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99913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摘 要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人们对女性的关注越来越多。在语言文字领域,则有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女字旁汉字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今仍用的和不常用的女字旁汉字以及说文解字等字典中所列举的女字旁汉字为对象,根据字义将女字旁汉字分为姓氏类、称谓类、婚姻类、孕育类、容貌品性类、官职身份类、女性生理疾病类、贬义词类和其它类别等九类,并从女字旁汉字的起源、构造和字形字义出发,解读各类女字旁汉字所包含的内涵,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些与女性相关的制度、风俗,伦理道德,考察古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关键词:

2、汉字;女字旁;字形;字义;社会文化心理;女性社会地位Social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Reflected by Nv Radical CharactersAbstractFollowed with the rise of feminist m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feminine literature,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female. In the language field,more people focus on the study of nv radical char

3、acters, and have got some achievements. This thesis written base on the achievements, regard the nv radical characters still used and not frequently-used and included in dictionaries such as as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l meaning classify the characters into nine categories: family name, appell

4、ation, marriage, pregnant, appearance and moral character, position and identity, the physiology disease of women, derogatory term and other category; unscramble the connotations of those characters, study some systems, customs, ethics and moral related to female in ancient China, investigate their

5、living conditions, the social attitude and the changes of females social statu.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 Nv Radical Characters; Font; Literal Meaning; Social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Social Status of Women.目录前言1一、女字旁汉字的分类 1二、各类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2 (一)姓氏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2(二)称谓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3(三)婚姻类女字旁所

6、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4(四)孕育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6(五)容貌品性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6(六)官职身份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7(七)女性生理疾病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8(八)贬义词类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9(九)其它类别女字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9结语 10主要参考文献11致谢12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前言汉字,特别是古汉字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比如,从王字旁汉字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察出古代的玉石文化,从贝字旁汉字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察出古代的货币文化和古人对钱财的态度。“如果说汉字的系统是一座庞大的蕴藏历史文化信息的大厦,那么单个的汉字就是这座大厦中

7、的一个个屋室单元,它们以微观的方式蕴涵传递着种种较为具体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蕴涵的信息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信息的渗透与传递,其二为民族心理意识、具体文化现象的塑造与影响。”1女字旁汉字最早可溯源到殷商甲骨文,在其产生和运用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积淀着不同时空的包括中国女性文化在内的文化观念。对女字旁汉字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而以说文解字或其它字典为背景材料进行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普遍方法,如何毓玲从说文女部字窥古代社会之一斑、许结玲从说文解字女部看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等;也有学者是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旁字进行分析,如谭学纯“女”旁字和中国女性文化地位的沉落等。虽然这种研

8、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总的来说,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本文拟在借鉴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学、训诂学、民俗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对女字旁汉字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和阐释,并从历时的角度,结合甲骨金文,对女字旁汉字字体作系统的分析,以探讨女子旁汉字演变的过程。一、女字旁汉字的分类女旁字是一个庞大的字类,汉字中女旁字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没有最权威的答案。但还是可以根据已有资料作一个统计:说文解字收录了女部字238个,重文13个,新附字7个,共计258个;玉篇收录女旁字418个;康熙字典收录733个;汉语大词典女部收字956个,包括繁体、古文、俗字、异体字

9、257个;现代汉语词典女旁字收字162个,另有异体、繁体字35个;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百度网页上搜索出女旁字476个,包括繁体异体字29个。随着汉字的发展,女字旁汉字发生了许多变化,现在用到的约有160多个,其它的女旁字则或被淘汰不用,或发生形变、异化成其它汉字(如“嫋”现在写成“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它们在古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承载着不同时空的包括中国女性文化在内的文化观念。所以,这些女旁字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汉字研究者们对女字旁汉字进行了各种分类,有人根据女旁字的词性分为表婚姻生育的动词类和表姓氏、称谓的名词类,有人根据女旁字的感情色彩分为对女性赞美的褒义字、对女性歧视

