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3054114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毕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15页单位代码 10006 学 号 15988801234 分类号 密 级 毕业设计(论文)网上办公系统分析 学习中心名称北航校本部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2017年 8 月 20 日网上办公系统分析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然这也影响到各企业的一些办公工作。现代办公方式的运行和操作使得管理信息量相当之大而且繁杂,人工管理时效性差,还易于出错。因此让企业内部员工用计算网络行办公,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对员工信息的管理就成为非常必要和具重要意义的事情网上办公系统主要就是为了方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工作上的协作和交流,

2、提高工作效率,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完成最多的工作,令企业朝“现代化”、“无纸化”办公的方向发展。ASP.net技术的出现和发给曾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带来了全新的动态效果,使其具有更加灵活和方便的交互性特征,在Internet中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检索越来越容易。正因为如此,ASP.net迅速被广大网络设计和开发人员所接受,成为它们在Windows环境下首选的网站开发和编程技术。所以在开发此系统的过程中,ASP.net为首选技术本系统可以实现用户对公共信息的浏览,记录个人通讯录、日程安排,收发邮件和网上在线交流。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技术,网上办公系统 目 录1 绪论31.1 课题的背景31.2 目的

3、和意义31.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42需求分析52.1可行性分析52.1.1经济可行性52.1.2技术上的可行性52.1.3管理可行性62.2开发平台和技术简介62.2.1IIS简介62.2.2 ASP.net简介82.3开发环境102.4 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13系统分析123.1公司新闻类图123.2权限管理类图123.3办公用品类图123.4网上办公类图123.5员工管理类图134前景展望14结论15参考文献161 绪论1.1 课题的背景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我国的OA软件业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的发

4、展,从最初的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可提供面向企业级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软件。可以说第一代办公自动化只是以数据为处理中心,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虽然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方式向比特方式的飞跃,但信息仍然是高度孤立的。第二代才可以称得上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以工作流为中心。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到随后的群件(GROUPWARE)技术的发展使得办公自动化也发生质的飞跃。分布式组件技术、三层计算模式、INTERNET技术、多媒体技术、基于工作流的分布式应用、LOTUS NOTES

5、、MICROSOFT EXCHANGE等群件平台出现使得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非结构化文档的处理、全文检索、工作流管理这些重要的OA功能,并且使软件的柔性构造功能将不断加强,工作流是这种办公自动化的最重要的表现。这种方式以E-MAIL、文档数据库管理、公共信息、数据备份、个人助理、交流中心等技术作支撑,彻底打破了早期办公自动化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信息大陆”,实现了对文档、会议等等的自动化管理。1.2 目的和意义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基于先进的电子邮件和工作流技术,综合大量用户的需求,利用用户现有的网络通讯基础及先进的网络应用平台,以电子处理的方式协调组织各个部门、机构和员工之间的日常和业务工作,为

6、业务人员提供现代化的日常办公条件及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文书档案管理自动化和办公事务处理自动化,以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并为领导办公提供强大的支持;同时通过INTERNET加强企业与外部的联系,最终实现“无纸”办公,并且实现了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另外,通过运行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规范组织各部门和员工的业务处理行为,减少群体工作的不协调,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1.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为用户体现完美的系统性能,就必须以应用为核心,以实用、易用、好用三大主线为出发点,有一个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合理选择数据结构、网络结构、操作系统以及开发环境,构成一个完善的网络体系结构,全面

7、兼顾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办公系统的优势。2需求分析要实现一个软件系统,这样才能令设计出的软件满足用户的各项功能。下面就对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进行需求分析。2.1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2.1.1经济可行性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本系统开发经费在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并且本系统实施后可以显著提

8、高工作效率,节省开支。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2.1.2技术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等。该管理系统采用了BROWSER/SERVER模式进行开发。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紧密的结合了INTERNET/INTRANET技术,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它把应用系统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数据库服务器SQL数据库,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许多高级管理功能。它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硬件方面,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

9、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其硬件平台完全能满足此系统的需要。 2.1.3管理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素质已逐步提高,不论是对于电脑系统的基本操作还是对于系统的维护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配置专业的电脑维护人员来维护电脑,不必担心电脑故障问题。此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可行,并且投入少、见效快。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2.2开发平台和技术简介该系统在MICROSOFT 2000 环境中开发采用了目前非常流行的BROWSER /SERVER三层结构软件构造技术,前台页面系统采用ASP.NET开发,后台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0

