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2910159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论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姓 名: 班 级: 10 机电大四 题 目:传送带继电器控制系设计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十二月基于继电器的传送带的控制系统设计摘 要介绍了在四=三级节传送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也详细地叙述了系统中相关控制项目的设计方案及具体实现方法。文中还介绍了继电器与PLC的区别使我们能更加的清楚认识继电器,对学生熟悉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学习电路图的绘制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系统是对三节传送带控制的系统,该设备适用于流水线生产等,也可以把生产出的货物进行传送到特定的地方。继电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如空调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仪

2、表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有独特的电气、物理特性,其断态的高绝缘电阻和通态的低导通电阻,使得其它任何电子元器件无法与其相比,加上继电器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好、可简化电路等优点,所以继电器得以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继电器在程控通信设备中的使用量还在进一步增加,所以,如何保证继电器的可靠性,满足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键词:传送带 继电器 控制电路 - II -南通职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Abstract .目录.引言.1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21.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21.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产生.2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特点.31

3、.4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分类.51.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的发展.61.5.1国外的PLC的发展.61.5.2国内的PLC的发展.71.5.3 PLC的展望.7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8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8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9第三章 PLC与继电器,单片机的异同123.1 什么是PLC.123.2 PLC与单片机的区别.123.3 PLC与继电器系统的异同.123.4 PLC系统的设计.13 3.4.1 PLC的选型原则.13 3.4.2 可编程顺序控制器的设计流程.143.5 PLC的自动检测功能及故障诊断.15 3.5.1 超时检测.15 3.5.2

4、逻辑错误检查.16第四章 传送带的介绍.17 4.1 传送带常见的故障由与维护.17 4.1.1 传送带常见的故障.17 4.1.2 传送带跑偏.17 4.2 四级传送带的设计18 4.2.1 四级传送带的控制要求.18 4.2.2 四级传送带的视图.19 4.2.3 输入、输出分配表.20 4.2.4 电动机接线图.20 4.2.5 PLC接线图.21 4.2.6 控制面板.21 4.2.7 程序梯形图.22总结.27参考文献1致谢2附录.327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论1.1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

5、程逻辑控制器,定义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系统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一种适用工业环境的新型通用自动控制装置,是作为传统继电器的替换产品而出

6、现的。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控制器更多地具有了计算机的功能,不仅能实现逻辑控制,还具有了数据处理、通信、网络等功能。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可编程控制器(PLC),是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可靠性高,功能齐全,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由此可见,用PLC控制的智能型舞台艺术灯比传统的舞台艺术灯控制优越的多。1.2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的产生PLC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PLC概念的是美国通用

7、汽车公司。当时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是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这样,继电器控制安装就需要经常的重新设计和安装,既费时,费工又费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如下10项招标指标: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规模化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装置竞争。7)可直接用115V交流输入(美国市电为115V).8)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9)控制装置扩展时很方便。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为4KB。1969年末,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并获得了成功。这种新型的智能化工业控制装置很快在美国其他工业控制领域推广应用,至1971年,以成功的将PLC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行业。PLC的出现受到了世界各国工业控制界的高度重视。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了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的PLC研制始于1974年,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

9、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广泛的发展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时的PLC已不再是仅有逻辑判断能力,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 国际电工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储存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照

10、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1.3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PLC之所以高速发展,除了工业自动化的客观需要外,PLC还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它较好地解决了工业控制领域中普遍关心的可靠性、通用性、灵活性、使用方便等问题。主要特点如下:(1)可靠性高。可靠性高是PLC最突出的优点之一。PLC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是因为它采用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完成。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

11、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2)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采用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如:硬件方面采用隔离、滤波、精选元器件等。在微处理器与1/0 电路之间采用光电隔离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外部干扰对PLC的影响,同时可以防止外部高压进入CPU单元。(3)应用灵活。由于PLC己实现了产品的系统化、标准的积木式硬件结构和单元化的软件设计,使得它不仅可以适应大小不同、功能复杂的控制要求,而且可以适应各种工艺流程变更较多的场合。PLC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及其它专用功能的器件,使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少。(4) 功能强,通用性好。有丰富的接口模块。PLC不仅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顺序控制等功能,而且还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