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115896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共44张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立,627年,649年,713年,907年唐朝灭亡,741年,隋朝时期,唐朝时期,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主题概括,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繁荣与开放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主题。 (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国家统一和统治者的适当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和筒车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

2、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4)民族关系上,隋唐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得到巨大发展; (5)对外交往上,开放、兼容并蓄是这一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特征,唐朝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周边国家。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无不体现着对外交往的繁盛与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2016年是隋朝建立1 435周年,考点梳理,2014重庆B卷1题,【图说历史】,内容解读:唐太宗在位期间,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并大兴水利,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和发展。左侧图示内容是贞观之治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的重要

3、表现。,第2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武则天,开元盛世,2014重庆B卷2题,2014重庆A卷3题、,【图说历史】,内容解读:以上四幅图片皆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重要成果,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又叫“骑驼乐舞三彩俑”,与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以及最昂贵的金缕玉衣并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唐玄宗效法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得“贞观之风一朝重振”,农业、手工业均取得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唐朝艺术”空前繁荣,社会开放,唐朝进入“开元盛世”。,【知识拓展】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1)隋朝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

4、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2)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 (3)帝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4)人民安居乐业、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2012重庆16题,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炀帝,进士科,2014重庆A卷16题,2012重庆2题,1 300,2014重庆B卷3题,松赞干布,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2012重庆3题,2014重庆B卷23(1),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2012重庆16题,鉴真,天竺,2014重庆

5、A卷4题,【图说历史】,唐代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关键信息:唐(长安)、大食、波斯、吐蕃、天竺、日本(平城京)、新罗、真腊 陆路:长安敦煌波斯欧洲;长安敦煌天竺 水路:扬州泉州东南亚南亚波斯湾;扬州日本 内容解读:唐朝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积极对外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交往。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认识启示】唐朝的中外交流有何历史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仰慕(对外交往发达的最主要原

6、因);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获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1.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 唐诗影响深远 B.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 唐诗取材广泛 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命题点1 科举制度,B,(2014重庆B卷3题),2011 2015重庆真题精选,2011 2015重庆真题精选,2011 2015重庆真题精选,【解析】本题题干意思是“诗歌到唐朝而兴盛

7、繁荣,到晚唐工整流畅。大概是因为当时以诗歌设科取士,读书人都用尽心思来作诗。”从而说明了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这一问题,A、C、D三个选项与题干表达意思无关,故答案为B。,2. 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 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 B. C. D. ,B,(2012重庆2题),【解析】唐朝科举制度在隋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明清时期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

8、考生答题必须要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述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故选B。,命题点2 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2014重庆B卷23题),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

9、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英国与美国也被日本攻击。我等向为良友,现则同对一敌共同奋斗矣!”16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在重庆、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别召开军事会议,筹设永久性机构,“以设计及指挥我等共同之努力”。重庆国民政府梦寐以求的局面很快就要实现了。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2分),影响: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

10、展高峰。(1分)事例: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唐朝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1分,举出其中任一点史实即可),(2)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2分),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共两党的合作。(每点1分,共2分。如答出“工农群众得到组织和发动”也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该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或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每点1分,共2分),(4)历史是最

11、好的教科书。综上,你能悟出什么道理?(1分),团结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稳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保证;凝聚各种力量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1分。只要围绕“团结”“合作”这一核心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4.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 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 毕昇编著本草纲目,命题点3 人物类,(2014重庆A卷4题),C,【解析】该题为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把几个错误的选项排除即可,A应该是唐玄宗;B应该是唐中宗;D应该是李时珍。只有C符合历史事实。,5. 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

12、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 重视教育 B. 倡导节俭 C. 轻徭薄赋 D. 虚心纳谏,(2014重庆B卷1题),D,【解析】根据题干“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表达的意思是虚心纳谏。而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表达了此意思,因此选D。,6.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 康熙帝抗击沙俄,(2012重庆3题),A,【解析】本题考查唐蕃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册封达赖班禅、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1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C、D三项均正确。故选A。,7.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 A. 政治清明 B. 经济繁荣 C. 民族团结 D. 文化昌盛,命题点4 材料分析类,(2014重庆A卷3题),B,【解析】抓住题干中“左右藏库,财物山积,百姓殷富”。说的都是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材料并未直接反映政治是否清明,所以排除A;看不到民族关系,排除C;也看不到文化思想内容,排除D。,8. 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

14、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 艺术的繁荣状况 B. 农业的发展状况 C.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 开放的社会局面,(2014重庆B卷2题),B,【解析】图文材料中未曾体现唐朝的农业发展状况。故选B。,9.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15、2014重庆A卷1620题),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请在对应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C”。 (1)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置的科目众多。( ) (2)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 (4)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 (5)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A,B,C,A,A,10.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