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99855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二章第一节分析重点(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幼儿学习与幼儿学习理论,豆豆,女,2岁,1岁左右经常由外婆带出去玩,在逛超市的时候,外婆在水果区域时,总会指着水果告诉豆豆是什么,豆豆也会跟着说,外婆还会夸小豆豆聪明。到1岁着时,豆豆能把超市的水果的名称全部说完。,案例分析,教学内容,1、学习的一般概述 2、学习理论的一般的概述 3、幼儿心理发展与幼儿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1、学习的定义 2、学习的分类,人从事两类活动,1、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工作,2、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学习,一、什么是学习?,日常概念中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如上课、做作业、技工培训等。 心理学的一般概念: “学习(learning)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

2、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初期行为主义者对学习的定义,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如:牛拉犁 小狗做算术题,如:幼儿有过一两次打针经验后,走进打针室,见到护士就会哭,2、鲍尔与希尔加德的定义,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况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景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来解释的。 希尔加德:(1904-2001),美国心理学家, 早期研究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后来研 究人的动机作用和无意识过程,晚年主 要从事美国心理学史的研究。,3、加涅的定义,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

3、能把它单纯的归因于生长的过程。 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191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北安多弗。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 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 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 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大部分课堂学习,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步骤。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 1974年获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198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 颁发的“应用心理学奖”。,加涅学习三要点,第一,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也就是说仅有练习一定产生学习。 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

4、主体的暂时性变化经适当休息就会迅速消失 第三,主体的变化是由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先天反应倾向导致的变化。,二、学习的分类,(一) 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知识学习(解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技能学习(解决会不会问题),社会规范的学习(外在行为内化),(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获得语言信息 2、发展智力技能 3、学习认知策略 4、学到动作技能 5、培养良好的态度,言语信息,1、含义: 指能用言语(语言)表达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2、分类: (1)符号记忆 (2)事实的知识 (3)有组织的整体知识,1、含义: 指运

5、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2、分类: (1) 辨别 (2)具体概念 (3)定义性概念 (4)规则 (5)高级规则,智力技能,这是哪些水果?,辨别,(需要以辨别为先决条件),具体概念,(需要以具体概念为先决条件),规则和定义性概念,(需要以规则和定义性概念为先决条件),高级规则,(高级规则的形成),问题解决,智慧技能的各个子类之间的关系,1、含义: 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是回答“怎么学”的知识。 2、实例: 阅读策略(SQ3R方法)。这里S指浏览全文,略知文章大意;Q指提出疑难问题;第一个

6、R指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二个R指对重要文段进行诵读,第三个R指回顾或复读课文。,认知策略,1、含义: 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是回答“怎么操作”的知识。 2、成分: (1)运动的规则 (2)肌肉的协调,动作技能,宝宝的爬行,婴儿的学爬小技巧: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这是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些阶段。 不过,现在的孩子会爬的越来越少了。其实,宝宝的动作行为发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训练的。,婴儿的行走,1、含义: 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其中情感是核心成分。回答“怎样对待”的问题。,良好的态度,大

7、灰狼与小白兔,对狼:憎恶、狡猾、凶残,对兔:可爱、,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 度,认 知 领 域,心因动作领域,情 感 领 域,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分类小结,能力范畴,后天习得的五种素质,奥苏伯尔,奥苏伯尔(19182008 ),美国心理学家、学者,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荣誉教授。1940、1943、1950年相继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曾任侯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教授,并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委员会、美国医学协会和白宫吸毒问题研究小组等组织机构的成员。他在医学、精神病理

8、学和发展 心理学等领域均颇有学术建树。在心理的教 育学科领域中尤有突出的贡献和重大的影响。 先后曾应邀赴西德、意大利、加拿大、日本、 奥地利、澳大利亚和北欧等国的著名大学讲学。,(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分类,奥苏伯尔主要针对认知领域中的学习现象进行学习分类,他将学习按两个维度划分,两个维度,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1、机械学习,机械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表面的、人为的联系,学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联想。,机械学习中,学生并未理解由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仅仅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就是一种机械学习。,机械学习实

9、质,六八四十八,六八四十八 八六?,机械学习的原因,机械学习的外因:与学习材料的意义性有关。学习材料的意义性,即指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也指它对学习者的潜在意义。,背诵:“UBCX”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指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2、有意义学习:,1、接受学习: 指学习者把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的特点 从学习的内容上说,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和符号表达的 从呈现方式看,一般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