10、作为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了C#语言)。 2.2.1IIS简介IIS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缩写,它是微软公司主推的服务器,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2003里面包含的IIS 6,IIS与WINDOW NT SERVER 完全集成在一起,因而用户能够利用WINDOWS NT SERVER和NTFS(NT FILE SYSTEM,NT的文件系统)内置的安全特性,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TERNET和INTRANET站点。IIS支持ISAPI,使用ISAPI可以扩展服务器功能,而使用ISAPI过滤器可以预先处理和事后处理储存在IIS上的数据NET是MICROSOF

11、T.NET的一部分,作为战略产品,不仅仅是 ACTIVE SERVER PAGE (ASP) 的下一个版本;它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WEB 开发模型,其中包括开发人员生成企业级 WEB 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服务。ASP.NET 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与 ASP 兼容,同时它还提供一种新的编程模型和结构,可生成伸缩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应用程序,并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可以通过在现有 ASP 应用程序中逐渐添加 ASP.NET 功能,随时增强ASP 应用程序的功能。ASP.NET 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 的环境,可以用任何与NET 兼容的语言(包括 VISUAL BASIC .NET、C# 和 SCRIPT

12、S .NET.)创作应用程序。另外,任何 ASP.NET 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NET FRAMEWORK。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等。 ASP.NET 可以无缝地与WYSIWYG HTML 编辑器和其他编程工具(包括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一起工作。这不仅使得 WEB 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必须提供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 WEB 页的GUI 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 微软为ASP.NET设计了这样一些策略:易于写出结构清晰的代码、代码易于重用和共享、可用编

13、译类语言编写等等,目的是让程序员更容易开发出WEB应用,满足计算向WEB转移的战略需要。 ASP.NET的新性能ASP.NET提供了稳定的性能、优秀的升级性、更快速的开发、更简便的管理、全新的语言以及网络服务。贯穿整个ASP.NET的主题就是系统帮用户做了大部分不重要的琐碎的工作。 (1)全新的构造 新的ASP.NET引入受管代码(MANAGED CODE)这样一个全新概念,横贯整个视窗开发平台。受管代码在NGWS RUNTIME下运行,而NGWS RUNTIME是一个时间运行环境,它管理代码的执行,使程序设计更为简便。 (2)高效率对于一个程序速度是一件非常令人渴望的东西。一旦代码开始工作,

14、接下来你就得尽可能地让它运作得快些再快些。在ASP中你只有尽可能精简你的代码,以至于不得不将它们移植到一个仅有很少一点性能的部件中。而现在,ASP.NET会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 (3)易控制 在ASP.NET里:你将会拥有一个“DATA-BOUNDS” (数据约束),这意味着它会与数据源连接,并会自动装入数据,使控制工作简单易行。 (4)语言支持ASP.net支持多种语言支持编译类语言,支持比如VB、VC+、C#等,它比这些编译类语言运行速度快,更适合编写大型应用。 (5)更好的升级能力快速发展的分布式应用也需要更快速、更模块化、更易操作、更多平台支持和重复利用性更强的开发,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

15、适应不同的系统,网络应用和网站需要提供一种更加强大的可升级的服务。ASP.NET能够适应上面的要求。 (2)让你的生活更简单对于今天的WEB程序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不断变化的浏览器兼容性以及它们不断升级的复杂性。在保证页面能在所有浏览器下工作的同时,又得尽量使用每个浏览器的最新属性来建立更具交互性的页面,这简直就是一场恶梦。更加可怕的是,需要对不同的用户设备建立不同的网页。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动态地对不同的用户生成不同的输出,或者就是对不同的用户写多个页面。大多数开发者都会选择第一种方法。但是,这就意味着用户的每次点击都会让服务器判断应该向用户显示什么。而通过ASP.NET,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服务控制的概念,它封装了一些普通的任务,提供了一种清晰的编程模块,有助于管理和处理不同的用户类型。 简单地说,ASP.NET把这些过程自动化了。2.2.2 ASP.net简介ASP.NET是MICROSOFT.NET的一部分,作为战略产品,不仅仅是 A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