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864551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http:/view.QQ.com 2006年07月11日10:53 大学重建 姚国华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以公开透明的外科手术扼止沼泽化,清淤割瘤,优势重组 对于深层的文化使命来说,中国大学仍还处在蒙昧状态。只有少数老牌大学还有一丝几经摧残、扭曲和冷寂的文化传统。 这种状态下的大学,要充当国家文化战略的中心,必须在宏观政策和微观管理的各方面,果断实施全面的整顿、重组等外科手术,置于死地而后生,形成现代大学精神成长的内在机制。可是,谁来主持大学改革,并确保改革的深入呢? 首先,作为起步,要依靠理性的政府权威;然后,作

2、为常态,要建立各大学自主的理性办学体系。 有人反感高校改革的政府行为,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国基层社会充斥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网,根本没有形成理性思维与选择的背景,各自为政的改革只会越改越糟。况且,中国高校本是集权体制的产物,解铃还须系铃人。 关键在于,大学改革应在公开透明的环境里,放理性文化的层面上操作。既不能以过去的中央权威来保证“以大局为重”,也不能落进基层官僚们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小算盘”里。如果大学都做不到这样,那社会更不可能了。 这又回到本书的基本立场上,真正彻底的改革决不能陷入“利益调整”的死胡同,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文化问题,得到公众的理性认同和维护。20年来,无论在

3、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教育的改革,一旦陷入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抗拒、妥协、折中、纠缠,并且诉诸于不公开的权力争夺,结果就会不可避免地背离改革的初衷,造成一系列不合理的反面效应,甚至倒退。 改革经常阻力巨大,反对声浪阵阵,但仔细分析无非是利益集团的抗拒与压制造成的。所以,必须建立公正、普遍、客观的理性原则,凌驾于所有利益集团之上,并且诉诸于公开的对话和竞争。没有这样的理念,任何改革都将是隔靴搔痒。 第一个方面,大学的结构性重组 近年来,中国高校最大的改革是联合、重组、合并,强调规模效应与综合优势,改变各行业部门办学的归属方式,形成中央和地方主管教育的体制。这一结构性的重大调整,针对50年代以来形成的

4、分工狭窄、体制封闭、低水平重复、小而全的高校办学模式,尤其对打破多年的利益集团化、沼泽化,对于“清淤消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外科手术。 宏观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实施却举步维艰,结果也十分尴尬。虽然这还只是开端,不能过早下结论,但根本问题已经突现:一个原本远大的战略思维,如何变成公众认同的文化理念,摆脱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陷阱。 学科布局合理,有潜在优势效应的重组只有川大、北大、复旦、中山等。其它多是“掺水式”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专科、甚至中专合并,“同性恋式”没有互补关系的专门学校合并。荒唐的例子有:中国科大并一个烟草学院,上海交大合一个农学院,同济大学并个铁道医学院,东南大学并的全是些低层

5、次学校,校区相连、实力相当的湖南大学与中南工大合不起来,却分别与远处的其它杂牌学校合并。这样造成众多“傻大”高校,狠狠扩招,只要有钱,谁都能上重点大学,拿名牌文凭! 我所在的武汉,曾是华中及中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然而20年来,东部崛起了,西部开发也启动了,这里的局面却一再被动,在全国的地位一降再降。武汉地区重点高校之多,仅次于北京、上海,列全国第三。这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格局中本来占尽优势,然而此次高校重组,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牵制,竟然组合不成一所优势大学进入全国名牌行列。 我所在的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曾是苏联模式下建立的工科高校,由于缺乏真正的文科,视野狭隘而肤浅、思维

6、古板而单一,难以成为一流大学,名望无法与有着沉甸甸历史积淀的武汉大学相比,国家重点支持也不及其它名牌学校大。 但由于它曾抓住时代的机遇,靠本身积累发展起来的办学实力,在武汉地区应属第一,全国也在前列,超过许多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而且,它曾是全国最先意识到这一缺陷的工科高校之一,并有兴办文科和理科的良好愿望与开端。 可是,在这次规模空前的高校重组中,它最终却只是与几所并不构成它最需要的文理综合优势的学校合并,而且都是非重点学校,并且再度改名为莫名其妙的“华中科技大学”。背负这平庸无味的校名,置于这散布大武汉的多处校园,面对着生源质量的下滑,面对着意识形态思维的老化,眼看着利益格局的日益沼泽化,它

