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86689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全集(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大全 第1节:标杆的力量 前 言标杆的力量企业发展史上有两次管理革命:一次是在泰罗提出科学管理之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确立的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模式,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的一次重大革命。第二次管理革命,就是提倡看板管理、零库存、15个为什么、三及时运动等为多样化、人性化产品生产服务的丰田生产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丰田模式被广泛应用,并且成效显著,大大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的进程,如中国的一汽,美国的汽车公司,甚至国外重型机械行业,都把丰田模式作为典范,在它们的推动下,丰田模式成了最经典的、最成功的生产组织方式。模式,即pattern,该词有图案、格局、样本、模具、榜样、典型、模式等含义。在企

2、业管理中,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可称之为模式。有了成功的模式,我们也就无需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从而使执行变得容易起来。显然,企业家确实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来应对一个狂热多变的新经济时代,虽然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模式这样的词汇总有桎梏我们想像空间的嫌疑,但我们又的确需要一些模式化的东西,让我们能够具备一些全新的、深刻而基本的能够创造价值的理念。但是,成功的模式不可简单地被复制,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英雄之识。纵观全球500强企业,没有几个是靠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来安身立命的。全球第一CEO、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坦言:GE的模式非常成功,举世公认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与个人创业英雄

3、李嘉诚的模式也非常成功,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被学习却不能被完全复制。无独有偶,在2004年9月份的首届跨国企业高层论坛戴尔峰会上,戴尔中国区总裁把戴尔在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运营架构和竞争策略等方面的经验和盘托出,以供中国企业分享和借鉴。戴尔如此不顾忌地进行自我解剖甚至自我暴露,是因为戴尔相信,戴尔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迈克尔戴尔所言:戴尔的企业运营其实非常复杂,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复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因为市场惟一的不变就是变,海尔总裁张瑞敏主张一切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为根本,他说:管理有模式,无定式,这是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

4、性。金刚经曰:佛说般若波罗密,既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管理模式,既非模式,是名模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成功复制模式的策略是什么呢?丰田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渡边捷昭说:丰田公司可以创造出比其他公司更高的生产效率,并成为其他公司学习的榜样,并不是因为丰田模式仅是生产程序。在我看来,丰田模式是一种不断改进、强调持续创新的企业精神。模式转化成价值就是一个模仿加创新的过程。2005年,美国商业周刊推出一篇题为韩国的LG的文章,介绍LG试图效仿三星公司而在两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的勃勃雄心。LG最明智的是:不是全盘复制三星的模式,而是在复制中有所放弃、有所超越。比如,三星拥有自己的芯片部门,

5、是推动三星赢利的增长点,而LG则在5年前分拆了其芯片部门。LG还通过两个策略超越三星,一个策略是速度:在美国市场LG的数码手机和MP3手机推出速度要快于三星;另一个策略是推行产品差异化,高端产品是以LG品牌进行销售,而低端产品则以其1996年收购的另一品牌名义进行销售,此外LG还推出第三个品牌,这使得LG能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市场,同时并不损害LG这一品牌。成功的模式不可简单地复制,但可以分享,可以创造性地加以复制。在这个竞争手段、管理方法愈来愈同质化的今天,创造性地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是企业成功的一条捷径。做企业有很多的方法来做,就像游戏一样,有很多不同的游戏规则和方式,通用的成功模式是万能的制胜

6、宝典。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明智之举。 企业管理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和应变性较强的活动,在这种复杂活动中,企业需要灵活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于是本书应需而生。本书搜集的管理模式是在总结大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实际需要提炼出来的,取舍中遵循着以下几点原则:适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甄选出的所有管理模式有着共同的特征:人 制度 创新,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人是企业管理之本,使企业能够存在;制度是企业管理之法,使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创新是企业管理之魂,使企业经

7、久不衰。管理实践是千差万别的,管理环境是变幻莫测的,只有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经营企业,才能使企业的经营获得真正的成功。管理模式体现了企业经营的精髓,创造性的复制管理模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获得新生。第2节:第一编 战略规划模式(1)第一编战略规划模式1. IBM:扁平世界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的这一趋势无疑将对现有的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产生巨大影响,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是平的作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的托马斯弗里德曼,他在2005年凭借世界是平的一书,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仅仅半年的时间,该书的销售量就突破了一百万册。畅销的背后是:世界是平的全新阐述了

8、全球一体化的理念。弗里德曼称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3.0时期,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在一个平坦的世界中,个人和小公司不但能够参与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世界的主角。全球化让企业的生存环境趋于一体化,全球经济舞台的水平趋同开辟了许多新的机遇,也引来了新的参与者和竞争力,通过各种网络和渠道,不同的组织被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现有的经营状态。在新的环境中,胜败的关键取决于企业是否有着全球化战略思维。2006年,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了企业战略白皮书,对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布局提出了系统的看法和建议。白皮书认为,全球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现象和方法,更是一种思考和视野,以及一套

