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896696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5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优盐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 九 章,第25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栏目导航,1农业地域的基本概念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_、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1)实质:农业地域的形成是_、合理利用_的结果 。 (2)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_、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社会,因地制宜,农业土地,经营方式,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1)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类型是_农业,主要分布在_。 类型是_农业,美国主要分布在_。 (2)农业类型形成与地域环境息息相关 甲、乙、丙三

2、个分布区: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地形特点是_;水源条件是_;发展农业类型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是_。,季风水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商品谷物,中央平原,雨热充足,雨热同期,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充足,种植经验丰富,A农作物是_,B农作物是_。此地域地形优势是_;土壤优势是_;C_(河流)和D_(湖泊)提供水源。 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特征是_,与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和发达的_、先进的_有关。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与农业地域相比,不同的条件是_。,小麦,玉米,平坦开阔,黑土广布,密西西比河,五大湖,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工业,技术,人多地少,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混合农业特点 耕

3、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以_和_为主。 _大,机械化水平高。 (2)混合农业分布 澳大利亚西南部和_,_盆地是典型分布区。,小麦,牧羊,生产规模,东南部,墨累达令,4大牧场放牧业 (1)生产对象:牧牛或牧羊。 (2)区位条件:_气候,天然草场面积广大;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3)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_程度高。 (4)可持续发展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_;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干旱、半干旱,专业化,培育良种,5乳畜业 (1)生产对象:_。 (2)区位因素:饲料;_。 (3)生产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4)分布地区:北美_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4、地。,奶牛,市场,五大湖周围,1季风水田农业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一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和特点,(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2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基本特征: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家庭经营)以及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国营农场)。,(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3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1)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 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属于温带

5、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3)我国可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例1(2016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图2,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分析

6、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以及地理事物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乙地位于恒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主要围绕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 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二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西欧乳

7、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异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畜牧业的借鉴意义 我国畜牧业的经营方式落后而粗放,可以借鉴阿根廷的经验是: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保护草原,防止草场退化,改善牧区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加强对牲畜病害的研究;开辟水源,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商品畜牧业发展。,例2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

8、业 D乳畜业 (2)该国上述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牧草生长 B国内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C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 D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D,C,解析 第(1)题,通过区域定位可知,该岛屿为新西兰南岛,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小,没有高温期,因此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同时该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对畜产品需求量大,因此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第(2)题,新西兰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新西兰面积小、人口少,国内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广阔;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为牛羊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源,海洋运输便利。,1澳大利亚混合

9、农业的区位因素,三 混合农业及其他农业地域类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3其他农业地域类型,(1)成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鱼类的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例3(2017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甲地(位置见图甲)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

10、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乙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图甲,图乙,(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可从

11、甲地的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气温相对较高,不需要人工增温;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但降水较少,温室可以减少蒸发。第(2)题,该地发展农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其北侧的欧洲发达国家冬季气温较低,冬季蔬菜、瓜果的市场缺口大。第(3)题,可从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与更新设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等方面分析。第(4)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若赞同,可以从当地的技术及气候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后的效益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可以从该地的土地及水资源条件等方面分析。,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

12、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右图为“某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统

13、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是(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东南亚 D西欧 3提高该地农业生产商品率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B扩大耕地面积 C加快机械化发展 D控制人口数量,C,C,D,解析 第1题,读农业生产结构统计图可知,种植业比重最大且该地的商品率较低,故排除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和乳畜业。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第3题,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商品率低,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多,剩余稻米较少,要提高商品率就应控

14、制人口数量。,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A B C D,D,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 A B C D 解析 第4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而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第5题,中美两国玉米带都地处地广人稀的地区,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线稠密,交通条件便利。,C,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砂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