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3039978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 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 0.9Mt/a 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 采煤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是针对某一矿井的原始条件,由指导老师 根据不同的煤层数目和井田范围,确定若干个题目,每个学生一道题目,独立完成 整个矿井设计。 一般情况下,每个教师指导 7-8 名学生,每个指导老师选定一个实际生产的矿 井作为选题的依据。 矿井初步设计包括文字说明书和五张图纸,设计采用 CAD 软件。 二、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老师编写。 毕业设

2、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题目、设计矿井井型、设计矿井的地质资料、煤 层底板等高线图、地层柱状图、地形图等。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第一章:井田概括及地质特征 第 1 页 第二章:井田境界及储量 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服务年限 第四章:矿井开拓 第五章:巷道布置 第六章:采煤方法 第七章:矿井运输 第八章:矿井提升 第九章:矿井通风 第十章:环境保护及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上、下册),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编写 组编写,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 版社出版,2005; 3煤矿安全规程,煤

3、炭工业部编写,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 4煤矿开采学(修订本),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9; 5井巷工程简明教程,鹿守敏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 6矿井通风,黄元平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 7 煤炭井巷工程综合预算定额(统一基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煤 炭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 8采煤概论,焦作矿业学院等院校编,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1986; 9矿井提升设备,中国矿业学院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1980; 10煤矿生产经营费指标汇编(第十八分册),山西矿业学院科技情报资料 室翻印,1985; 专业班级 采矿工程 2011 级 形

4、式 函授 层次 学生姓名 要求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日期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主任委员签名 日期 第 2 页 注:1.任务书一式两份,指导老师及学生各一份。 2.必要时另加附页。 目 录 前前 言言1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井田概况及地地质特征质特征4 第一节 井田概况.4 第二节 地质特征.6 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境界井田境界及及资源资源/储量储量.21 第三章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及服务年限.26 第四章第四章 矿井矿井开开拓拓.27 第五章第五章 井巷井巷布布置置.37 第一节 井筒 37 第二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42 第六章第六章 采采煤煤方法方法.44 第七章第七章

5、矿井矿井运运输输.54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54 第二节 矿井车辆配备 .56 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 .57 第八章第八章 矿井提矿井提升升.65 第九章第九章 矿井矿井通通风风.88 第十章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经环境保护与经济济技术指标技术指标.92 第一节 环境概述.92 第二节 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94 第三节 地表塌陷治理100 第四节 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 101 第五节 经济技术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102 第六节 建设项目资金概算103 第七节 生产成本.105 第八节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05 参考文参考文献献109 致致 谢谢110 第 3 页 前 言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

6、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山西省煤矿企 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138 号文关于临汾市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等 3 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对周 边 4 座小矿井及新增资源区实施兼并重组资源整合,重组后企业核准名称为山 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2010 年 1 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批准开采 2-10 号煤层,生产规模 0.9Mt/a,井田面积 6.91km2。 一、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依据 1.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 2.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 1

7、138 号文关于临汾市山西乡宁天和煤业有限公司等 3 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 合方案的批复; 3.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1116 号文关于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等 16 处矿井调整变更方案的批复; 4.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5. 晋煤规发【2011】138 号关于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矿 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6.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历年来矿井瓦斯涌出量鉴定报告; 7. 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有关的技术政策、设计规范、安全规程及技 术规定。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

8、动力,认真贯彻执行国 家有关煤炭建设的方针政策,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方 针,结合本矿资源条件和优势,运用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积极采用先进适用 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根据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全面策划, 综合考虑,实现系统创新。按照系统配套,整体协调的总要求,贯彻生产高度 集中化、开拓开采系统简单化、采掘高产高效综机化、煤流胶带输送机化、辅 助运输单一化、主要设备集控自动化、监控管理信息化、地面布置合理化和技 术经济合理化的技术原则,把天合矿井建设成为高产高效、安全可靠的国内一 第 4 页 流现代化大型矿井。 主要技术原则 1. 结合地面、井下条件,优化井田开拓部署

9、和地面工业场地的设置。 2. 采煤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 3.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4. 机修主要考虑日常维修。 5. 矿井工业场地联合布置,统筹考虑生产、生活服务。 6. 多用荒山,少占良田。 7.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三、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生产能力: 0.9Mt/a, 矿井服务年限: 15.1a, 2.井巷工程量: 10848.00m/146141.85m3, 其中:煤巷/占总量: 8021m/73.9%, 掘进率: 120.5m/万 t; 3.工业建筑新增总面积/总体积: 17662.3 m2/103711.6m3; 4.行政福利建

