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试论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313477 上传时间:2017-09-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试论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试论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试论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试论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论文关键词:植物英汉语言喻义论文摘要: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就英汉植物词语中所蕴含的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物词汇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的现象。不同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来寄托各自的情感,同一植物在不同民族的词汇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汉语和英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分属于不同语系,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意思相似,但在各自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柳树”和“willow” (柳树)字面意思相同,英汉语言中都有“悲伤”的意思,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 “柳树”在汉语中象征由离别引起的悲伤,例如柳永

2、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抒发的正是这种离别思念之情。而英语中的“willow”隐含“死亡”的意思, “wearthewillow”指“服丧、戴孝”或“悼念死去的爱人” ,在汉语中没有这种涵义。另如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陶渊明赞美它为“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故人称菊花为“霜杰” ;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而在西方国家中,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因此,西方人们对菊花赋予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意义。同一植物词语,在汉语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里却缺乏相应的联想。例如人

3、们常说的“岁寒三友” (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 (兰、梅、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傲雪独立,不畏严寒,一身傲骨。菊花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品行高洁。兰花生于深山之中,空谷幽香,形容清高雅洁、不入俗流的君子。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宁折不弯,形容清高淡泊、虚心正直的人。松树四季常青,比喻志行高洁的君子;它千年不凋,也象征长寿,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说。但是这些植物在西方国家中只不过是普通的植物,并没有汉语中类似的联想,这样就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这是由于中西方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植物的种类和联想意义也就各不相同。如中国南方很多地区竹子随处可见,竹子修长挺拔,

4、中空有节,使人联想到高风亮节和谦逊好学的品质;而竹子在英国并非土生土长的植物,是舶来品,因此竹子的联想意义并不多见。汉语中“雨后春笋”用来形容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英文中意思相近的表达有“springuplikemushrooms” ,即由蘑菇引发的联想意义与汉语中竹笋所产生的联想一致。反之,英文中常见的“rose” (玫瑰) 、 “olive”(橄榄)等联想意义的习语在汉语中的缺乏,也是上述原因所致。同样,英语中许多植物词也有其独特的联想意义,而汉语中却没有。如“clover”(三叶草)大部分由三片叶子构成,也有些由四片或六片弧瓣组成,比较少见,英美人相信“fourleafclover” (四

5、叶草)可以给人带来好运。“lily”(百合花)在汉语中象征夫妻恩爱、琴瑟和鸣,而英文中“lily”表示纯白,并无爱情的联想。 “paint/gildthelily”(多此一举) ,相当于汉语中的“画蛇添足” 。西方人有送花的习俗,用花来传情达意。很多植物的联想意义形成了系统的花语,即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无声语言。如:“redtulip” (红色郁金2香)意为相信我、爱的宣言(believeme,declarationoflove) ;“gardenia”(栀子花)表示可爱、秘密的爱(lovely,secretlove) ;红玫瑰(redrose)代表爱情,报春花代表“永远相爱” ,条纹康乃馨则表示

6、“拒绝” 。又如英语中,用植物词汇如 peach(桃) ,daisy(雏菊) ,rose(玫瑰)来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形容女性红润的脸庞,但只是用植物比喻人的某种自然属性,并没有任何品德、精神的评判。不同的是,中国人使用多种植物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姿态和品行,如“杏眼桃腮” 、 “艳若桃李” 、 “蒲柳之姿” 、 “娴静犹如花照水” 、 “蕙心兰质”等。总的来说,英语中虽然不乏以花草树木喻人的例子,但是远不及汉语那么丰富,所以用不同花草树木喻人是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重要区别。本文介绍了中英文化中植物象征意义的一些现象。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强对英汉植物词汇联想意义异同的研究,做好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工作。参考文献:1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2陈蕊娜.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 (1).3张燕琴.英植物词语的联想意义浅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