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310679 上传时间:2017-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6 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关键词】 贫血 病因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原因繁多,可见于儿科、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种疾病,可发生于良性疾病及恶性疾病,其疗效及预后主要取决于其病因,本文分析 206 例贫血患者的病因,以期发现他们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003 年 6 月至 2007 年 12 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以贫血待查入院的患者共 206 例,男性 84 例,女性 122 例,年龄 1186 岁,平均年龄53.2 岁。本组患者就诊时全部具有贫血的症状:如全身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并伴有一些原发疾病的症状。全部患者入院均行血常规、尿常规、便

2、常规、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 B12 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然后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胃镜和/或肠镜、腹部超声、肝肾功能、溶血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检查,女性患者加做妇科检查及妇科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符合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1。1.2 贫血原因 206 例贫血患者病因见表 1。缺铁性贫血(IDA)37 例,年龄 1181 岁,平均年龄 47.6 岁;男性 9 例、占 24.32%,女性 28 例、占 75.68%;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6 例,子宫肌瘤 5例,消化道表 1 206 例贫血患者病因(%)病因例数百分比病因例数百分比白血病 4320.87 慢性病性贫血 1

3、67.77 缺铁性贫血 3717.96 溶血性贫血 125.83 巨幼细胞贫血 2914.08 多发性骨髓瘤 115.34再生障碍性贫血 2612.62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94.37 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 209.71 淋巴瘤 31.46 肿瘤 6 例,妊娠 2 例,痔出血 4 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 例,饮食不当及哺乳期营养不良 10 例。巨幼细胞贫血(MA)29 例,年龄1672 岁,平均年龄 49.9 岁;男性 9 例、占 31.03%,女性 20 例、占 68.97%;其中妊娠 3 例,营养不良 22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4 例。巨幼细胞贫血(MA)合并缺铁性贫血(IDA)20

4、 例,年龄 2086 岁,平均年龄 63.5 岁;男性 11 例、占 55%,女性 9 例、占 45%。溶血性贫血(HA)12 例,年龄 2161 岁,平均年龄 38.9 岁;男性 2 例、占 16.67%,女性 10 例、占 83.33%。慢性病性贫血(ACD)16 例,年龄 2274 岁,平均年龄 64 岁;男性 7 例、占 43.75,女性9 例、占 56.25;慢性肾功能不全 8 例,肿瘤 3 例(肾癌 1 例,消化道肿瘤 2例) ,慢性感染 1 例,结缔组织病 2 例,西恩氏综合征 2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6 例,年龄 1469 岁,平均年龄 41.6 岁;男性 15 例、占

5、 57.69%,女性11 例、占 42.31%。白血病 43 例,年龄 1875 岁,平均年龄 43 岁;男性 18 例、占 41.86%,女性 25 例、占 58.14%;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21 例,急2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9 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2 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 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9 例,年龄 2161 岁,平均年龄 42 岁;男性 5 例,女性 4 例。多发性骨髓瘤(MM)共 11 例,年龄 6075岁,平均年龄 67.6 岁,男性 6 例,女性 5 例。淋巴瘤 3 例,年龄 6973 岁,平均年龄 65.6 岁,男性

6、 2 例,女性 1 例。 2 讨论贫血的病因诊断比较复杂,有些病例由于临床表现缺乏原发病的主要特征,或由于临床忽视了某些诊断线索而误诊。本文通过对 206 例贫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认为有以下病因及其特点:(1)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占全部贫血病例的 32.04%,育龄妇女多见,主要由于摄入不足、月经紊乱、子宫肌瘤、妊娠、营养不合理引起,而男性多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痔疮,应注意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做相关的辅助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2)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占 9.71%,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有脏器功能损害,再加上牙齿脱落,腺体萎缩造成摄入减少

7、、吸收障碍;有些老年人有明显的偏食现象2,如:不食肉食;还有的老年人缺乏照顾,膳食质量差,这些都是造成本病原因。 (3)溶血性贫血,占 5.83%,主要为年轻女性,有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应认真询问病史,注意用药史、既往史及家族史,要重视常规检查提供的线索,并注意排除肝病、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肿瘤等。 (4)慢性病性贫血(ACD)占 7.77%,多见于老年人,多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西恩氏综合征引起,老年人耐受性强而反应性差,应注意详细追问病史,注意发现隐匿的不易被重视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获得早期诊断。 (5)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占 12.62%,主要

8、为青壮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不易诊断,一般要多部位多次骨髓穿刺,有条件应做骨髓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 (6)白血病,占 20.87%,急性白血病明显多于慢性白血病,要做有关检查,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便获得长期无病存活。(7)其他恶性血液病:MDS、MM、淋巴瘤三者占 11.17%,主要为老年人,发病原因及机制还不清楚,认为与老年人 T 细胞功能活性下降、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有关3,老年贫血患者应重点排查这些疾病。本组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所占的百分比相似,良性疾病主要以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为主,恶性疾病以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综上所述,贫血病因繁多,不同的病因它们的临床特点不同,故临床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根据其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认真全面的进行体格检查,及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使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贫血患者的预后。【参考文献】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8.2 张金星.老年性贫血 234 例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3):178-179.3 邓家栋,杨崇礼,杨天楹,等.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 上海:上海科学3技术出版社,2001:4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