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3007834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9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田境界及可采 采矿本科毕业论文(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III1 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11.1 井田概况11.2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22 井田开拓92.1 井田境界及可采储量92.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02.3 井田开拓112.4 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142.5 主要运输方式及设备153 采煤方法173.1 设计采区概况173.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193.3 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203.4 巷道掘进234 通风与安全254.1 矿井通风254.2 矿井灾害防治简述315 矿井主要设备选择365.1 提升运输设备365.2 通风设备375.3 排水设备385.4 压气设备396 供电及通讯416.1 供电电源416.2 电力负荷4

2、16.3 供电方案416.4变压器选择416.5 通讯与信号417 经济分析及评价437.1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437.2 技术经济指标44441 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1.1 井田概况1.1.1 井田位置及交通雨谷东矿井属于贵州盘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辖。位于贵州省盘县南部,响水镇、大山镇及忠义乡境内,南昆铁路威(舍)红(果)段从井田西部沿响水河东岸穿过,并在小雨谷设有车站。盘(县)兴(义)公路由井田东部的大山镇经过,大山镇至盘县59km。另外井田西部的响水至威箐、水塘、盘县有公路相通,全长60km,雨谷东矿井至大山镇有简易公路相通,全程14km。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图1.1.1

3、交通位置1.1.2 地形地貌本井田地貌属构造剥蚀地貌,发育单面山。含煤地层与其上覆飞仙关组、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构成宽缓的单斜谷,其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单斜谷前、后两坡冲沟均较发育。局部地段发育滑坡、崩塌及剥落等坡地重力地貌;地形平缓开阔地带属溶蚀构造为主的岩溶地貌,常见溶蚀洼地、漏斗、溶洞及落水洞等岩溶形态。整个井田地貌形态为中部高两翼低的展布形态。最高点为井田东部的大山丫,标高+2153.76m,最低点位于西部响水河河谷,标高+1355m,相对高差为798.74m。1.1.3 气象井田内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

4、36.7,极端最低气温7.9;年平均降雨量1382.9mm,最大2105.5mm,最小791.5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约占全年的87.8%。风向以东北风为主,也常见西南风,历年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力8级。最大风速和最大风力多为西南风,一般出现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雪凌11月至竖年4月间,冻结期12月至竖年2月,雪凌线在+1700m以上。1.1.4 地表水本井田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支流,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山洪飞瀑,河水暴涨暴落,枯季流量深微。井田内主要河流有响水河、铁厂河、鲁楚河、雨谷小河等。响水河为井田内最大河流,枯季流量1.47m3/s,丰水期流量20

5、0250m3/s。矿区主要主要有响水河、雨谷河、鲁楚河、黄家溪,均流经煤系地层。1.1.5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矿井抗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烈度为度。1.2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1.2.1 区域地质1.地层区域地层,自下而上赋存有: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下第三系(E)和第四系(Q)地层。2.构造盘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黔西南涡轮构造带上的盘南背斜与下甘河断裂之间,属盘南背斜南东翼西端。区域构造特征表明,井田内构造面貌主要与燕山运动有关。在燕山运动过程中,出现南北向的正反两次直扭

6、构造运动的复合叠加,后期顺时针直扭运动可能为燕山运动中、晚期产物。所以盘南背斜是在先期反时针直扭运动形成的北东向构造行迹的背景上又叠加了顺时针直扭运动。盘南背斜属不对称的复式背斜,轴向N60E,呈一反“S”型褶曲。因此,使盘南背斜南部西端形成一系列向南西收敛的向、背斜褶皱和扭性断裂组成的一个小型压扭性帚状构造,称忠义压扭性帚状构造和马依张扭性帚状构造。忠义压扭性帚状构造向南端雨谷收敛,向北端马依撒开,其旋涡中心在保田向斜的中心部位。3.主要矿产雨谷矿区主要矿产以煤矿为主。1.2.2 矿区地质1.地层雨谷勘探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龙潭

7、组(P2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和第四系(Q)等地层,含煤地层为龙潭组。2.构造井田位于盘南背斜南东翼西端。地层走向自西向东为N30ENEN80EN60E,倾向南,基本为一单斜构造。西部收敛、东部撒开、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行迹以断裂为主,发育NNE和NWW向两组断裂,断层发育。井田内次级褶曲不甚明显,规模很小。井田内共发现断层3条,落差在50100m之间。分别为:F11、F11-4、F13,详见表1.2.1。表1.2.1 井田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序号名称断层性质断层面走向断层面倾向倾角()落差(m)水平断距(m)位置及范围F11隐伏断层601002505012515

8、00标高以上F11-4隐伏断层6240801839局部F13平推正断层65501002449整个矿区1.2.3 煤层1.含煤地层井田煤系地层含煤3层,其可采煤层为9、12、17煤层。大部分为中厚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2.87米)。煤层赋存较稳定,无明显分叉合并、变薄尖灭等现象。(见可采煤层特征表1.3.3 )。表1.3.3 可采煤层特征煤 层 编 号全层厚度(m)夹石层数对 比程 度可 采程 度稳 定程 度煤层间距(m)极值均值极值均值极 值一般92.563.322.870301可靠可靠全区全区稳定稳定7.026.015.0123.244.473.820512可靠可靠全区全区稳定稳定8.033.