9、支持企业走向全球的完整战略及解决方案。企业应该在准确评估现状、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的全球化商业模式并向高端价值链转移。只有那些战略清晰、定位明确、执行力强、能够驾驭复杂的全球管理架构的企业才有望成为未来领先的跨国公司。正是这种全球化战略思维,IBM创造了大象也能跳舞的神话。IBM的全球化战略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创新。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帕米萨诺在2005年公司发布年报时对投资者说:如果你理解经济和社会正在发生着的变化以及我们公司在这些变化基础上进行的转型,就能明白2006年的IBM既不是一家计算机公司或服务公司,我们甚至不是一家IT公司。今天的IBM也许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是一家创

10、新公司。在IBM的创新框架下,全球化这三个字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IBM,最早的全球化就是总部输出,输出意见、思维、产品和发明;后来,全球化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出现,分布各处的分公司与总公司的脚印是一样的,只是大与小、深与浅的分别;在现阶段,IBM的全球化是运用全球的资源和竞争优势把业务扩大,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推动企业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提升与转移,这是IBM全球化的重要使命,其中,不断致力于提出创新方案和丰富实践,是加速IBM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各地取其所需,做到全球一盘棋,是IBM的战略目标。一直以来,有着超前意识的IBM首先意识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化战略思维的指导下,

11、IBM积极着手先于对手进入扁平的世界,力图保持伟大公司和思想领袖的地位。为了顺应世界扁平的趋势,IBM积极改变自己。为了给客户更好的提供服务,IBM先把自己内部组织扁平化-将决策向客户推近。针对于此,帕米萨诺提到了2006年IBM这方面的具体计划:在欧洲已经取得成功的销售支持中心将扩展到亚太、美洲地区;这些中心将为销售人员提供在技术、定价、售后和法律方面的支援;这些中心将帮助销售人员辨别并优先考虑潜在客户,这一中心在2006年涵盖到15个国家。全球化战略最关键的问题是本土化。要有很好的动机来进行全球化。如果只是为了全球化进行全球化,如果全球化的结果是让你过早地放弃了自己本土的市场,这是非常危险

12、的。香港佐丹奴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国权强调,事实上很多人觉得跨越了国界进行公司的经营就认为是跨国公司,但是其实作为真正全球化的公司,并不仅仅是在其他的国家有业务,你要进行全球化的话,最好还是先巩固你本土的市场。IBM的战略调整极力顺应世界扁平化这一发展趋势,这种调整表现为IBM新一轮全球布局的另类。IBM过去在世界上的每个主要国家都在复制一个完整的IBM公司,比如说IBM德国、IBM法国、IBM日本,等等,每家公司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有自己的后台机制、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它们是独自处理各种业务流程的业务部门,IBM公司负责中国和印度业务发展的副总裁迈克布鲁克斯解释说,从两三

13、年前的全球整合企业时代开始,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在每个国家都复制一个完整的IBM。所以,当IBM的大批全球中心落户中国或印度的时候,你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国家的私有财产。这就是IBM战略调整中的全球化观念。 第3节:第一编 战略规划模式(2)哈佛商业评论:自从西奥莱维特在1983年发表了极富启迪性的全球化市场(Globalization of Markets)一文后,全球化成了国际战略的一大主题。这一概念的风行使许多人对之加以滥用和误用,因此可能当某企业谈到全球化战略时,实际上指的是国际化,说的只是一切与国外市场有关的、一般意义上的业务。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有着偏颇性的,尤其是在今天,现代市场已冲破

14、了地域上的界限,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舞台,市场竞争要受到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率领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树立全球化的战略思维。企业必须区分的是全球战略与多种国内市场或多种本地化市场的国际战略,后者对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孤立起来对待,而前者则采用了跨国家和跨地区的整合协调战略。全球化战略是指为了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获得高额利润,企业向全世界的市场推销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较有利的国家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战略。全球化战略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主场优势,只有保住主场优势,才有了全球化的根基。然后,企业要考虑怎样在别人的主场里面打败别人

15、。跨国公司进行的全球化战略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经营市场的全球化。从过去跨国市场的企业发展到全球市场的企业,成为真正的全球公司。从过去的区域跨国战略,要发展到全球范围的投资与经营战略。经营业务的服务化。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为了取得竞争的优势,跨国公司不得不把主要力量集中到附加值最高的最核心的业务和最核心的环节上。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出去,把资源向价值链两端集中,这一发展导致了经营业务服务化的趋势。经营资源的外部化。由于全球竞争加剧,很多跨国公司正在从过去自我完善型的运营系统,向资源外取型的运营系统转变,从其他的公司或其他的国家取得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把制造环节转移出来,而且把一些原来完全由公司自己承担的服务业务也转移出来。2.Google:未来在于无穷长的尾巴每个月里都有数以千计的听众花钱点唱那些在其他传统点唱服务中根本就不可能找到的曲目。长尾真正令人吃惊之处在于它的数量。将长尾上足够的非流行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还要大的市场。-长尾理论长尾(The Long 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他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