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工》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154294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电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大学电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大学电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大学电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大学电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电工》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电工》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16.4 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16.5 使用运算放大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6.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前面介绍的分立电路,就是由各种独立元件联接起来的电子电路。这一章我们要给大家介绍集成电路,就是把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线同时制造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好、价格便宜等特点,所以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标志着电子技术的一个新的飞跃。,就集成度而言,集成电路有小规模、中规

2、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之分。就导电类型而言,有双极型、单极型和两者兼容的。就其功能而言,有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后者又有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稳压电源等多种。,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拟集成电路。,特点:高增益、高可靠性、低成本、小尺寸,Auo 高: 80dB140dB rid 高: 105 1011 ro 低: 几十 几百 KCMR高: 70dB130dB,集成运放的特点与其制造工艺密切相关:,第一、集成工艺中不适于做电感元件,也不适于做

3、大的电容,所以其内部各放大器之间采用直接耦合,若需电感和大的电容,则采用外接的方法。 第二、运放的输如级都采用差分放大电路,集成工艺则有助于差分电路的特性。 第三、集成电路中往往采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电阻。 第四、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都由晶体管构成。,16.1.2 电路的简单说明,输入端,输出端,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 电路,输入级:输入电阻高,能减小零点漂移和抑制干扰信号,都采用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 。 中间级:要求电压放大倍数高。常采用带恒流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16.1.2 电路的简单说明,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同相 输入端,输出端,反相 输入端,输出级:与负载相接,要求输出

4、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一般由互补对称电路或射极输出器构成。 偏置电路主要为上述各级电路提供稳定和合适的偏置电流,决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一般由各种恒流源电路组成。,在应用集成运放时,需要知道它的几个管脚的用途以及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至于它的内部电路结构如何一般是无关紧要的。 集成运算放大器有铝壳封装和双列直插式塑壳封装两种。 常有七个引脚, 如图所示, 用途是:,F007,2,3,4,1,5,6,7,+15V,-15V,RP,输出端,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1和5为外接调零电位器的两个端子。,2为反相输入端,由此端接输入信号,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反相的(或两者极性相反)。 3为同相输入端,由此端

5、接输入信号,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同相的(或两者极性相同)。 4为负电源端, 接-15V稳压电源。 7为正电源端, 接+15V稳于电源。 6为输出端。,F007,2,3,4,1,5,6,7,+15V,-15V,RP,输出端,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16.1.3 主要参数,1. 最大输出电压 UOPP 能使输出和输入保持不失真关系的最大输出电压。,2.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Auo 运放没有接反馈电路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o愈高,所构成的运算电路越稳定,运算精度也越高。,6.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UICM 运放所能承受的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值。超出此值,运放的共模抑制性能下降,甚至造成器件损坏。,愈

6、小愈好,3. 输入失调电压 UIO 4. 输入失调电流 IIO 5. 输入偏置电流 IIB,16.1.4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1. 理想运算放大器,Auo , rid , ro 0 , KCMR ,2. 电压传输特性 uo= f (ui),线性区: uo = Auo(u+ u),非线性区: u+ u 时, uo = +Uo(sat) u+ u 时, uo = Uo(sat),线性区,理想特性,实际特性,饱和区,O,3.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因为 uo = Auo(u+ u ),所以(1) 差模输入电压约等于 0 即 u+= u ,称“虚短”,(2) 输入电流约等于 0 即 i+

7、= i 0 ,称“虚断”,电压传输特性,Auo越大,运放的 线性范围越小,必 须加负反馈才能使 其工作于线性区。,O,4. 理想运放工作在饱和区的特点,(1) 输出只有两种可能, +Uo(sat) 或Uo(sat),(2) i+= i 0,仍存在“虚断”现象,电压传输特性,当 u+ u 时, uo = + Uo(sat) u+ u 时, uo = Uo(sat) 不存在 “虚短”现象,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外部电阻、电容、半导体器件等构成闭环电路后,能对各种模拟信号进行比例、加法、减法、微分、积分、对数、反对数、乘法和除法等运算。,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

8、通常要引入深度负反馈。所以,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基本决定于反馈电路和输入电路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运算放大器本身的参数关系不大。改变输入电路和反馈电路的结构形式,就可以实现不同的运算。,16.2.1 比例运算,1. 反相比例运算,(1)电路组成,以后如不加说明,输入、输出的另一端均为地()。,(2)电压放大倍数,因虚短, 所以u=u+= 0, 称反相输入端“虚地” 反相输入的重要特点,因虚断,i+= i = 0 ,,所以 i1 if,因要求静态时u+、 u 对地电阻相同, 所以平衡电阻 R2 = R1 / RF,动画,16.2.1 比例运算,1. 反相比例运算,电压放大倍数,反馈电路直接从

