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3116288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 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王德林 教授、博士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QQ:731522803 Mobile:18980891767 Email: ,主要内容,先看几篇“论文”,再看几篇“范文” 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行动”出来的 回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实验教育学,拉伊,蒙台梭利,皮亚杰,陈鹤琴 现状:国外,国内 趋势(目前的热点):生态化,情景性,教育叙事,质的研究,人种志研究,量化研究,统计,数据挖掘,都是(某个角度的)行动研究 什么是行动研究?为什么要做行动研究?究竟应该如何行动?再看行动研究报告(论文) 致谢!,为什么要做行动研究?,研究范式

2、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建构理论和发展理论 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理由 开展行动研究的目标,回主要内容,开展行动研究的目标,促进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 教师成为研究者、学校成为研究共同体 可持续的校本培训 实施和建设新课程 改造生活世界,回为什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理由,有许多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它促进专业的发展,而且因为它促进参与其中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发展,促进推动持续的社会建设的方法的建立。从教育者早期在学校(合作、探究和思考的共同体)中作为一名学生的参与,到后来类似的岗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应该培养和支持建构性的改变。行动研究就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有

3、效工具。,回为什么,什么是行动研究?,先认识几个人 概念 与其他形式的研究的区别 行动研究四要素 相对性和包容性,回主要内容,相对性和包容性,是包容的 与其他方式方法一体化 质的研究、实验法融为一体 包容文献法、历史法、人种志法、访谈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思辩(逻辑推理)等 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回什么是,行动研究四要素,道德责任感 反思性实践循环 公开性 合作性,回什么是,与其他形式的研究的区别,主要是由内在者(实践者)来操作的 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 它改善实践的同时也使实践-研究者得到了提高 它是由参与者自己承担的自省性探究过程,回什么是,什么是行动研究?,

4、是一种研究取向、一种专业实践形式、一种研究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方式。 是一种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论的应用研究,同时,它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它也是事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这样一来,知识、实践和发展就不再是分离的了。它以问题解决的方法来改善社会条件和真实世界的生活。,回什么是,几个人物,科勒尔(Collier):首次提出该词 勒温(Lewin):管理者的偏见。从改变对方/向到改变自己 斯滕豪斯(Stenhouse):教师成为研究者 阿哈等三人: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 陈桂生:到中小学去做行动研究,回什么是,Clementine,回主要内容,量化研究,儿童满意度 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前后测结果比

5、较 家庭背景以及亲子互动对留守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3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 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的相关 城市与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取向的差异分析 四种监护类型幼儿在吃、穿、用、行、学方面的状况比较,回主要内容,四种监护类型幼儿在吃、穿、用、行、学方面的状况比较,张娜,蔡迎旗.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幼儿在生活、学习及沟通方面的困难与需求差异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5).,回量化研究,城市与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取向的差异分析,路晨.幼儿教师课程取向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2009(5).,回量化研究,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的相关,叶平枝,张彩丽.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09(5)

6、.,回量化研究,3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刘云艳.中国06岁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6).,回量化研究,家庭背景以及亲子互动对留守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吴凡,梅萍.农村留守幼儿认知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6).,回量化研究,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程秀兰,王莉,李丽娥,张晓艳.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9(6).,回量化研究,儿童满意度,回量化研究,行动研究,美国科利尔( J. Collier ):印第安人 美国勒温(Lewin):团体动力学 英国斯滕豪斯(Stenhouse,1975) 教师作为研究

7、者,回主要内容,质的研究,回主要内容,教育叙事,回主要内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现状,目前流行的3个说法: (1)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 (2)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演进; (3)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范式与西方不同:我们是玄学,西方讲究逻辑(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 引进西方的方法:质的研究,生态化,人种志,统计,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回主要内容,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尚处在较低水平 主观臆断,泛泛而论,空洞发议论,抽象概括程度低,缺乏内在逻辑联系 需注重科学态度的端正和学风的改进 为研究而研究 结合国情探讨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 系统深入的协作性研究较为

8、缺乏,回我国,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演进,回我国,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回我国,国外学前教育研究:几个关键词,回主要内容,国外学前教育研究:几个关键词,sufficiently rigorous research methods 严谨的研究方法 reliable evidence 可靠的证据 all high-quality research consists of well-specified theory, sound problem formul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s and methods appropriate to the research qu

9、estions being investigated, and integrity in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and the community of research findings 理论依据充分,课题界定清晰,研究设计和具体方法恰切针对研究问题,被检视的研究流程,研究实施完善,研究发现具有一致性,回主要内容,陈鹤琴,自然观察法:陈一鸣 自然实验法:实验幼儿园 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我们的主张15条;活教育等 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区别于实验条件下的观察)和自然实验法(区别于实验室实验),辅以个案分析、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量的研究、思辨研究等。 主张并致力

