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09843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复习课件川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复 习 课,复 习 目 标,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1、记住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的时间;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2、了解1)雕版印刷术的兴起和发展。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3、理解我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16课、建筑奇观 1、识记:1)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代;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起止点、四段河的名称; 3)元朝开通的两段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4)明长城的起止点。2、了解:故宫的布局。3、理解:赵州桥、大运河、长城及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复 习 目 标,第17课、科技巨

2、著与史学巨著 1、识记:1)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4)资治通鉴的体例。2、理解:1)李时珍对医药贡献;2)本草纲目在医药学史上的地位; 3)天工开物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第18课、唐诗与宋词 1、记住:1)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 2)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2、理解: 唐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3、了解: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复 习 目 标,第19课、明清小说 1、记住:明清重要小说的名称及作者的名字。 2、了解:明清重要小说的主要内容。3、理解: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 1、记住:

3、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2、知道:1)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大多数洞窟开凿的时间;2)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高超的雕刻技术。3、了解:1)敦煌莫高窟以壁画和塑像为主的艺术成就;2)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特点;3)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复 习 目 标,第21课、书法与绘画 1、记住:1)唐至明清书法大家的名字及其所创书体。 2)唐至明清重要画家的名字及代表作。 2、了解: 唐宋至明清不同时代书法、绘画的不同特征。,复 习 目 标,知 识 清 单,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1. 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末年, 是雕版印刷的中心;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

4、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 。 宋朝时 进入全盛时期。 中期,平民 明了活字印刷术。 2.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 。南宋初期,发展为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 广泛用于航海。,知 识 清 单,隋唐,成都,金刚经,雕版,北宋,毕昇,司南,北宋,航海,罗盘针,指南针,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3.火药是 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中国古代发明的对外传播,知 识 清 单,唐朝,军事, 元朝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12

5、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第16课 建筑奇观 1. 工匠 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2.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东南起 (今杭州),北达涿郡(今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流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元朝统一全国后,开凿了 和 ,缩短了江南到大都的距离。,知 识 清 单,隋朝,李春,赵州桥,洛阳,余杭,北京,会通河,通惠河,第16课 建筑奇观 3.明长城是为了 而修建的,西起嘉峪关、东到 ,是历代规模最大、

6、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4.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宫城就是紫禁城,今天的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它分成前朝和内廷(两部分)。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知 识 清 单,加强对女真和蒙古的防御,鸭绿江,故宫,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1. 是明代医药学家 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2.明朝末年,杰出科学家 写成了总结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 是北宋史学家 主持编成的一部 史学巨著。它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知 识 清 单,本草纲目,李时珍,宋应星,天工开物,资治通鉴,司马光,编

7、年体,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1.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留下姓名的诗人有2300多位,诗歌近5万首,有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多种风格。 2.宋词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知 识 清 单,第19课 明清小说 1.明代“三大奇书” :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作者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作者吴承恩,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2.清朝曹雪芹的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三国演义,施耐庵,西游记,红楼梦,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 1、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

8、,号称“千佛洞”;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2、位于山西大同的 ,开凿于北魏中后期,它既继承了我国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又融汇了南亚一带的雕刻风格。 3、位于河南洛阳的 ,是北魏迁都后开始大规模建造的,其中大部分是唐朝开凿的。,知 识 清 单,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第21课 书法与绘画 1.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讲究形式,严格规范,形成颜体和柳体成为千年楷模。 宋代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元朝书法家有赵孟頫。 2.唐朝是人物画的黄金时期,中国人物画至此完全成熟。著名画家有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 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 北宋 的 是风俗画的代表。

9、,知 识 清 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课 堂 练 习,1、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 、汉代 B、南北朝 C、隋唐 D、宋元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是( ) 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金刚经 3、北宋中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是( ) A、蔡伦 B、毕升 C、祖冲之 D、王安石,C,D,BB,B,课 堂 练 习,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我国 的什么时期( ) A、春秋 B、战国 C、汉代 D、宋代 5、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6、火药发明于( ) A、春秋 B、战国 C、唐朝 D、宋朝 7、火药武器在战争中广泛

10、使用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元 D、明清,课 堂 练 习,、对四大发明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的传播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 B、指南针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及世界航海的发展。 C、四大发明都是在元朝或元朝以后传到欧洲的。 D、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面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C,课 堂 练 习,9.隋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洛阳 B长安 C安庆 D杭州 10.“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说的是( ) A长城 B故宫 C赵州桥 D卢沟桥 11.隋代大运河四部分按由南往北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邗沟、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 C

11、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12.赵州桥是一座由巨石块砌成的( ) A.双孔弧形桥 B吊索悬桥 C单孔弧形桥 D多孔石桥,A,C,D,C,课 堂 练 习,13.明朝建立后,重修长城主要防御的对象是( ) A.蒙古族和契丹族 B.大理和西夏 c.女真族和契丹族 D.蒙古族和女真族 14.整个故宫的主体色彩特征是( ) A.白墙青瓦 B.红墙黄瓦 c.黑墙白瓦 D.红墙绿瓦 15.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故宫 B.未央宫 C.阿房宫 D.凡尔赛宫,D,B,A,课 堂 练 习,16.明朝时最著名的医药学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

12、鹊 D.李时珍 17.至今仍被西方誉为“中药宝库”的药物学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内经 C.本草纲目 D.神农本草经 18.本草纲目的编著者是(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司马迁 19.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的( )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宋应星 D.曹雪芹 20.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D,C,B,C,D,课 堂 练 习,21.要了解明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 ) A.资治通鉴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22.下列关于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3、A.记载了古代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 B.介绍了造纸、纺织等的生产过程和技艺 C.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D.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23.资治通鉴记载的年代是( ) A.上起战国下至五代 B.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C.传说中的黄帝到五代 D.上起战国下至汉武帝 24.资治通鉴的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断代体,D,C,A,C,课 堂 练 习,25.下列有关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等 B.开工开物介绍了造纸、纺织等的生产过程和技术 C.法国人将天工开物科学地更名为中华帝

14、国的古今工业 D.天工开物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26.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C,B,课 堂 练 习,27.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高适 28.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 )。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李清照 29.在唐代,诗歌的成就和影响尤为突出的是( ) 高适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A. B. C. D. 30.下列人物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A. B. C. D.,A,B,C,D,课 堂 练 习,3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明朝文学的主流是诗词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专著 32.古典小说在我国哪一个朝代开始繁荣起来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3. 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34. 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 (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5.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课 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