10、的贬义字和姓氏称谓等中性字,大部分则是以女旁字的字义为基础进行分类。因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所以我们采取依据字义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同时借鉴说文解字的体例,将女旁字作为一个大的语义场,因各字在意义关系上亲疏各有不同,据此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子语义场。以说文解字为例,说文共有540个部首,每一个部首就是一个大的语义场。女部字共有258个,其中:从“姓”始至“娸”,构成一个“姓氏”语义子场,共11字;从“奼”始至“嬔”,构成一个完整的“婚姻生育”语义子场,共16字;从“嫛”始至“姨”,构成“亲属称谓”语义子场, 17字;从“妿”起至“”,形成一个“女官女奴”语义子场,6字;

11、从“媊”始至“妵”,又形成一个“女字”语义子场,18字;从“媚”始至“嬗”,则形成一个“容貌谨性”语义子场,102字;从“媻”始至“姦”止,形成一个“恶性”语义子场,67字。这样就划分出七个小的女部的语义场。这种分类结构清晰,有利于对同一语义场的女旁字进行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分析女旁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据以上的分类原则和方法,我们将女字旁汉字分为九大类:姓氏类、称谓类、婚姻类、孕育类、容貌品性类、官职身份类、女性生理疾病类、贬义词类和其它类别。二、女旁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一)姓氏类女旁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姓氏是古代标志族别和血缘挂系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姓本就是女旁字,从女从生,是

12、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写作“”,“生”字像草木生长在土之上,表示人的出生;“女”字则表人生的由来。说文解字解释为:“人之所生也。”它标明了人的出生归属,是血缘的标记。说文解字女部中有姓氏11个,分别是姜、姬、姞、嬴、姚、妫、妘、姺、女弋(读yi,四声)、丑女(读hao,四声)、娸。现在百家姓中有女旁姓有5个,分别是姜、安、姚、娄、姬五姓。其它作为姓氏使用的女旁字还有姒、如、嫘、妙、好、娿、嫪、孋、娲、妊等。娄和安作为姓氏义使用较晚,在此处不作考量。姺、女弋、丑女和娸现已不用,剩下7个,则早在我国远古社会时期就产生了。据传,黄帝姬姓;炎帝姜姓;少昊嬴姓;舜帝姚姓;祝融妘姓;禹姒姓。顾炎武说:“言

13、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分别是妫、姒、子、姬、风、嬴、己、任、姞、祁、芈、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妘、允)”意思是远古姓氏延续到春秋时期的就有二十二个,而女旁姓氏就有7个,占了近三分之一。姓氏源于母系社会时期。在远古时代,人们过着蒙昧的生活,没有姓氏观念,只知道女人生孩子。到后来,人们认识到近亲婚配会对后代造成不良后果,于是出现群婚制。群婚制的特点是族外婚,族外婚首先是以建立氏族母姓为起点的,以母姓作为一种明显的标志,氏族内部相同母姓的男女禁止婚配,即一个本氏族的女子可以同时与其他氏族的多个男子保持婚姻关系,但绝不能与本氏族内部相同母姓的男子通婚。所以姓有“别婚姻”

14、的作用。群婚制的结果是人们知母不知父,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血统,所以冠以母姓。早期的姓氏许多是以“女”字作为偏旁,也就有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是说在远古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要比男性的还要高呢?在母系氏族社会中是女尊男卑的呢?并非如此。“姓”的最初涵义是女人生孩子。因为人是由女人所生,所以,一些姓氏是女字旁,实际上是远古人类对人的由来的朴素认识和本能感受,并不能作为远古时期女性社会地位高的证据。(二)称谓类女旁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自古以来,对女性的称谓颇多,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身份地位、亲疏关系的女性的称谓,各有讲究。这里,我们不妨再将此类女旁字细分一下,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类。1、亲属称谓类女旁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亲属称谓类的女字旁汉字有40字,说文解字收录了14字:母(甲骨文“母”写作”,小篆作“”,从女,也属于女旁字。)、妪、姁、姐、姑、威、妣、姊、妹、娣、媦、嫂、姪(古“侄”字)和姨。康熙字典中除了说文所收录的女旁字外,另有26字。其中,表示对女性亲属的称谓的女旁字有36个,而表示对男性亲属的称谓的女旁字有4个。亲属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亲属称谓类女旁字表示与女有关的亲属。比如,婿,本义是丈夫,是妇之夫;后引申为女之夫或妹之夫,都是与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