10、于学前教育中国化。,回主要内容,陈鹤琴3,回陈鹤琴,陈鹤琴2,回陈鹤琴,陈鹤琴1,回陈鹤琴,家庭教育,回陈鹤琴,活教育,回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回陈鹤琴,皮亚杰:客体永久性,儿童还没有建立起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去已经建立起,皮亚杰:客体永久性,儿童已经建立起了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去守恒概念,皮亚杰:儿童守恒概念,回主要内容,蒙台梭利,回主要内容,拉伊的博士论文实验教育学,一、实验教育学的性质与意义 (一)实验教育发展引论 (二)研究的方法及实验教育的性质 (三)从实验教育学即普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性质与问题 二、普通教育学领域中的研

11、究 (一)个别教育 (二)自然教育 (三)社会教育 三、教学领域中的研究 (一)有机性的课程 (二)统一的学校系统:男女同学 (三)教学方法 四、回顾与前瞻,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与旧教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搜集经验的方式和研究的方法不同。 广泛的观察、统计和实验。 经过实验检验。 教育实验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阶段。 他制定了与传统教育大不相同的有机性课程计划,并确立了“行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回主要内容,教育研究方法“科学”的标志:实验法,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 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

12、。,回主要内容,福禄贝尔:思辨,神秘的神性,回主要内容,赫尔巴特: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主张并尝试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现象,但由于心理学本身还没有“科学”,教育实验也没有诞生,所以,尽管其教育学被认为是科学的教育学,但他的研究方法还不是“科学方法”。,回主要内容,夸美纽斯:内省的观察,思辨,自然适应性,神的指引,回主要内容,如何行动?,怎样开展行动研究?步骤、工具、技术 一般程序 具体流程 操作要领 捕捉问题 计划的内容 计划(方案)的大忌 行动与观察 反思的内容 方法的融合 怎样撰写供交流(发表或出版)的行动研究成果的文本?叙事、元叙事、宏大叙事,回主要内容,方法的融合,不

13、必刻意追求某种方法 一项研究使用多方法技术 任何一项研究不要忘记文献法,就是要有文献综述 任何研究都是遗憾的,也就是不可能尽衫尽美 要注意伦理和法律问题,回如何,反思的内容,问题界定是否明确? 行动的操作定义是否清楚? 研究计划有无弊漏? 行动与计划有何出入? 资料搜集和记录是否详实无误? 研究信度效度如何?高更好,低也没关系,主要看问题解决得如何? 对资料的分析与解释是否恰当? 下一步该如何改进?,继续,反思的内容,理论是怎样与实际相联系的? 我的教育信念与我的行动的关系如何? 我主张什么教育理论,有什么行动事实支撑? 我反对什么教育理论,有什么行动事实支撑? 我对什么理论主张把握不准?该理

14、论用于教育实践的情形如何? 我在行动中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其特殊性如何? 我的行动研究的“个性”如何?,回如何,行动与观察,行动 行动是不断调整的,要随时反馈、调整 行动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 计划只是框架,要对不可预测或没有计划到的因素有及时的敏感和反应 观察 内容既要全面,包括行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又要突出重点 行动过程中有什么人参与?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行动结果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回如何,计划(方案)的大忌,切忌好高骛远,以免操作不了 切忌不真实,但可以不准确 切忌行动过大,以免影响秩序 切忌无的放矢,没有具体针对性

15、 切忌冷冰冰板着面孔,要体现“人性”和“爱” 切忌无文献积累,要站在前人的肩上 切忌依葫芦画瓢,要有新思路 切忌无反思环节,要有思想底蕴 切忌无螺旋上升,要有发展后劲 切忌把“死板”当“严格”,失去包容和变通,回如何,计划的内容,预期目标:具体,可操作,可监测 变量(拟改变的因素):是内容,还是方法,还是别的 行动步骤与时间安排:先后顺序,时间长短 研究人员与任务分配 搜集资料的方法,回如何,捕捉问题,教育教学情景中发生了哪些问题? 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 与自己的期望或价值有什么冲突? 这些问题对我、班级、学校的重要性如何? 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行吗? 如果必须解决,哪个问题是突破口?,回如何,

16、操作要领,最重要的工具:工作日志和档案袋 最要紧的记录法:自由撰写 最有用的资料:事件/故事(5W) 最大的窍门:详实 最关键的工作:反思 最不可忽视的内容:背景 最大的陷阱:像“专家”那样 最捷径的方式:参与式专业引领,回如何,具体流程,界定问题 拟定计划 阅读相关文献 修正原界定问题 选择研究程序 实施方案 解释资料 再行动 撰写研究报告,回如何,一般程序,计划: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 题,制定计划 实施:一边行动,一边观察,作好记 录 反思:总结,评价,在此基础上计划 下一步行动,回如何,“行动”,包班制还是科任制? 真情的学生与自私的老师 消失的讲台 坐井观天一课教学的行动研究案例 美国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行动研究 对美国一所托幼中心全日班一日活动的观察与反思 误区例一 误区例二 误区例三,回主要内容,误区例三,学校整体改革实验 对“整体改革”等概念未做定义,也无文献综述。笼统的“五个一”(一个落实、一个中心、一个活动、一个根本、一个创造)。一个落实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