9、输 出端引出电压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加在 同一输入端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使净输入 信号减小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入电阻低, 共模电压 0, 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入、输出电阻低, ri = R1。共模输入电压低。,结论:, Auf为负值,即 uo与 ui 极性相反。因为 ui 加 在反相输入端。, Auf 只与外部电阻 R1、RF 有关,与运放本 身参数无关。, | Auf | 可大于 1,也可等于 1 或小于 1 。, 因u= u+= 0 , 所以反相输入端“虚地”。,例: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 R1= 10 k ,RF = 50 k 。 求:1. Auf 、R2 ; 2. 若 R1不变,要

10、求Auf为 10,则RF 、 R2 应为 多少?,解:1. Auf = RF R1 = 50 10 = 5,R2 = R1 RF =10 50 (10+50) = 8.3 k,2. 因 Auf = RF / R1 = RF 10 = 10 故得 RF = Auf R1 = (10) 10 =100 k R2 = 10 100 (10 +100) = 9. 1 k,2. 同相比例运算,因虚断,所以u+ = ui,(1)电路组成,(2)电压放大倍数,因虚短,所以 u = ui , 反相输入端不“虚地”,因要求静态时u+、u对地电阻相同, 所以平衡电阻R2=R1/RF,2. 同相比例运算,输入电阻高

11、 共模电压 = ui,电压放大倍数,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 加两个输入端串联反馈,反馈电路直接从输 出端引出电压反馈,因虚短,所以 u = ui , 反相输入端不“虚地”,反馈信号使净输入 信号减小负反馈,动画, 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共模输入电压可能较高。,结论:, Auf 为正值,即 uo与 ui 极性相同。因为 ui 加 在同相输入端。, Auf只与外部电阻 R1、RF 有关,与运放本 身参数无关。, Auf 1 ,不能小于 1 。, u = u+ 0 ,反相输入端不存在“虚地”现象。,当 R1= 且 RF = 0 时,,uo = ui , Auf =

12、 1, 称电压跟随器。,由运放构成的电压跟 随器输入电阻高、输出 电阻低,其跟随性能比 射极输出器更好。,左图是一电压跟随器,电源经两个电阻分压后加在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当负载RL变化时,其两端电压 uo不会随之变化。,负载电流的大小 与负载无关。,例2:负载浮地的电压-电流的转换电路,1. 能测量较小的电压; 2. 输入电阻高,对被 测电路影响小。,流过电流表的电流,16.2.2 加法运算电路,1.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因虚短, u= u+= 0,平衡电阻: R2= Ri1 / Ri2 / RF,因虚断,i = 0,所以 ii1+ ii2 = if,动画,平衡电阻:,例:一个测量系统输出电压和

13、某些非电量(经传感器变换为电量)的关系为 试设计电路实现此关系。,解:电路图如右所示。取,则:,Ri3,2.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方法1: 根据叠加原理 ui1单独作用(ui20)时,,同理,ui2单独作用时,动画,方法2:,平衡电阻: Ri1 / Ri2 = R1 / RF,u+,u+=?,也可写出 u和 u+的表达式,利用 u= u+ 的性质求解。,1. 输入电阻低; 2. 共模电压低; 3. 当改变某一路输入电阻时, 对其它路无影响;,同相加法运算电路的特点: 1. 输入电阻高; 2. 共模电压高; 3. 当改变某一路输入电阻时, 对其它路有影响;,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的特点:,16.2.3

14、减法运算电路,由虚断可得:,由虚短可得:,分析方法1:,如果取 R1 = R2 ,R3 = RF,如 R1 = R2 = R3 = RF,R2 / R3 = R1 / RF,输出与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成正比。,常用做测量 放大电路,动画,分析方法2:利用叠加原理 减法运算电路可看作是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叠加。,u+,16.2.4 积分运算电路,由虚短及虚断性质可得 i1 = if,if =?,当电容CF的初始电压为 uC(t0) 时,则有,动画,若输入信号电压为恒定直流量,即 ui= Ui 时,则,积分饱和,线性积分时间,线性积分时间,Uo(sat),ui = Ui 0,ui =

15、 Ui 0,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由于充电电流基本上是恒定的,故 uo 是时间 t 的一次函数,从而提高了它的线性度。,输出电压随时 间线性变化,Ui,Ui,例:电路如图所示,ui1=5mV, ui2= -5mV, ui3=6mV, ui4= -12mV,求输出电压uo的值。,+,-,+,+,-,+,ui2,uo,uo1,R2 4K,Rf124K,R 2.2K,R6 12K,ui1,R1 6K,+,-,+,ui3,ui4,R3 6K,R4 6K,R5 6K,Rf36K,R8 6K,R7 12K,uo1,Rf2 4K,R 4K,,,A3,A1,A2,例:在分析多级运放时,因为理想运放输出电阻为零,因此每级输出电压不考虑负载的影响,可单独分析。,(1)A1实现反相加法运算:,解:,(2)A2实现同相加法运算:且,(3)A3实现减法运算:,例:求图示电路中ui与uo的关系表达式,当ui为下图所示输入信号时,画出输出信号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