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家乡的文化历史调查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30691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家乡的文化历史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家乡的文化历史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家乡的文化历史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家乡的文化历史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家乡的文化历史调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乡调查报告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刘玉强 学号:20114651107 调查地点:甘肃省张掖市尽管我的祖籍在天津,但我可是地道的甘肃人,是张掖人。这是我第一次从外地回来看张掖,别有风味。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 121 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 张中国之掖(腋) ”之意而得名。张掖地区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及张掖市,总面积 4.1 万平公里,总人口 117 万我们张掖的风景名胜就连老外都仰慕,就让我带您一同去旅游吧:西来寺;西来寺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寺寺巷。是张掖市佛教协会

2、所在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中有殒石一块(旧称落星石)斗大、椭圆形。寺院中原有木刻像 5 尊,塑像 32 尊,在塑像中有 32臂的佛像一尊。佛教有显密二宗,张掖各寺院多属显宗,唯西来寺为密宗。木塔寺;原名万寿寺,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为张掖中学校园。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一些,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 “释迦涅 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木塔高32.8 米,八个面,共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轻风拂过,铃声悠扬,如听梵香, “木塔疏钟”即为古甘州八景之一。塔主体为木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建造,塔身

3、内壁空心砖砌,每层都有门窗、楼板、回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横额。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差斗拱、大梁立柱连结,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我就是听着木塔上的领声长大的 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 年) 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 32 米,高 9 米,基座至楼顶 30 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 ,西为“玉关晓月” ,南为“祁连睛雪” ,北为“居延古牧” ,意为东迎金城春雨,西送

4、玉关晓月,南眺祁连雪峰,北望居延牧场,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心地带。现鼓楼东南角悬唐钟一口,系为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钟高 1.3 米,口径 1.15 米,重 600 公斤。钟身饰有飞天及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图案。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登楼一览,全城尽收眼底,四野空旷辽远,思古幽情,怀远之念,汇于市声。甘州古塔;现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 木塔是楼阁式塔。塔,建立在大佛寺内,是覆钵式的塔,亦称喇嘛塔。覆钵还保存了坟冢的形式。这种类型的塔,张掖修建的很多,如东门外的奇峰镇定塔,北门外白塔寺的水塔,南门外崇庆寺的火塔,安阳高寺的吉祥塔等等,都是为高僧、和尚、喇嘛们死后的遗体火葬

5、而建的塔,所以人们称和尚坟。这种塔的特殊艺术风格,是把密檐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实体,成为实心塔,人们不能登临塔顶。塔的下部增加了一个高大的须弥座,座上雕饰富丽的佛像、菩萨、伎乐,以及狮象等物像图案。张掖古塔中,只有大佛寺金塔殿上的金塔是亭阁式单层方形塔,塔身内设直安置佛像。由于楼阁式塔,虽然雄伟高大,但工程华费浩大,只有帝王和达官富豪才能兴建,平民百姓无能为力。因此在古代建筑中覆钵式塔普遍兴起,楼阁式塔逐渐衰落,所以张掖的众多古塔是覆钵式的喇嘛塔。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部,以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而有名。大佛殿内有身长约三十五米的释迦牟尼涅盘像,故又名“卧佛寺” ,为张掖一大胜景。1996 年

6、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建筑 20 余座,占地 3 万余平方米。该寺也为全国现存唯一的西夏党项族佛教大寺院,是当时陇西最著名的佛教寺院,鼎盛时期僧众最多时达一万多人。大佛寺是中国西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佛教博物馆。诸葛楼:座落于张掖青年西街。始建于何时无考。整个庙宇建筑别致,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三间大殿,四面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诸葛楼建于土墩上,木构歇山脊顶,高楼冲凌霄汉,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风格。殿内正面是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执羽扇,庄重严肃,雍容尔雅。左右琴童,分奉琴剑。匾额上分别题:“澹泊明志” 、“宁静致远” 。另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7、 ,是杜甫在蜀相中写到 的也是对诸葛亮的最好概括和赞颂。四善桥座落在张掖城北门外。按四善财、官、丁、寿取义,清嘉庆初年提督苏宁河建造。是护城河(亦称城壕)上 的一座下有青石构筑底座,上有牌楼的石孔拱桥,甚为壮观。这座桥有石雕,上刻龙虎互相搏斗、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菊竹等图案。这些浮雕均衡相称,刀工粗放,线条苍劲,雕刻精美,形象逼真,是张掖独有的一座石木结构桥。在牌楼上高挂“四善桥”三个遒劲潇洒的大字匾额,还有一副对联:“桥头看月色如画;田畔听水流有声” 。赫然入目。每年夏季, 游人过桥小憩,目观乡景,别有一番情趣。东山寺和西武当;东山寺位天张掖城东三十余华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

