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094646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官疾病的影像诊断,同济医科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周 义 成,第一节 眼和眼眶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一、概述 影像检查的目的: 异物,占位,先天异常,眶骨, 眶周病变,骨折,视N病变的病因,二、检查方法 平片 眶眼正位(柯氏位)显示眼眶 各部,额筛窦 眼眶侧位 眼眶斜位 视N孔,特殊检查:体层 造影检查 泪囊造影 眶造影 眶血管造影,血管造影(DSA) 眼眶CT 平扫 增强 眼眶MRI,三、正常X线、CT表现 平片 眶壁:蝶骨大,小翼 眼眶密度 钙化、视N孔,眶上裂, 眶下裂,DSA(A、V) 眼动脉 、眼上V,CT 眼球:眼,晶体,玻璃体 眼肌 视神经 眼眶壁 泪腺 眶内脂肪 泪囊 眶壁,四

2、、常见病X表现 眶内肿瘤 可分为 : (1)眶内 起于眶周 颅内入眶,良性: 血管瘤、神经鞘瘤、脑膜瘤、泪腺瘤、皮样囊肿、 恶性:恶性混合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瘤等。,X线表现: 眼眶增大 眶壁改变,疏松, 变形,破坏,增生 软组织密度增加 钙斑 眶上裂增大与破坏 视N孔扩大与破坏 眶周改变,CT:(首选) 眼球大小正常 眼内后部实质性肿块,单侧或双侧 肿块内多有斑点状钙化(95%) 肿瘤大时可引起眼球增大 可沿视神经向眶锥发展,或进入颅内 向前可穿破角膜或巩膜,进入眶内 增强:一般不行增强检查,如增强可有强化,良性: 血管瘤、神经鞘瘤、脑膜瘤、泪腺瘤、皮样囊肿、骨瘤等。,神经鞘瘤,脑膜瘤

3、,CT: 视N增粗,少数呈纺缍形 肿瘤多为结节状,边清, 呈等密度 有时肿瘤内可见点状钙化 增强,肿瘤可均匀强化, 视N不强化(轨道征象),海绵状血管瘤,恶性:恶性混合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瘤等。,MRI: 对钙化不如CT敏感 T1低信号灶 T2低、高混合灶 显示颅内累及优于CT,zyc: 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zyc: 黑色素瘤,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瘤,多来自肝、肺及乳腺Ca,多累及葡萄膜 C T:球内后腔不规则高密度肿块 沿眼球后壁走行 MRI:后腔肿块 信号变多样 DDX:同上,转移瘤,转移瘤,成人中最常见眼部恶性肿瘤,单眼发病 C T 表现: 眼内后腔肿块

4、,等或稍高密度 增强后肿块均匀强化 肿块内常无钙化,但可有出血,zyc: 眼黑色素瘤,(二)炎性假瘤:,可发生在肌锥内,多为单侧 CT:分为弥漫型、肿块型、泪腺型和肌炎型 弥漫型(单侧或双侧) a.球后间隙密度增高 b.眼外肌,视神经增粗 * c.眼环增厚,密度增加 d.泪腺增大 e.各结构边界模糊,肿块型 a.上述a-e的特征 b.可见边界清、密度均匀的肿块 DDX:眶内肿瘤,无上述a-e特点,泪腺型: a.双侧或单侧泪腺增大 b.边清呈半圆或扁平型 眼肌型: a.眼肌肥大,边不清 b.常累及直肌附着点 c.可同时泪腺增大,MRI: 单侧眶内,肌锥内肿块 边界模糊 眼肌、视N常受累增粗 肿块

5、MRI信号不均,T1、T2信号均低 眶尖肌肪信号消失(特点),血管畸形 CT:条状异常血管团 可有静脉石(钙化) 增强血管影,(三)眼格氏病,格氏病(Graves)和 眼型格氏病 (只有眼征而无甲状腺机能亢进者),CT: 眼外肌增粗,受累无顺利 可有视N增粗 眼环增厚,密度增高 泪腺弥漫性增大 球后间隙密度增高,边欠清 多为单侧,也可双侧 增强后可有不同强化,(四)眼外伤,眼内异物 X线检查眶内不透X线异物 目的: A、有无异物 B、位置 C、球内与球外, CT:A、点状高密度影 B、对不透X线或半透X线较平片好 C、可用手定位(球内、眶内、视N) 缺点:A、不能显示本层植物异物 B、异物被炎

6、性渗出,出血,肉芽 掩盖而漏诊 C、较大金属异物伪影多 MRI:少用,眼眶骨折 X线平片 A、骨折和移位,视N管骨折呈变形 B、眼眶积气,CT A、骨折线、骨片移位 B、眶骨内陷,或向凸骨折 C、局部出血,积气 MRI:对骨折不及CT敏感,但 对软组织损伤、骨膜下出血好。,晶体脱位:眼球破裂,晶体脱位 CT、MR示眼球变形 晶体可脱入前房,玻璃体内或 夹在瞳孔中央,视神经损伤 原发性损伤 骨折损伤 CT:A、视神经断离 B、视神经管骨折,骨膜下出血 C、CT无法示视N膜下出血等,MRI: A、可显示视N断裂,受压 B、鞘膜腔内出血 一 高信号 C、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二节 鼻 窦,一、概

