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30433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己亥岁感事唐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注】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润州二首(其一)杜牧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短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1)诗的首句中“千里秋”三字用语奇绝,请赏析其妙处。(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

2、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2(1)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徒”“ 漫”二字对此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

3、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楚客: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 简要分析诗的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尾联中的“ 坐待成林日” ,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

4、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注】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金陵: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1) 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 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简要赏析这一联。(2) 诗歌的前三联极写夜宴之华丽,尾联却用了一个“ 愁”字,这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3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

5、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1) 这首词上阕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作具体分析。(2) 有人认为“

6、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词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词人沉重的忧伤。你怎么看?为什么?请联系全词加以说明。4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 十二鬟。可惜不当 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注】黄庭坚于绍圣二年(1095)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1098) 再徙戎州 (今四川宜宾) ,至元符三年(1100)放还,先后在蜀六年。滟预关:滟滪滩。湘娥: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成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1)前一首诗

7、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的“ 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你如何理解这一“ 笑” ?请作简要赏析。(2)后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明汤胤绩燕垒雏空日正长,外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注】燕垒:燕窠。雏空:谓乳燕已经长成,飞离燕窠。鱼梁:鱼床。懒衣裳:谓时已天暖,无须多添衣裳。(1)古人作诗填词,常常一字见新,全篇为之生色。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 拥”字的妙处。(2)词作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5金元

8、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赏析。(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以怎样的哲理启示?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泊江州明陶安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注】江州即今江西九江,陶安是元末明初诗人。(1)“一点远帆如白鸟” 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怎么看?(2)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

9、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赏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浣溪沙6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注】山枕:枕头。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1)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4 分)(2)评者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趣”,请简要分析。(4 分)14、阅读下面这首

10、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 (4 分)(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1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忿:不满,恼怒。(1)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一

11、幅什么样的画面?(4 分)7(2)请结合全诗,分析末两句蕴含的思想感情。(4 分)16、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普天乐 张养浩楚离骚 ,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4 分)(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 分)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 (2)两个小题。 (8 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

12、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 分)(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4 分)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8 分)野 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本诗第一句“峭寒催换木棉裘”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8(2)诗中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 (6 分)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鲁山山行 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

13、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2)本诗收束蕴藉有味,为诗家青睐,请稍加点评。 (4 分)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书边事 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注: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1)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分)(2)从全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4 分)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8 分)关

14、河令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 分)9(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 分)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望 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联中的“钟”与 “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 分)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 (4 分)2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送杜十四之江南

15、 唐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注释】: 荆:是今天湖北省。 吴:是今天江浙一带。(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3 分)(2)“ 春 江 正 渺 茫 ”与 “征 帆 何 处 泊 ”形 成 强 烈 的 对 比 , 突 出 表 达 了 作 者 怎 样 的 情 感 ? (4分 )2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注释】打柴为“樵” ,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 分)10(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 (3 分)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 分)灞上秋居 马戴灞原 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1)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4 分)(2)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4 分)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