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3069256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60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5.2伶官传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伶官传序,唐宋之间曾经有数个小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交替出现,如同昙花一现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们本如流星一般在夜空划过,再也不见踪迹,但事隔多年,人们还要旧事重提,将那段尘封的往事昭然于天下,试图从中寻出历史兴替的原因,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发动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

2、导致朝廷军队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一百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辨活用,4.分古今,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明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盛以锦囊 介宾短语后置句 (3)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省略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6.积名句 (1)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3、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开篇立论,提纲挈领 译文:唉!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点评:此处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慨。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来谈,因此这几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点评:结尾以问句结束,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

4、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岂独伶人也哉”是省略句,应为“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作者连用“也”“哉”,用“也”表示极其肯定,用“哉”表示可叹可惜之意,又表示反问,以发人深思。这句话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本文中记叙和议论是如何密切结合的? 提示:文章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晋王三矢”的故事叙述相当充分,笔势则比

5、较平缓;等到举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用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落,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提示: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

6、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的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抑扬顿挫 文字精当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一文的序。伶官传记叙了后唐

7、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文叙事,后文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究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

8、。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 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幸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这又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可谓壮哉!”“何其衰也!”这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明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实的鲜明态度。接着又用“岂欤”“抑欤”反诘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的说理性,文章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