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30885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上饶市 2009-201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语文考试(说明:全卷共七大题,19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时,将 18 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格子里,919 题则分别在各题标示的答题处作答。)一、语言知识和运用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伶俜(p ng) 相勖(x) 潭柘(sh)寺 夙(s)兴夜寐B箜篌(h u) 激湍(tun) 琉璃榻(t) 义愤填膺(y ng)C踯(ch)躅 枕藉(ji) 褒(bo)禅山 流觞(shng)曲水D庐冢(zhng) 匏(po)樽 齐彭殇(shng) 方枘(n)圆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

2、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望 落寞 妖童媛女 安之若素 B肄业 袅娜 终南捷径 偃苗助长C班驳 幽僻 大笔如椽 蓊蓊郁郁 D诅咒 惊咤 越陌度阡 旁稽博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作者通过“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等语言刻画了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嘴脸。B这篇散文语言华丽,但作者缺少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因而没有什么深度,读者有隔岸观火之感,看的时候很是热闹,过后却一无所得。C据介绍,由著名影星王宝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创下了 2009 年央视收视率新高,它播出时致使万人空巷。D第 11 届全运会男篮决赛中,尽管山东队有巴特尔等老将坐镇

3、,但广东队在进攻中草木皆兵,多点开花,最终以大比分战胜了山东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作品没有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文风和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符合造成的。B根据迈克尔杰克逊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制作的纪念电影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于2009 年 10 月 28 日第一次在全球首映。C为了解电脑用户对垃圾邮件的态度以及垃圾邮件久禁不止的原因,我国反信息滥用工作组今年对全国范围内的电脑用户进行了一次调查。D给自己定位要有自知之明,因此当有两忌:一是不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二是不能妄自菲薄,自惭形秽,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4、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情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培育成诗,还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物,这就是景。 至于哪一类情胚借哪一类景媒表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习惯。中国诗歌常借兰以示高洁,借柳以示惜别,外国就不一定如此。诗经里用石表示动摇:“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今天则用石表示坚定,发生了变化。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A B C D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15 分,每小题 3 分)章大家行略 刘大櫆先大父侧室 ,姓章氏,明崇祯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年十八来归,逾年,生女子一人,不育。又十余年,而大父卒

5、。先大母钱氏,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大家生寒族,年少,又无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时吾父才八岁,童然在侧,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亦吾所荷也。 ”于是与大母同处四十余年,年八十一而卒。大家事大母尽礼,大母亦善遇之,终身无间言。櫆幼时,犹及事大母。值清夜,大母倚帘帷坐,櫆侍在侧,大母念往事,忽泪落。櫆见大母垂泪,问何故,大母叹曰:“予不幸,汝祖中道弃予,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 ”回首见章大家在室,因指谓櫆曰:“乃父幼孤,以养以诲,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汝年及长,则

6、必无忘章大家。 ”时虽稚昧,见言之哀,亦知从旁泣。大家自大父卒,遂丧明。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僮奴皆睡去,独大家煨炉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曰:“书若熟否?先生曾朴责否?”即应以书熟,未曾朴责,乃喜。大家垂白 ,吾家益贫,衣食不足以养,而大家之晚节更苦。呜呼!其可痛也夫。(选自续古文观止 ,略有删改)注大家,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称。行略:人的品行概略,是记叙死者生平的文体。先大父:对已故祖父的称呼。侧室:妾。垂白:头发将白,已近老年。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十八来归 归:回来 B家

7、人趣之使行 趣:催促C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 没:通“殁” ,去世 D即应声策杖扶壁行 策:拄着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大母亦善遇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启门,且执手问曰 不出,火且尽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逾年, (章氏)生女子一人 B见言之哀, (大家)亦知从旁泣C且执(櫆与伯兄、仲兄)手问曰 D即应(之)以书熟,未曾朴责9文章通过哪三件事刻画了章大姑的形象?答: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乃父幼孤,以养以诲,俾至成人,以

8、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译文: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3 分)读山海经 陶渊明精卫 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 可待!注精卫:传说中炎帝的女儿。游于东海,被溺死,化为鸟,总是衔西山木石,投到东海里,想把东海填平。刑天舞干戚:刑天,兽名。传说刑天与天帝争神,天帝砍断了他的头,他就以乳为眼,以脐为口,拿着盾牌、大斧继续战斗。化去不复悔:意即死后变为异物也不后悔。在昔心:过去的雄心壮志。讵:怎能。、 读山海经中的陶渊明和归园田居(其一) 中的陶渊明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3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

9、215 题。 (22 分)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迟子建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地仰面躺在我身旁空

10、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上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

11、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冬春之交的一天,是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赏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

12、?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

13、后印象。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在那个时刻,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

14、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月亮才美得夺目。4(选自 2009 年第 7 期都市文萃 ,有删改)12在文中,作者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月光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答: 1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进行赏析。 (6 分)答: 14月亮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说明。 ( 4 分)答: 15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写了月亮,但两者在选材和主题上有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 (6 分)答: 五、文学常识、名句名篇和名著阅读(10 分)16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7 分)(1 )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