10、筑总面积/体积: 8900.96 m2/31716.89m3 5.矿井总占地面积: 20.15hm2; 其中:工业场地占地面积: 6.35hm2, 围墙内工业场地用地面积: 5.128hm2, 风井场地占地面积: 0.80hm2, 6.建设工期: 17 个月; 7.矿井在籍人数: 484 人; 8.生产工人效率: 9.2t/工; 原煤生产工人效率 8.5t/工; 9.矿井建设项目总资金: 56040.88 万元,吨煤投资:622.68 元/t, 其中:静态投资: 51790.53 万元,吨煤投资:575.45 元/t, 10.税后内部收益率(税后): 21.00%; 11.税后投资回收期(税后

11、): 5.53a; 12.投资利润率: 16.89%; 13.投资利税率: 24.03%; 14.借款偿还期: 4.90a。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第 5 页 1.本矿井参加兼并重组整合的煤矿 4 座,这 4 座煤矿为 2006 年多个小煤窑 资源整合而来,几经整合更换业主,煤矿原始状况,特别是井下开采现状,资 料缺失较多,虽经地质部门搜集整理、调查了解,但由于年代久远,人员变化 较大,资料缺失严重,要彻底查明井下开采现状,老巷、老空分布情况难度较 大。这将给矿井建设和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建议矿井建设前采用综合勘探手段, 生产期间加强预测预报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生产建设安全。 2.井田内施

12、工钻孔年代跨度大,封孔情况及封孔质量不详。报废井筒个数、 位置、处理方式等不明,这些有可能沟通上下含水层、地表水或者采空区、老 空区积水,集气。建议矿井建设前进行一次普查调研,查明封孔质量不合格的 钻孔及未处理的井筒,采取措施,防治事故发生。 3.本井田勘探报告采用的瓦斯鉴定资料为整合前个别矿井近年来瓦斯鉴定 结果,由于采煤方法、通风条件不同,其鉴定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整合后矿井瓦 斯情况。 第 6 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乡宁天合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一带,行政区划归乡 宁县枣岭乡管辖。 沿井田内县乡级水泥路往东 15km 可与 209 国

13、道相接,沿 209 国道向北约 30km 可达乡宁县城,沿 209 国道往南约 12km 可达河津市市区与国道 108 国道 接运,往东北约 110km 在临汾市与南同蒲铁路相遇,往南 130km 可达运城市。 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二、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吕梁山南端,总体地形为中部高东西低。区内地形切割较为强烈, 黄土冲沟发育,主要山梁走向为近东西向。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的前圪塔 岭上,海拔 1014.90m;最低点位于西并部沟谷内,海拔 711.50m,最大相对高 差 303.40m,属中低山区。 三、地面水系 本区地处黄河流域,地表水属汾河水系。井田中部近南北向的山梁形成一 道自然分水岭,

14、分水岭以西地表水往北西直接汇入黄河,以东地表水往南东汇 入汾河,汾河往西注入黄河。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井田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明显,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属大陆性气 候。据乡宁县气象台 2009 年前的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 10,最高气温 35 (1978 年 6 月 30 日),最低气温-23(1980 年 1 月 30 日);年平均降水量 382.3mm,年最大降水量为 700mm(1971 年),降雨量最小为 261.3mm(1997 年) ,蒸发量最大 2346mm(1977 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冬春两季雨雪较少,结 冰期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份,无霜期约 180 天,年最大冻土深

15、度为 530mm。井 第 7 页 田位于乡宁县城的西南边缘,气候特征与乡宁县气象观测资料可能略有差别。 本区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 18m/s。 本区东邻临汾盆地。而临汾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强裂震区之一,地震活以频 度高、强度大为其特点,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 231 年以来,曾发生严重破坏性 地震达成 15 次之多,为地震多发区。按照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抗震防烈度为 7 度。 五、井田内及周边小窑开采情况 1.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 已关闭的原山西乡宁县枣岭乡小渠煤矿为集体企业,始建于 1967 年。2005 年 1 月 10 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 2 号煤层,地下开 采,生产规模 15 万 t/年,开采深度由 1171.5675m 标高。 该矿采煤方法为长壁炮采落煤,回采工作面采用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 刮板输送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链接顶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顺 槽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中央水仓集中排水。 该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建矿以来未发生过瓦斯、煤尘、水害及煤的自燃事故。 2008 年该矿因 2 号煤层资源枯竭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