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2971722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会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共19张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专题主攻课 专题一 地理计算常见的三种角度,类型一 比例尺、海拔、相对高度、气温的计算 1.考查方式:与等高线地形图等阅读类题目放在一起考查的频率较多,也有可能在地图上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2.解题技巧: (1)比例尺:牢记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灵活转换,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0 000厘米)。 (2)海拔与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单位一般是“米”。,【易错警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符号 海拔是以海平面为基线算起的,高于海平面的地方海拔为正值,低于海平面的地方海拔为负值。计算相对高度时,特别要注意不要漏了负号。 (3)海拔与气温:熟悉关系式(海拔每升高100米,

2、气温约下降0.6),灵活应用,准确判断两地海拔之差从而能确定气温之差,进而可以根据气温差异判断两地的植被、自然景观等差异。,【通关演练】 (2013武汉学业考)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A点的海拔是_米;B点与A点的相对高度是_米;山顶D的高度在_米之间。 (2)假如C点气温为10,则山顶D的气温约为_。 (3)图中虚线CD表示的是_(山脊或山谷)。 (4)某观光旅游团欲从山脚登到山顶,现有从A处、C处出发的两条线路,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并说明理由。,答案:(1)200 200 1 0001 200 (2)45.2 (3)山脊 (4)从C处出发。理由:从C到D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便于攀爬。,【解题指南】(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得出等高距为200米。 (2)明确两个计算:相对高度=A点海拔-B点海拔,D点气温=C点气温-(C、D相对高度1000.6) (3)区分山脊和山谷的不同:山脊是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是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 (4)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类型二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1.考查方式:这类计算往往结合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考查。 2.解题技巧:准确读取气温数值,明确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北半球陆地上,一般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约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月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气

4、温出现在1月。,【通关演练】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 C.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D.气温年较差大约是7 答案:B。,类型三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 1.考查方式:一般结合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分布图以及有关人口资料进行考查。 2.解题技巧:牢记公式,注意单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易错警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密度是衡量某地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欧洲西部人口密度较大,但是人口自然增

5、长率较低。,【通关演练】 1.某地区当年出生率是1.5%,死亡率是1.0%,则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2.5% B.0.5% C.1.5% D.1.25%,2.下表中人口密度(2007年)最小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俄罗斯 C.美国 D.中国 答案:1.B,2.A。,【中考备选】 1.(2013滨州学业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20 000 B. C.12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比例尺=图

6、上距离/实地距离,20/40 000=12 000。,2.(2013滨州学业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地形部位名称:_,_。 (2)度假村甲位于A山的_(方向)坡。某时刻度假村甲气温为21,假如气温仅与海拔有关,此时A山顶的气温约为_。 (3)图中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两条引水路线中_更合理,理由是_。,【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能力。第(1)题,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第(2)题,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A山顶海拔为1 002米,甲地海拔为500米,A山顶高出甲地502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A山顶比甲地气温低约3。第(3)题,乙村从河流中引水,引水线从高处向低处引水,而引水路线从低处向高处引水不合理。 答案:(1)鞍部 山谷 (2)南 18 (3) 线地势逐渐降低,可以自流输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