1节首节、2节中继间节和9节标准节和1节尾节。其中,首节箱涵长16m,其余各箱涵的纵向长度均为18m。2)与两端明挖断的衔接顶进箱涵首尾两端,分别在始发、接收基坑内,与本标段的明挖箱涵以施工缝连接,而本标段的明挖箱涵与两端相近标段的明挖箱涵以变形缝连接。3)变形缝的设置中继间完成其施工阶段的功能后按变形缝处置;东侧始发基坑内后浇段与顶进段之间设置1道变形缝;东侧始发基坑内后浇段与东侧明挖段结构衔接处设置1道变形缝;西侧接收基坑内

11、后浇段与顶进段之间设置1道变形缝;西侧接收基坑内后浇段与西侧明挖段结构衔接处设置1道变形缝。2、防水设计本工程的防水设计,包括混凝土自防水、外包防水、变形缝与施工缝防水、穿墙管防水等。2.2.3管幕工程设计本工程采用全封闭的管幕布设型式。采用直径800mm,壁厚16mm的钢管,共约72根管幕。2.2.4箱涵最大顶推力顶推力按照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得最大顶力为426000KN,实际储备顶力不得小于600000KN。在第四节与第五节箱涵之间和第九节与第十节箱涵之间设置两套中继间,每个中继间配置32只4000KN柱塞油缸,行程200mm,最大推力为128000KN。2.3

12、 合同段环境本工程施工地点位于现有飞行区内,属于不停航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飞机安全运行。2.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北京平原区是由一系列洪积、冲积扇及洪冲积平原联合而成。北部和西部的山地分属燕山山脉和太行山余脉,一般海拔1000m1500m。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平原区的东北部,温榆河、小中河之间的二级阶地及一级阶地之上。拟建场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气象条件拟建场区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春季干旱多风、秋季秋高气爽、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3。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68.3mm,降水量的年变化大。降水量年内分配

13、不均,汛期(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早涝的周期性变化较明显,一般九至十年左右出现一个周期,连续枯水年和偏枯水年有时达数年。顺义地区1990年2002年年平均降雨量577mm。2、工程地质本次勘察揭露40m深度范围内,地层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一般第四纪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构成。各土层的岩性待征详述如下:人工填土层粘土质素填土层:黄褐色,稍湿、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碎石、砖块、植物根茎、灰渣等,结构松散,无层理,夹杂填土1层。该层厚度1.203.60m。第四纪冲洪积沉积层粉土层:黄褐褐黄色,密实,湿很湿,含氧化铁、氧化锰等,层理不清晰,结构性较差。夹粉质粘土1透镜

14、体。该层厚度2.605.40m,该层项板标高为27.2631.53m。粉土层:褐灰色,密实,湿很湿,含氧化铁、氧化锰及少量有机质等。夹粉质粘土1、粘土2透镜体。该层厚度4.1016.20m,该层顶板标高为23.9527.92m。细砂层:褐灰色,湿饱和,中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夹粉质粘土1透镜体。该层厚度1.909.40m,该层顶板标高为11.7220.56m。粉土层:褐灰色,密实,稍湿,含氧化铁、氧化锰、云母等。夹粉质粘土1、粘土2、细砂3透镜体。该层厚度4.6014.30m,该层项板标高为7.2912.16m。细中砂层:褐灰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夹粉土1透镜体。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0.80m,该层顶标高为4.673.82m。3、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属海河流域之北运河水系。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从拟建场地西南约3.2km处通过,其支流小中河在场地东侧约3.0km。1)地下水分布钻探期间,实测三层地下水:潜水、层间潜水和承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少部分钻孔未见此层,初见水位埋深4.509.00m,绝对标高为21.59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