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307056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文化观点论述刍议【发言稿】钟宗宪(辅仁大学中文系)一、前言 历来对于文化一词的定义颇多。过去倡议文化学最力的黄文山先生如此定义:文化是人类为生存的需求,在交互作用中,根据某种物质环境,由动作、思想、和创造产生出来的伟大的丛体或体系。 黃文山:文化學體系(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頁10。文化是以有机形态(organic morphologye)所构成的整体,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各个单元。 这种看似平等的定义概念,如果回归到中文语词的组合意义,文化一词显然是带有相当程度的价值判断于其中。以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来看,文是质的相对语词。文化意谓着雅化、文明化,而不同于俗性与原始性。换言之,文化

2、有着自我提升与社会驯化的意义;同时也有着沙文主义(chauvinism)的色彩。 令人质疑的是:从社会的整体构成视之,我们所认定的所谓文化,是否已经将同样属于社会整体里的俗性与原始性单元排斥在外?是否忽略了文化体系中所存在的差异性?二、问题的产生文化不应该只视为族群性(ethnicity)的表现,应该回归到自我的(self)、个别的(personal)主体。所谓的族群性,依门德尔型(Mendelian model)概念是一种先天血缘构成的团体性质;依拉马克型(Lamarckian model)概念则是经由后天的行为转变,构成一种共同、集体的认知。前者可以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民族;后者可以小至

3、三、五成群的团体,大至一个社群,甚至一种国家联盟。但是不容轻忽的是,上述这些族群,都是由单一个体所组合而成的。确实,文化的组成,有实象(物)的部分,也有抽象(心)的部分。或许,一个文化的概念,建立于共通的历史背景与地理条件,或是同一种族。因之以此为范畴,可以便于诠释、理解此一文化体系所反映出来的若干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有几个前提是经常被概括而视若无睹的: 第一,如果文化是由人所形成的,从来没有完全相同而可以被视为复制产生的人存在。换言之,至少个别的差异性,始终表现于文化体系之中。 第二,如果文化是由人所形成的,一个个体,哪怕是一个团体,都不会永远定格不变。人会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变

4、化。就算是盖棺论定,都只是一种理想,端视论述者的认知与态度。 第三,如果文化是由人所形成的,人的自觉成分与非自觉成分的比重,将影响文化体系的稳定性。从社会控制或习惯性的角度来看,非自觉的成分越高,则文化的稳定性越高;反之,则稳定性越低。第四,如果文化是由人所形成的,如果此一文化被视为稳定性较强的文化体系,是因为时代性的差异所延续下来的所谓固有传统,那么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历史发展中的自然继承?还是人为教育、控制之下的非自然继承?文化产物中,非自然实象的出现,是人发自抽象反应所造成。包括文字、图画、雕塑,乃至于建筑,皆是如此。即令是社会制度、生活方式,超越原始生态的动力,也是出自人的抽象反应。感性

5、与理性的冲突与和谐,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使文化始终存在着变化与发展的可能。三、异文化论述的必然 以异文化观点所进行的论述无所不在。异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与认同差异(identity difference)。 即使异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本文化、同文化而来,但是本文化与同文化仍然是由众多的异文化所构成:每一个体都是文化体系的组成单元,而任一个体都有认知与行为的差异。同者多而异者少,形成一种具有较大普遍性、类同性的文化氛围,或称之为文化环境,以此论此,通常以本文化、同文化论述视之;反之,异者多而同者少,以此论彼或以彼论此,则谓之为异文化论

6、述。 回归上述四个前提。以今论今,有哪一种论述可以涵盖目前现有文化的整体表现?或许现代社会中所谓的次文化现象,可以归之为异文化的讨论范畴里。然而,如果这样以今论今都尚且不可能,那么以今论古又如何可能?或者该如何想象未来之人怎样论述今天的现有文化? 以今论古,时间性的异文化认知鸿沟无法跨越,环境研究、背景研究无法完全观照到个人差异的问题;而试图去复原某一个人特质、情性,除了从具体的行为推敲之外,心意的变化几不可求。人连自己都无法了解,如何了解他人? 事实上,一个人就是一个文化体。个人自觉与文化稳定是否会造成冲突?呼应第二前提:人会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变化,那么以我论我之类的论述,包括文