7、要恢复往日的发展势头更“任重道远”了。 第二个方面,大学内部管理的整顿 大学内部管理的外科手术,包括实现后勤体制的社会化,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取消后勤系统的铁饭碗,清理学校庞大的非教学系统中的闲杂人员,以保障高效优质的服务,改善学习、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待遇。 大学要由真正的学者、教育家来主导学校事务。要让那些自己没有本事却习惯于装腔作势地教训师生的政客、官僚及闲杂人员无处藏身。然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这些寄生在体制里的人,组成官僚化的利益集团,他们要尽其所能予以抵制。 随便打开哪所学校的网上BBS,都可以看到教师在抱怨自己基本的工作、生活条件无法保证,而有关系有背景的家属子弟、民工、闲杂人

8、员肆意侵占学校的各种资源,与我周围发生的事情没有两样。令人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企业,部分事业单位早已能够随便地让人下岗,可是大学里至今全面推行着铁饭碗政策,各种利益关系网踞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 无论多大的整顿声浪,总是雷大雨小。通常是一位领导负责,成立一个专门清查小组,即便他们真有心整治,碰到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会碍于面子,考虑自己的人缘,不得已作出各种妥协。一阵风过去之后,邪气变本加厉地反扑。 正气得不到伸张的根本原因,就是事情都在黑箱里操作。学校到底有多少房子是空的,多少房子不公开地租给了别人,多少人光拿工资不干活,多少公共设施被人占有,工程项目通过什么渠道承揽下去的,供货渠道谁说了算等等,

9、从来是不公开的。 只要具体细节不公开,任你多大的声势,无法让人拿到实据,事情就容易做空头文章,有利于当事人敷衍、掩饰一番,大势一过便收场。无权无势的人任你再义愤填膺,累了,就习惯了,慢慢将就,甚至主动融入腐败的行列中去。 第三个方面,开放式、流动式办学 大学在生源、师资、权力结构上要防止本地化,克服近亲繁殖。这个无形的准宗法关系网不破除,人们不是以自己的事业和真正的业绩立足,大学精神就无法抗拒世俗利益的腐蚀,现代大学便是一个空壳。 中国的很多事情不能照搬西方,但这一点是应当全面移植的,教授岗位非终身制,能上能下,要在待遇和条件上鼓励不同单位学者的合理流动。要杜绝学生在本校继续升学,本校留校任教

10、;限制教师在本校提职称,甚至不允许校长从本校升任。 一所大学要大幅减少本地学生招生比例,当地政府出于本地利益考虑,就不会保证教育投入了;一所大学首先拒绝本校毕业生考研,会突然降低录取水平,因此没有人愿意下这个决心,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教师在本校提不上职称,在外面就没有资历和名望;外面调来的领导人进来之后,由于没有人缘背景,可能被本单位利益集团排斥,甚至长期架空。 早在80年代,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便发现中国高校学术近亲繁殖的严重问题,并着手有关改革。可是,据1999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报道,复旦大学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互换研究生计划失败。上海高校招生本地化极其严重,2000年第一批招生实际录取17

11、996名,其中本市院校录取了16364名,增招1099名,而外地院校减招559名,只录取了1632名,不到十分之一。 复旦大学本地学生据说都达到一半了,真是吓人!上海人不愿离开上海,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是一种传统腐朽心态的回归,越来越成为上海在全国战略发展格局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制约因素。其实,如果不是接纳外来文化,不是成为国内资源的集中地,就没有今天的上海。我们也不能忘记解放后的几十年间,上海人走向全国,为全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既然事情愈演愈烈,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就必须给人一个当头棒喝,断然扼制这一陋习。据说,厦门大学为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优势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实现短期聘用教授上课制度,并