9、017.0172.354.93.620502可靠可靠全区全区稳定稳定2.含煤性本井田龙潭组地层含煤层3层,分别为9、12、17煤层,9煤层厚2.87m 、12煤层厚3.62m 、17煤层厚3.82m。总厚度10.31m含煤系数13.3,全区可采。3.可采煤层井田内自下而上共有3层可采煤层,采用总厚度平均10.31m。见表1.3.3。1) 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底部。煤层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石或含一层夹石。顶板岩性:多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粉砂岩及泥岩夹一层薄煤层。底板岩性:以10m统计,上部为粉砂岩,下部为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2) 1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顶部。煤层采用厚度变化较大

10、,西部和东部各有2个不可采区,中部有一个零点区,不可采区面积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可采区内煤厚变化不大,该煤层一般含一层夹石,结构较简单。顶板岩性:以10m统计,顶部为厚0.10.5m的含根泥岩,其下为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为泥岩。底板岩性:按10m统计,直接底板为厚0.150.6m的含根泥岩,其下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一般为13层薄煤层。3) 17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上部,煤层采用厚度变化较大,局部有突然增厚或变薄现象。井田范围内见2个零点区,另见4个零星不可采区,见4个特厚异常区。总体以井田中部厚度较大,向东及向西厚度逐渐变小。顶板岩性:按厚度15m统计,上部为泥质粉

11、砂岩及粉砂质泥岩,顶部0.100.94m为含根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厚度一般8m,多为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顶部0.100.94m为含根泥岩或粉砂质泥岩。4.煤质1) 本区煤层的煤质牌号为平瘦、瘦煤及焦煤。详见其(表1.3.3)。表1.3.3 井田各煤层煤种煤层91217煤类JMSMPSJMSMPSJMSMPS各煤层容重见表1.3.4。表1.3.4 煤 层 容 重煤层91217容重(t/m3 )1.451.481.432) 煤层的其他特征灰分:原煤平均灰分为18.7126.57%(17号煤最低),其中其余煤层全为中灰;精煤平均灰分为6.959.31%。硫分:原煤平均值为0.484.85

12、%,精煤平均值为0.371.62%。从原煤平均值来看,17为特低硫, 9、12、为富硫,各煤层中硫酸盐硫的含量均很低,一般为00.1,特低硫中以有机硫为主,低硫煤中硫铁矿硫与有机硫几乎相等;中高硫煤中以硫铁矿硫为主,一般随硫分增高硫铁矿硫也增高,据统计,硫铁矿硫在全硫中所占的比例,中硫为87.32,富硫为85.93,高硫为90.06。磷分:所有煤层均为低磷。砷:各煤层平均砷含量均很低,一般为24ppm。煤的风化与氧化:根据测定结果,本井田风、氧化带深度确定为50m。5.煤的工业用途本井田以炼焦用煤为主,占总储量的72%,少量贫煤,占总储量的28%,炼焦用煤具有中灰、中硫、低磷、低灰熔点、中高发

13、热量的特点,达到冶金焦用煤质量,可作为炼焦配煤或气化用煤。本井田贫煤的煤质特征为:中灰、富硫、低磷、高灰熔点、中高发热量,洗选后精煤灰分为8.03%,硫分1.02%,是较好的化工、动力用煤及民用煤。中煤可供动力、电力及民用煤。1.2.4 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1)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层岩性,大体可分为可溶岩和非可溶岩两大类,栖霞组、茅口组、永宁镇组、关岭组属可溶岩类,岩溶发育,富水性强,补给、迳流、排泄条件良好,是地下水的活跃层位;峨眉山玄武岩组、二叠系龙潭组、三叠系飞仙关组属非可溶岩类,含裂隙水,但充水空间不发育,无明显含水层,根据以往勘探成果和生产矿井实践验证,与矿井开发有关的岩

14、层既是煤矿床充水的弱含水层段,又是茅口组、永宁镇组灰岩岩溶水的隔水层段。一般矿井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局部中等偏简单。(1)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分布于井田北缘及西缘,岩性主要为灰岩,溶洞、落水洞、溶斗及溶蚀槽谷等岩溶微地貌发育。调查泉点3个,雨季最大总流量1836.71L/s,枯季最小总流量314.61L/s,一般泉流量大于210L/s。施工抽水孔一个(606孔),单位涌水量0.9321L/sm,地下水富水性强,但极为不均一,具承压性(据606钻孔揭穿茅口灰岩126.09m,水头高出地面12.26m,标高为1405.47m,承压水柱高171.3m)。水质类型为:HCO3-Ca型。(2) 峨眉山玄武岩组分布于井田北部及西部,出露面积3.89km2,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及凝灰岩。调查泉点41个,调查时总流量12.871 L/s,一般泉流量小于1 L/s,个别达3.007 l/s。施工J608、601、1101号抽水孔3个,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0041、0.0061、0.01 l/sm。富水性弱,但具承压性(以上抽水孔静水位均高出地面,最高可达+11.00m,标高为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