7、学,往往源自于个人自觉与文化稳定之间的冲突;以我论他的比较,或向往,或鄙夷,都会在个人自觉与文化稳定中产生差异性的刺激。 扩而思之,文化传播的背景,有其本因与动因。传播是一种文化体系的流动现象,凡是传播活动,必然发生内容的变动。不与异文化接触,或是个人异于文化体系的自觉不彰显,则文化体系的停滞性应该会胜于发展性。反之,即使个人自觉被掩盖,但是区域性异文化传播仍是难以避免,如此则相斥反弹或融合统一的趋势,会造成动荡现象,使文化体系的变动性会优于停滞性。 综合来看,当我们将个人独立的可能截然划分于文化体系的整体之外,当我们只重视贵族的、知识分子的,或者是民间的、民俗的,而忽略了文化体系本身的复杂性

8、与流动性,而侈言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时,是充满盲点与自大的。有趣的情况是:异文化现象通常只被用来说明国族文化或区域文化的差异,而不被运用于我们所谓的本文化或同文化之中。以中国文化而言,民间文化相对于贵族文化或知识分子文化,就是异文化;现代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就是异文化;个人的特立独行相对于当时的文化环境,也是异文化。(或者视之为次文化?但是次文化牵涉到主文化的认定,又往往受到论述者的视角与观点的影响。) 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异文化现象的产生即是刺激文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所以面对异文化存在的态度,无论是放任的或限制的,都应该加以正视。除非以政治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包括学术的力量强迫文化维持停滞

9、不动的状况。但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文化是不可能始终停滞不动的。 当论述者进行文化论述的同时,其基本立足点已经是站在异文化的角度在从事。人类学者为少数民族或边缘民族建构民族志,固然是异文化论述;即便今天我们建构古代文学史,乃至于现当代文学史,也还是异文化论述。文学批评、经典诠释也同样如此。所以,异文化的论述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所有真实,都只是曾经,而不必然能够复原。四、人文学科的定位人文学术的精神所系,是肯定人的存在,肯定人的多种可能。人并非上帝所制造的机器,而是永远会有不同于现实文化、或者称之为主文化的异端的出现与存在。所谓的现代学术观念,对于人文科学的论述而言,事实上并不公平。现代学术以自然科

10、学或理工科学为主导,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某些层面,尤其是从实象、物象的层面来看,这样的看法并无太大问题。但是过度讲究量化或科学性的质化研究,却造成人文科学只能往实证的、或经验的方向倾斜。这无疑是对于人文科学的一种误解与歧视。这样的态度,影响最巨的是文学的研究。虽然文学研究确实具备客观的语言形式条件,但是却也是具备了主观情感表达、诠释等性质。而客观的语言形式,其产生的创造因素,维系于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感性的、仰赖体悟的知解性对话。对话的形成,无论是称之为神思、灵感,或者是所谓的渲染与共鸣,都不在于纯然科学性的客观态度。相反地,主要在于个体主观意念下的投入与认同。再极端一点的说,是在于客体与

11、主体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混同作用。混同,出自于现实的理解,也出自于心灵的不确定状态;出自于过往的记忆,而记忆来自于一厢情愿的认知。换言之,文学不必出自真实的历史,也不必被特定现实的背景所圈限。记忆是否真实?黄应贵先生说:我们可发现不同文化不仅选择不同的记忆载体再现其历史,构筑出的历史更依赖其观念架构有选择地记忆或遗忘,这些选择便关系到其文化特性。 黃應貴:人類學的視野(台北:學群出版公司,2006)頁78。历史的书写,是记忆的依据,也是记忆的再现。然而记忆却是经过选择的,可以推翻、遗忘,再重新建构的。历史未必就是真实,如同记忆的内容未必曾经发生。人文学术论述的基础,在于文化记忆与价值的认同。因记

12、忆而信以为真,因价值而趋于现实。不可否认的,人文理论经常性的被科学成果所挑战;或者说,每一时代的科学认知,往往影响到人文知识的发展。这是由于人文学术论述试图符合物理的真实,偏偏又无法实证或经验真实;而自认为是经过实证或经验的真实,往往在最后发现并非真实。如果说,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有实用性与圆满性的价值,那么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实用性,在于认同之后的实践;其圆满性,则在于藉由自圆其说、自成体系,来争取他人的认同,使之趋于实用。人文学科只有逻辑上的真伪,而真实是无法深究的。五、异文化观点论述的具体现象说明 (一)以今论古的文化继承与时间性异文化的鸿沟 (二)以我论他的文化差异与集体性、区域性文化传播的融合 (三)民俗差异存在的现实与文化体系形成的关系 (四)文化流变性与停滞性的相关问题 六、异文化观点的理论系统 (一)文化单元的层次性理解 (二)论述系统的形成与构建 (三)以相关基础理论的比较 (四)局限与弊端七、结语:如何面对非物质的文化产物 非物质文化研究的终极目标绝不是在于保护或保存,更不在于登记在案,即使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道手续、一种过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