12、采用合同制管理,这也许是一线希望。 在我看来,一所到多所大学突破死胡同是可能的。只要有勇气开风气之先,不仅本身会获得开放式办学的优势,从而走出封闭办学的囚笼,而且还会得到全社会的高度敬仰,从而得到巨大的社会声望上的回报。这取决于以下两点: 其一,需要全面而深刻的调查、研究、分析,并且通过大力宣传,获得全面的舆论支持。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术生态封闭,给大学带来的致命后果,这与我们普遍没有文化战略的思维,只有目光短浅的实用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有关。 其二,制定并实施全面、周密的方案。一方面,要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勇气和毅力,要全面出击,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半途而废;另一方面要有充分而周全的准备,

13、譬如说与相关地方、兄弟高校进行定向协作,不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孤立的境地。 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规范:如重点大学在本地招生不得超过10,各地相互调节,把各自家门口的权益拿来交换,不仅能保证相互的利益在数量上得到实现,而且通过流动在质量上得到提高;大学生毕业,必须无条件离校,或者到社会求职,或者到外校升学;限制教师在本校提升职称,只有在一所学校干好了,才能去别的学校竞争职称大学校长应当是文化大师和教育家:他们若无才无识无德,比省长市长们腐化堕落,更加要命 大学曾是动员、引导、组织现代文化力量的中心,在全社会享有崇高威望,它独立的文化使命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中国需要一批真正的教育家,他们不是官僚

14、体制的产物,而是思想权威、智慧象征、学术大师,是良知倡导者和文化战略家。 人们经常提到大学地位下降的事实:国民党派到大学主持校政的政客,常常被师生们拒之于校门外。直到解放后的多年里,大学校长可以直接见到最高领导人。而以后大学校长作为一个厅局级干部,连见一个厅局级官员也要排队。 腐败的旧中国,尚有一批顶天立地的大学校长,为衰弱的民族培养文化生机。然而,今天校长们人格、品德、思想的整体素养难以与过去相比,也无法与整个国家的战略发展相适应。他们多是理工科专家,人文学科出身的校长极少,有也是意识形态专业。在教育领域外行居多,缺乏教育家的综合素养。由于长期接受畸形的教育,常常不知不觉地陷入旧的思维模式。

15、 大学很少有卓越的教育家执掌校政,校长也只是行政角色,其使命来自政府的授予。许多人是多年官场上摸滚出来的,即便是业务上冒出来的尖子当上校长。位子的光环,尤其是灿烂的仕途太具诱人力,让人沉迷于晋升的期望里。 一旦如此,他们就只会敷衍面子上的事情,自觉不自觉地把精力投入各种能引起轰动的形式主义应酬里。总在报告,举牌,揭幕,授奖,签字,鼓掌,微笑,寒喧,吃饭,除了上厕所和睡觉,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当然也没有独立的思考。 一位常年在某著名学府替校长、书记做官样文章的朋友,私下透露一个并不新奇的秘密:大学的领导人最真实的状态,是与地位平行的同僚在饭桌上,几乎从不讨论什么学术,而是讨论“哲学”(这个词估计

16、来自众多传记里描述的毛泽东对尼克松“谈哲学”,当然在这里又有了“创造性”的转义),亦即“如何做人”,说穿了就是人际关系。 国家领导人为培养政治接班人殚精竭虑,国务院还掌握五百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人事权,强调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好的一把手,舆论对企业家大肆吹捧。然而,这些正确思路却很少用到文教事业上,很少有人考虑有没有一位合格的大学校长。 将眼光放在文化教育的百年大计上,天平稍稍向这边倾斜,会更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迫切的问题是要使校长减少形式主义的活动,增加一些与师生的直接对话,尤其要投入心智和精力,形成自己远程的发展思维。 近来,由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大学校长的地位获得了提升,尤其是一批名牌大学领导人的行政级别提到了副省级,这也许是一个乐观的开始。但一方面,大学校长作为全社会的文化灵魂,“副省级”显然是远不足以衡量的。另一方面,这种提升仍只是“官本位”体系里的产物,而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