8、。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维护殿堂的安全。 殿堂雕梁画栋,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殿顶上“二龙戏珠” 、 “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别致。门额上书写“灵宫殿”三字,俗称“黑虎殿” 。朝山拜佛者至此停车歇马,步入只能容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约走五六华里,豁然开朗,在两山峭壁之间,一股悠悠溪水,穿密林,破乱石,从绝幽奇境中夺路而出,直奔两山峡口外的“灵官殿” ,淌入石缝, 变成暗流。仰望主峰有大小寺庙一、二十座,大多是明清时代的道教官观。主蜂之北叫南寺,主蜂之南叫北寺。北寺最高处是“真武阁” ;殿堂建筑玲珑剔透,画栋雕梁,飞檐耸背,傍山而筑,层层递升,雄伟壮观。这里塑有道教教主

9、李老君的巨型造像,慈眉善眼,神态安祥。南寺楼阁层迭,多在山间。朝日初上,烟霞掩映,宛如蓬莱仙境。 东山寺从山脚到山顶,移步有花,仰首见树,回荡着一支绿色的韵律。 西武当位于张掖城西七十多华里的祁连山中,它也景色秀丽,梵宇林立,风景宜人。过龙首堡,沿着山脚向西南行,有一古曲阁楼式宫观,名叫“景罗宫” 。殿周烟气袅袅,钟声阵阵,声调悠扬。依山势分建各种寺庙。通往主峰中间有三个崖级当道,人们称为天门黑水国古城,民间亦称甘州老城,距今有 4000 多年的历史。黑水国遗址位于甘州城区西北 12.5 公里处,南北长 15 公里,东西长 10 公里,是集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屯庄、古墓葬为一体的

10、庞大的甘州“历史古籍” ,也是集古代人文风光、沙丘、湖泊、芦荡、湿地为一体的河西“特色画册” ,在考古界有“河西文物宝地”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西汉以前匈奴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因在黑水滨,故称“黑水国。黑水国古城遗址分南北两城,相距约 3 公里。南城位于距国道 312 线南 1 公里处,东西长 258 米,南北宽 226 米,总面积 5.8 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多为明代所筑。城内建筑遗址密集,散存有大量汉代砖块,遗址内发现的壁画有西游记 、 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古城为丝绸之路上的商旅迎来了黎明,送走了夕阳。甘州之景,绝对让你流连往返。晚上你可以伴着西下的暖阳去张掖广场走走

11、也可以去鼓楼附近的小吃城 张掖的特色小吃很多 臊面 小饭 搓鱼子 八宝醪糟 灰豆汤 梗粉 我最怀念的还是面筋 牛肉面 虽然牛肉面是兰州的特色 但我们张掖的牛肉面也很棒哦尽管我的家乡位于西北,但水资源可是相当丰富,这要归功于宏伟的祁连山。她造就了家乡的独特景观-湿地。家乡的湿地有两大类 4 个类型 13 个类别,总面积为 210420.42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02%。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高山湿地、灌丛湿地、内陆盐沼 9 个类别,人工湿地包括池塘、灌溉渠系及稻田、蓄水区、盐田 4 个类别。黑河又名弱水,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黑河流域地域辽阔,森林、草原、冰川、河流、水域分布广泛,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高等植物有 84 科 399 属 1044 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星叶草、冬虫夏草等,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的有肉苁蓉、蒙古扁桃、桃儿七、裸果木等。陆栖动物有 229 种,占全省陆栖动物 659 种的 24.78%,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藏野驴、雪豹、野牦牛、白唇鹿、马麝、黑鹳、遗鸥等 16 种,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马鹿、盘羊、岩羊、草原雕、蓝马鸡、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 44 种。欢迎各位到我的家乡来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