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23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311108 上传时间:2017-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23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23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23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23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23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 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门诊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换药,更要关注患儿的整体情况,包括患儿的饮食、健康维护、疾病预防等方面,通过换药治疗中对婴幼儿的整体护理来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及质量,防止疾病的复发。 【关键词】婴幼儿肛周脓肿换药护理 肛周脓肿系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在新生儿或婴幼儿较为多见,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是治疗该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如果处理不当,则可使病程蔓延,损伤加重,甚至引起交叉感染等严重后果。我院门诊换药室自2009 年 9 月至 2010 年 9 月共为 23 例婴幼儿肛周脓肿

2、患儿进行换药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婴幼儿肛周脓肿 23 例,其中男 21 例,年龄 28 天至 2 岁;女 2例,年龄 1 月至 4.5 月,平均年龄 5.5 月,临床表现为患儿多伴发热,肛周局部红肿,触诊有波动感,并发现为单纯性皮下脓肿。 1.2方法:患儿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协助医生在肛周脓肿处作梭形切口,长度与脓腔大小相当,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排出脓液。然后,用探针伸入脓腔探测大小,并将脓腔中纤维间隔分开(如肛门外括约肌皮下组有碍引流时,可将其切断,但勿损伤其深层) 。最后清除腔内坏死组织,脓腔内置拧干的碘伏棉条引流。第二天开始

3、每天门诊换药 1-2 次,同时指导家属如何护理。 2护理 2.1 换药前护理 2.1.1 环境和时间准备换药室内要求空气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室内温度 25-28) 。由于污染的空气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而换药室内人员流动频繁,病种复杂,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附着于微细的尘埃飞沫中,随空气流动传播,可使接受换药的患儿受到感染而发病,故患儿换药时间宜安排在早上或下午换药室刚开诊时。 2.1.2 换药者准备婴幼儿是家庭关注的重心,特别是独生子女,所以许多家长来院时都有烦躁、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在换药工作前首先要做好婴幼儿家属的抚慰工作,接诊时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患

4、儿创面情况及处理方法,以取得理解与配合。换药者必须戴好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每次换药前后都须洗手。 2.1.3 患儿准备首次换药时,必须向家属作好解释工作,换药时可能引起患儿疼痛、躁动。换药时注意协助患儿换药体位的固定,使伤口充分暴露便于操作,防止误伤。 2.1.4 换药用品准备换药所需物品均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一次性使用,防止感染。换药盘内备一次性治疗碗两只(内置碘伏棉球若干) ,无菌镊一把,蚊式钳一把,无菌纱布数块,弯盘一只,及胶布、剪刀、棉签等物;脓肿大的伤口还应备引流物、探针等物。 2.2 换药中护理 2.2.1 操作前首先查看患儿的创面情况;观看肛门口有无脓血分泌物渗出。2脓肿切口

5、周围有无乳头状的肉芽组织,防止桥形粘连形成假性愈合而引发肛瘘1 。 2.2.2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按操作规范进行换药,正确使用无菌镊和有菌镊,伤口从外向里消毒,范围距伤口至少应 10CM。 2.2.3 换药时操作者要集中精力,动作轻柔敏捷,准确到位,避免粗暴,防止不必要的损伤意外。 2.2.4 因脓液宜在创口处形成脓痂,堵塞引流口,换药时应用蚊式钳轻轻撑开,彻底清除浓液,填塞引流条时,应紧贴创面,内口应到位,并尽可能保持引流通畅,以创面肉芽从下朝上、从内至外生长为最佳,这样就能避免桥形愈合,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2.2.5 发热患儿换药期间按医嘱予补充液体或抗生素,或口服各类药

6、物。 2.3 换药后护理 2.3.1 饮食指导肛周脓肿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患病前患儿多有腹泻或便秘史,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易于患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便秘或腹泻,使其肛门感染的机会增多,故 6 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指导家长尽可能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瓜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还要忌食生冷之物及油腻之品,以防发生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 2.3.2 皮肤护理指导肛周感染在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幼儿较为多见。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使病程经久不愈,多数形成肛周脓肿,继而引起肛瘘或直肠瘘。所以预防肛周感染是皮肤护理的关键所在。 2.

7、3.2.1 婴幼儿会阴部皮肤娇嫩,皮肤屏障作用不健全,容易被大小便侵蚀,指导家属注意不要选择粗糙、新的、质地硬的尿布,提倡用干燥、柔软、易吸水的棉质尿布或质地优良的一次性尿布,勤换尿布。 2.3.2.2 指导家属在患儿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周围,动作要轻,用柔软的卫生纸蘸干创口周围皮肤,千万不要用纱布或粗糙的卫生纸用力擦拭; 2.3.2.3 婴儿的贴身衣裤也要选择柔软的布制作,洗涤时必须把肥皂或洗衣粉反复冲洗干因为碱性的东西容易灼伤婴儿臀部皮肤。 2.3.2.4 随时观察患儿肛周皮肤有无破损、发红,如果发现婴幼儿肛周皮肤红肿,比如在其腹泻时或由碱性尿布引起皮肤发红时,可用红霉素眼膏涂抹肛周

8、皮肤,其犹如一层皮肤保护层,使肛周皮肤免受大小便侵蚀。如无红霉素眼膏,可将花生油烧热冷却后,用它涂抹与肛周皮肤,效果也不错;室温较高时,可采用暴露疗法,使患儿俯卧,两足尖相对,或取侧卧位,双腿屈曲 90,以增加肛门周围局部通风,保持肛周干燥,防止肛周脓肿复发。 2.3.2.5 对女婴提倡用 1/5000 的 pp(即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用温水把高锰酸钾完全溶解后,将女婴的肛门和外阴全部浸入于高锰酸钾溶液中,一般 5 分钟,每周 12 次。 3小结 婴幼儿肛周脓肿的发生与家属的护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治疗方法得当,因护理不当,再次发生肛周脓肿的概率会比护理得当的婴幼儿大得多1 。护理不当同时也影响了创面愈合速度。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门诊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换药,更要关注患儿的整体情况,包括3患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维护、疾病预防等方面,所以通过对婴幼儿家属进行婴幼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宣教来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及质量,防止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何美朵.婴幼儿肛周脓肿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