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2946055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士学位毕业论文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2年5月 摘 要:区际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东北三省一区地缘相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分析四省区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比较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明确彼此的优势劣势,对于各省制定各自的最优的发展规划以及东北三省一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关键词:经济结构;经济差异;区域经济Abstract: To promot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prov

2、inces is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The 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besides the few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str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lementation. Analyzing the g

3、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ur provinces ,compar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versity and finding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other are of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making the best blueprint and coope

4、ration of every province.Keywords: Economic structure; Economic differences; Regionaleconomy目 录1 前言11.1 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22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概况和经济差距时空分析32.1 东北三省一区地区经济发展概况32.2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距的时序分析32.3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距的空间分析53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53.1 历史和政策因素53.2 自然环境因素63.3 基础设施因素93.4 产业结构因素103.5 人力资本因素10

5、4 东北三省一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潜力与途径114.1 东北三省一区的经济协作潜力分析114.2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125 结 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II1 前言1.1 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拓展,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联盟等国家性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起来。而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也在中国逐渐形成,成熟的经济区包括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等。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

6、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发布。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颁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焦点。2012年1月9号,国务院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会议指出,制约东北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十二五”时期要巩固和扩大振兴成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发展。新的形势政策又一次将东北振兴的战鼓敲响,也要求我们加大对东北三省一区的经济对策研究。从国际角度看,东北三省一区在东北亚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相邻,而

7、这三个国家在资源、技术、资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力。但这些国家尤其是日本,为摆脱成本压力,全力抢占新技术、新市场,都积极酝酿将传统产业向外转移,而东北三省一区恰位于东北亚经济的中心地带,加之在产业基础、资源存量、人力资源等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所以加强三省一区的经济合作会对吸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切实的说服力。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为研究对象,从各省区的经济沿革及现状,经济差异成因,以及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协调发展角度予以探究,并提供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但对东北三省一区的发展具有意义,也将对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

8、 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与俄林(1933)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对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逐渐引起重视,并加强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法国经济学家SandraPoncet(2001)的研究,1997年中国国内省级间商品贸易平均关税达到了46%,比10年前整整提高了11%.这

9、一关税水平超过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水平,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关税相当。也就是说,1987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它省产品的10倍,而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达到21倍。斯坦福大学的周黎安博士(2008)运用了一个委托代理的模型,对1980年至1993年间中国大陆28个省(除西藏和海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各省的经济绩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之间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因为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与考核过分强调与所辖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进行直接挂钩,就必然导致各行政区首脑或部门干部强化资源配置本地化和保护本地市场。因此,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构筑区域

10、经济的总体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1.2.2 国内研究现状 郭明、费威(2007)研究东北三省指出:三省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依赖。积极促进各省之间的经济合作,发挥各省的比较优势,同时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技术合作,从而提高东北地区的整体竞争力。2李宏图(2010)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东北的经济波动性在逐渐减小,波动次数在逐渐减少,而经济的稳定性是经济质量的重要依据;另外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正相关联系。而产业结构调整也正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东北三省一区需要努力地方向。3戴永安、陈才、陈延斌(2010)以蒙东

11、地区与东北三省各地市工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四省区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探究了发展方向。4慕晓飞,雷磊(2011)研究了东北经济重心演变及区域的均衡性发展,东北经济重心存在显著地空间偏离;经济重心呈西南,折回东北,复向西南的移动趋势;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5 姜丽凡(2010)东北三省区域产业发展分工与合作模式探索一文中针对各地区壁垒,提出打破壁垒促进合作的建议。6付桂军、齐义军(2009)通过资源支撑视阈下东北经济振兴研究发现。7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积极挖掘区域内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国内区域外资源,合理利用东北亚资源优势,8构建东北经济振兴的资源支撑体系,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实

12、现东北经济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1.3 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研究,明确东北三省一区的差距成因和协作方向。并进一步分析东北三省一区的差距成因和问题症结,以期为今后相类经济问题提供理论警示。最后为东北三省一区的协作提出一些对策,为本区和我国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提过理论借鉴。2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概况和经济差距时空分析2.1 东北三省一区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东北三省一区工业起步比较晚,省际间工业分布差异较大。三省工业都起于20世纪初,主要是煤炭、榨油、酿酒、制糖等。吉林解放前只有小丰满发电站为大型企业,其他工业门类基本空白。内蒙古近代新型工业企业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皮毛加工、

13、地毯、制毡、酿酒业等工场手工业在各地发展。9解放后,在国家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国家对东北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一五”时期国家共安排156个重点项目,有58个分布在东北,约占1/3。经过“二五”到“四五”的进一步发展,东北三省逐步形成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为主的重化工业体系。一五期间,内蒙古也开始重点建设,包头钢铁厂、包头第一机械厂、包头第二机械厂、包头热电厂等冶金、机械、毛纺等企业都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自此开启了内蒙古现代工业建设的时代。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14、源;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10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日益突出,计划经济观念仍然有强大的主导作用和惯性作用,计划虽然消失了,但人还在,观念依然,习惯没变,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套价值体系还在,僵化的体制、过高的国有比重、过低的效率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东北地区经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衰退。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15、),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近些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取得较快的发展。东北三省一区2011年GDP总量46442亿元,占全国的11.49%。112.2 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差距的时序分析在解放前期,东北地区基本上都为外国殖民者侵占或国民党政府控制,经济在战火中举步维艰的发展,经济发展程度都比较低,差距不是很大。一五期间,在东北投资的58项重大项目中,有24项在辽宁,22项在黑龙江,内蒙古工业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随后东北三省一区和全国一道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在这段岁月里,各省之间没有形成太大的经济差距。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东北三省一区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1黑、吉、辽、蒙四省GDP (本币 亿)年份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1978229.20174.8081.8958.031980281.00221.0095.5968.401985518.60355.00200.44163.8319901062.70715.20425.28319.3119952793.40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