7、述 骨+气体 自然对比好,适于X线检查,二、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平片 枕颏位:Waters位 鼻额位:柯氏位 侧位 眼眶斜位:即视N孔位,体层 正、侧位 造影检查 如上颌窦造影,三、正常X线表现 额窦 筛窦 上颌窦 蝶窦 鼻腔 观察要点:发育情况 透明度,密度 窦壁情况,粘膜厚度2mm 鼻腔,四、常见病X线诊断 鼻窦炎:化脓,变态反应性 X线表现: 窦腔透亮度改变 窦内积液,液气平 窦内粘膜增厚 骨质改变:吸收、模糊(急) 硬化(慢) 息肉和囊肿,鼻窦囊肿 粘液囊肿:窦口阻塞,粘液潴溜 X线表现: 窦腔密度增高 窦腔膨大 窦内骨隔消失 骨壁变薄,吸收,增生 病因X线征象:骨折、骨瘤等,粘膜下或

8、粘液腺囊肿 X线表现:二者X线不好区别 窦内见圆形或半圆青工致密影 骨壁完整 窦腔不扩大,含齿囊肿 X线表现: 圆形或半圆形致密影+牙冠在囊内,根尖囊肿 X线表现: 囊肿位于牙根部 根尖位于囊内,鼻窦肿瘤 骨 瘤:三型 X线表现: 致密骨型 均匀增白的肿块 松质骨型 内有骨小梁,周有薄骨皮质 混 合 型 密质骨+松质骨 肿块大小不等,呈圆或椭圆,大多呈分叶,边界清,肿瘤 恶性肿瘤,癌多于肉瘤,上颌窦多见 X线表现:窦腔密度增高 骨壁破坏:局限或广泛 附近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块,第三节 中耳与乳突,一、概述 中耳、乳突小房含有气体,有自然 对比,适于X线检查,用于慢性中耳炎, 胆脂瘤,先天畸形,肿

9、瘤诊断。,二、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平片) 双45度前后斜位(Mayer麦氏) 35度侧斜位(伦氏) 45度后前斜位(Stener斯氏) 眼眶正位,颅底轴位 特殊检查体层,三、正常X线表现,乳突分型:气化型 板障型 混合型 硬化型,四、中耳、乳突炎的X线、CT表现 急性乳突炎 乳突蜂房模糊不清,间隔骨质吸收, 小房均匀浓密 间隔破坏,小房融合,形成脓肿 不规则的较不透亮的腔隙 如发生在板障型乳突:乳突密度增加 骨破坏及死骨 - 乳突骨髓炎,慢性乳突炎 急性转变而来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小房内见增厚的粘膜 常合并有肉芽组织和胆脂瘤形成 可继发脑内感染,脑脓肿,胆脂瘤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10、为脱落上皮聚集而形成的团块,好发 于上鼓室,鼓室入口和鼓窦。,多发生于硬化型乳突 骨质破坏区,多呈圆形,边缘清楚 光滑,常有硬化 小胆脂瘤:上鼓室,入口扩大 大胆脂瘤:可致空腔骨壁破坏,可穿破 乙状窦前壁或外耳道后壁,(四)中耳癌(Ca of middle ear),中耳癌较小见、多为鳞癌,常累及颞骨、破坏迷路,浸入颅内。,中耳癌(Ca of middle ear),平片&CT 以鼓室为中心较大范围的骨质破坏: 外耳道,乳突,颞骨,乙状窦前壁,鼓室盖,耳窝 软组织肿块。,(五)先天畸形,中耳、外耳、内耳来自不同的胚胎始基、畸形可单独发生或合并存在。CT是先天畸形的首选。,先天畸形-CT,外耳-

11、闭锁(膜性、骨性) 中耳-中耳畸形鼓室小、听小骨小 内耳-内耳畸形见迷路消失或呈一致密块,(六)乳突骨折,多为线形骨折 听小骨脱位乳 突小房密度增高-渗出、出血 CSF耳漏,五、鼻咽与喉(略),鼻咽腔:前界-鼻中隔、后鼻孔 顶界-颅底+粘膜 后壁-C12软组织 两侧-咽侧壁(咽鼓管开口、咽隐 窝、圆枕),鼻咽癌,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 NPC ) 常见病 男多发 与EB V有关,鼻咽癌,X线 鼻咽部软组织肿块 鼻咽部气道变窄 咽壁呈不规则隆起 颅底骨质破坏,鼻咽癌,CT 鼻咽部软组织肿块 咽鼓管开口、咽隐窝闭塞、消失 鼻咽部气道变窄 咽壁呈不规则隆起、肿块、咽旁间隙变小、消失 颅底骨质破坏 颈部淋巴结转移,自学篇,六、 腮腺 七、颌面部 八、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问 答:,眼眶肿瘤的起源与X线表现? 乳突胆脂瘤的X线表现? 鼻窦炎的X线表现? 鼻窦囊肿的X线表现? 上颌窦Ca的X线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