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973682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0课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观刈麦,1.了解诗的主要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根据理解找出相关诗句。 4.感受白居易诗歌的语言风格。,教学目标,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简介,1、根据诗人对两个形象的描绘,他们的处境各是怎么样的?,少忙 荷携 蒸灼 力尽但惜,遗穗敝筐 输税尽充饥肠,农夫,农妇,悲,忙苦,2、本诗歌以描写见长,请问采用了哪些描写?结合诗句点出来。,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场景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

2、充饥肠。 动作描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心理描写:(农夫)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诗人)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3、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情 气愤 愧疚 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对农民的无比怜悯和同情,对统治者的批判,希望朝廷能够重视百姓疾苦并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抒写了作者对农民的疾苦无能为力而产生的自愧心理。,板书 设计,农夫 割麦,有田者 忙 苦,同情 批判 愧疚,农妇 拾麦,无田者 悲惨,诗人旁观,统治者 舒适,观刈麦 白居易,我们联想上一单元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请回忆写唐朝农村生活

3、的诗句,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变化?,拓展延伸,第二课时,杜牧,赤 壁,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及形式上的特点。,学习目标,写作背景,晚唐时代,内忧外患,大唐日薄西山。这个时代的阴影笼罩在诗人心灵上,对盛唐气象的幻想与日薄西山的凄凉现实,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使诗人沉溺于无法排遣的忧伤之中。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

4、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秉性刚直,备受排挤,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作者简介,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沙中,没有被时光销蚀掉。不禁引起诗人“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 销:锈蚀。 前朝:以前的年代。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5、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诗意译文,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合作探究,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

6、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一是慨叹: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有机遇;二是悲叹:悲叹自己虽也算得上个英雄,却没有机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小结,赤壁通过一节折断的古兵器戟,展开丰富的联想,以独特的视角把历史和现实,国家和个人巧妙联系在一

7、起,借物咏志,抒发情怀。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渴望机遇的降临,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板书 设计,前朝 三国,东风,设想(无)魏胜 锁二乔,现实(有)魏败,赤壁 杜牧,戟,拓展延伸,诗人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抒发情怀,感叹人生。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难道决定三国鼎立的关键因素就是这次偶然的东风吗?联系实际,我们如何看待人生中的“东风”?,文天祥,过 零 丁 洋,1、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2、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赤诚的 爱国情怀。,学习目标,写作背景,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

8、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文天祥(12361283), 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 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他全力抗敌,兵败被俘, 坚决不降而被杀。其作品 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 文山先生全集等,作者简介,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 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 稀稀落落。 四

9、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借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

10、青。,过零丁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诗意译文,1、品读这首诗,诗句中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际遇? 2、诗人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厄运?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表 现了诗人怎样的爱国情怀?,合作探究,1、品读这首诗,诗句中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际遇?,文天祥年轻时经历千辛万苦才考取仕途。正逢国家遭受危难,如此经历了四十余年。人生如雨打的浮萍沉浮不定。想到在江

11、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内心惶恐难安。孤军奋战、孤立无援,被元军俘虏,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又是多么孤苦痛楚。,2、诗人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厄运?,国家从来都是和她的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唇亡齿寒。一个国家遭受灭亡,人民必然遭受苦难。 文天祥的遭遇是南宋无数民众命运的缩影。南宋的衰微软弱,妥协退让,国家危在旦夕。作为力主抗元的将领,得不到朝廷的理解支持,孤军奋战,最后成为敌军的俘虏已是必然的结局。,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国情怀?,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现出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过

12、零丁洋通过对个人身世和国家遭遇的精练叙述,表现作者对国家败局的无奈和对历史浮沉的感慨,体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小结,板书设计,追忆: 坎坷一生,感叹: 国破人被囚,以 死 明 志,铺垫 渲染,过零丁洋 文天祥,拓展延伸,第三课时,己亥杂诗 龚自珍,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诗歌意思。 2、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正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

13、次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残酷现实,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50首。,作者简介,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天边 落红:落花,译文: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14、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1、诗人是怎样他的离愁的? 2、分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合作探究,1、诗人是怎样他的离愁的?,“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 “白日斜”,这是由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来,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愁也暗含其中。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2、分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15、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是恰当的自喻。他把辞官归隐的自己比作枝头坠落下来的残花。这种比喻,很富于形象性。 二是巧妙的构思。传统的认识一般是落花给人带来伤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或“水流花谢两无情”等。但此诗中把落花比作有情物,而且“化作春泥更护花”,构思别开生面,新颖别致。 三是使诗歌立意高远。落花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小 结,己亥杂诗通过对因离京而生离愁的描写,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诗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16、,以及作为千古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深刻领会。,板书设计,议论,言 志,日暮 天涯,写景抒情,离 愁,由实到虚,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从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你能提炼出哪些观点?,拓展延伸,张养浩,、指导学生了解散曲的一般知识。 、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学习目标,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写作背景,张养浩 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山东历城人。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数做过高官的汉族人之一。曾任礼部尚书、监察御史等职。至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