10、,2、发现学习: 指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 发现学习的特点: 学习内容有时是以没有定论的实际性材料为主; 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的是间接提供方式,让 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从而解决问题; 学习的过程较为复杂。,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我来告诉你是什么?为什么?,我找到原因了!,(1)发现学习适合于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儿童;适合于年长学习者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阶段;适合于学习比较具体的概念与规则;适合于学习探索问题的方法。 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适合于学习较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知

11、识的系统化。,(二)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比较,(2)大量的材料是通过接受学习获得的;各种问题是通过发现学习解决的。 (3)发现学习的教学指导难于为教师掌握;接受学习的教学指导比较容易掌握 (4)发现学习耗费时间多;接受学习有时间经济方面的优越性。因此,发现学习不能成为传授系统知识的主要方法。,(5)发现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内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 (6)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 (7)无论是对于概念学习,还是对于规则学习,目前并没有发现二者之中那一种学习方式占有优势。有指导的发现在许多方面优于纯粹的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1)表征学习,含义:

12、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包括学习符号和符号所指称的人、事物或性质。 比如:汽车是一种物体 车祸表示一类事件 猫是一种动物,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由简到繁的分类:,(2)概念学习,指掌握由符号所代表的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 两种基本形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什么叫玩具:供儿童游戏时使用。,哪些物品是玩具?,概念同化 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知识概念,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过程。,这个是什么?,角,什么叫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3)命题学习,命题学习包括规律、原理学习和事实学习。,圆周率 =3.14,命题,是知识或信息的最小单元,如:“维C预防感冒”是一个命题。“蚂蚁吃

13、了小米”是两个命题。 心理学家用了许多不同方法来表示命题。 用一个圆(或椭圆)表示一个命题,用箭头将命题的论题与关系联系起来。,月球绕着地球转,(4)概念和命题的运用,是指概念和命题在简单情境中的运用。 如:掌握了圆周率的概念,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周长、面积等,(5)解决问题和创造,解决问题是概念和命题在复杂情境中的运用。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注:前三类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类型。,(四) 乔纳森等人的学习分类系统,乔纳森(DHJonassen)等人主张,应根据教育研究和教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考虑当前的学习分类系统。学习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已经有理由重新考虑由心理学家如加涅所提出的标准学习结果

14、分类。新的结果是建立在新的研究和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等技术革新也要求提出新的学习结果,尤其是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希望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知识延伸技能、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该分类系统增加了在当前使用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中未曾出现过的认知、反省认知(即元认知)和动机的学习结果。,该分类系统的特点是:,1反映了经典分类系统中欠缺的行为,包括推理、类比、评估学习困难和分析问题; 2反映了传统的认知行为分类系统中未强调的认知结构,包括结构性知识、自我知识和心理模型等学习结果; 3包括传统学习结果,如态度、程序、规则、概念和解决问题。,1结构性知识,结构性知识代表既多样又相互关联的概

15、念或命题网络的习得。结构性知识是学生语义网络的反映,后者是有关某一课题的命题结构。一个语义网络是概念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许多联结。,2心理模型,心理模型(知识复合体)是在结构性知识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心理模型涉及相互关联的言语或表象的命题集合,也包括程序性(可以运行的)知识、视觉空间(表象)的表征、隐喻的知识和执行控制。它们是知识延伸、问题解决和远迁移所需要的。心理模型是人们作出推论和预测(延伸技能)的深层知识基础。,3情境性问题解决,大多数传统学习分类系统提到的问题解决是教科书中见到的、结构良好的、答案单一的解题活动。而现实世界的情境性问题解决涉及结构不良的问题和知识领域。这些

16、问题具有多种答案和解答途径,或根本不可解答;对于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或者它们如何组织,这显现出了不确定性;对于决定适当的行动没有清晰界定的特征;而且对于问题及其答案需要学习者作出判断。解决情境性(结构不良的)问题与解决结构良好的问题相比,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心理学需要描述从事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必要心理活动。,4延伸技能,延伸技能是指用于超越给定信息进行推理的技能,包括进行类比、作出解释、得出推论和建构论据。延伸技能常常和其他学习结果一起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可能从言语信息中作出概括,推论经济学原理的后果,作出类比,以优化他们关于一个设施的心理模型或想象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延伸技能不同于解决问题技能,因为它们不可能像延伸学生的知识领域那样直接导致问题解决。其价值是,能延伸的学生可以在未经研究或训练的情况下生成新知识。知识延伸使学习更高效,更适合个人特点。,5自我知识,我们的分类系统阐明了不同形式的自我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心理模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