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09051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分类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构成比例及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一般分类 产业性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生产要素(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定义 一般分类 产业发展周期(新兴产业、兴旺产业、停滞产业、衰退产业) 资源拥有和开发程度(资源型、资源加工型、加工型) 产业关系(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标准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

2、包含20个门类,97个大类,300多个种类和更多的小类。),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一般分类 功能分类 依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来分类 主导产业指区域中一个或几个在经济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其功能: 专业化生产能力强 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一般分类 功能分类 依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来分类 关联产业围绕和配合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部门。也称配套产业。该类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完全为主导产业服务。,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一般分类 功能分类 依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地

3、位来分类 基础产业除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以外的其他部门都称之为基础产业。包括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三大类。,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优势的适应性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完整性和分工性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适应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强 保证取得最佳的结构性效益,一评价标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依据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指数计算与比较,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二、评价分析方法,资源供给性指标这种资源泛指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

4、业部门。,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F-k资源供给弹性。 Skk资源供给能力增量。 Sk-k资源供给能力基础量。 Rk全部产业对k资源需求总增长量。Rk=Dj*Akj Dj第j产业最终产品的国内需求增量。 Akj-第j产业最终产品对k资源的完全消耗系数。 Rk需求基础。,二、评价分析方法,资源供给性指标这种资源泛指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当Fk=1时,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相适应 当Fk1时,说明K资源供给不足,应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Fk1时,说明K资源供给过剩,也应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Bi =0,生产能力与社会

5、需求完全适应 Bi 0,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求 Bi 0,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求,二、评价分析方法,需求生产收入弹性指标,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Ci=0,为调整的目标 Ci0,表明该产业为瓶颈产业 Ci0,应压缩生产 注意:只要di 0,表明该产业出现衰落,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结构效果指标 总产出增长量,当Er0时,说明新的投入结构所代表的产业结构,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获得更多的产出。Er越大,结构效果越好,G为产出;T为投入;O表示基年;t表示研究年,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结构效果指标,投入要素节约额,Es0说明新的产业结构比原结构消耗下降

6、。Es越大,结构效果越好,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产业结构效益指标,Se值上升,结构效益提高,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产业结构效益指标,结构影响指数指标,G大于1,结构效益高与对比区域,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SSM) 基本原理:该方法把区域或城市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所在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或城市的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7、 SSM) 基本原理 数学模型 Gi=Ni+Pi+Di Gi表示i区域(或城市)总的经济增量,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份额分量 Ni=( )et- et 其中:E表示全国的经济总量 e表示该区域(或城市)的经济总量 t代表基年 t+1表示研究年份,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份额分量N表示在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或城市的全国总量按比例分配的份额。计算结果如果与全国一致,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是区域或城市的发展与全国的发展速度完全一致,没有偏离; 是区域或城市个部门的发展速度不同步,同时存在着正偏离和负偏离,正好相互抵消而已

8、。所以需要进一步通过偏离分析,查明偏离量的大小和原因。,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j表示第j部门,j=1,2,n,结构偏离分量 Pi=,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结构偏离分量P(产业结构效应)是指区域(或城市)部门结构比重与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经济增长相对与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如果产业结构中发展速度快的兴旺部门所占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则区域或城市总的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则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 如果产业结构中发展缓慢的衰退部门所占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则区域或城市总的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则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二、评价

9、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 Di=e(t+1)-,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竞争力偏离分量D (区域份额效果)。假定区域所有部门与全国相同部门均按相同的比例增长,如果区域应该达到的增长量与区域实际达到的增长量偏离,那就是竞争力的差异造成的。,举例: 依据2000年与2008年全国与i和k区域的生产增长状况,编制出偏离-份额分析表,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i、 k区域各部门竞争力偏离分析表,上述分析结果: i区域在20002008年内,经济增长量G小于全国份额分量(168,178

10、),也就是说i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各区域的平均水平,未达到应该有的经济总量,而k区域情况相反,GkNk; i区域产业结构比k区域优越,因为i区域的结构偏离量为正42,而k区域为-12,也就是说i区域兴旺产业部门比重大,而k区域兴旺产业部门比重小;,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3.在20002008年期间, i区域的竞争力不强,k区域的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i区域重点应加强管理,更新设备,调整政策。K区域重点在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5.在应用SSM法分析时,如果产业部门划分的越细,结果就越可靠,对存在的问题诊断的越清楚。,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

11、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具有较高的区内增加值比重 Wij=(Gij/Gi)*100% Wij 15%,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较高的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 RIij=Rij / Ri=(Gij / Lij)/(Gi / Li) RIij2,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较高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VIij=Vij / Vi=(Gij / Kij)/(Gi / Ki) VIij 2,*综合经济效率指标 Eij= Rij * Vij =(Gij / Lij)* (Gij

12、/ Kij) 区内比较经济效率 EIij=Eij / Ei =(Rij * Vij)/ (Rj* Vi) EIij 2,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qij1,该产业是区域专门化产业 qij1,该产业不是区域专门化产业 专门化部门指的是一个地区内,直接或间接为外地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qij2为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注意:1、产品的产销平衡

13、状况 2、消费结构状况 3、劳动生产率水平,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由经济技术决定的各产业彼此之间的中间需求构成产业关联关系。 产业关联方式(赫希曼观点) 前向关联关系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系。,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方式(赫希曼观点) 后向关联关系通过需求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系。,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14、(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方式(赫希曼观点) 环向关联关系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产业链。,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方式 产业关联关系表示方法 利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分析,钱纳里和渡边经彦根据连锁效果对产业部门的分类,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关联度(产业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系数) 产业感应度系数 Ei1 Fj1,产业关联系数计算 LB(j) 1 LB(j) 1,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我国33个部门的直接关联效应系数和影

15、响力、感应度系数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四)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符合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阶段、收入弹性大、市场占有率高),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四)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五)主导产业选择时的基本准则,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五)主导产业选择时的基本准则

16、 必须以本地区发展目标为根本依据 必须充分考虑全国整体目标 区域内相对比较优势是最主要的依据 尽可能使地区限制性因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类型(1qij2) 前期退下来的地区主导产业 形成中的潜在主导产业 一般性地区专门化产业 标准 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但地区优势不够强的产业 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不具有较大的地区优势 具有区域内中等水平优势的产业 能充分利用区域内某种闲置资源的产业,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关联产业的选择 (前向、后向、侧向、特殊部门),汽车工业,环境改良,城市建设,服务革命和产业革命,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郊区化,公路建设,服务业,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