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286422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儿牙解剖与生理(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的解剖生理特点 乳恒牙鉴别 乳牙的牙根吸收 乳牙的重要作用 年轻恒牙的特点,62.乳牙的意义,乳 牙,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大量摄取营养-充分咀嚼 颌骨肌肉的发育-咀嚼刺激 发音、言语功能的建立与完善 正常的牙列形态形成 生理性咬合的建立 因此,乳牙十分重要,对乳牙的疾患要进行 早期诊断与治疗,并着重于预防,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于婴儿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陆续出齐。 乳牙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组,上下颌各10个,共20个。 上下颌左右各5个,左右乳牙形态相似。 各区牙的排列自中线向远中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和第二乳磨牙。 乳中切牙、

2、乳侧切牙和乳尖牙为前牙组,第一和第二乳磨牙为后牙组。,临床记录: E D C B A | A B C D E E D C B A | A B C D E | | 例:左上颌乳中切牙 | A 或 | ,WHO分类: 恒牙 1 | 2 乳牙 5 | 6 4 | 3 8 | 7 四个象限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两位数标记法,各牙的数字标记,第一个代表象限,第二数代表牙位: 55 54 53 52 51 | 61 62 63 64 65 85 84 83 82 81 | 71 72 73 74 75 例:左上颌乳中切牙 | 61,窝沟深度可分三种: 浅度:沟底未达釉质厚度的1/2 中度:沟底达釉质厚度的

3、1/2 深度:沟底近釉牙本质界处 窝沟类型 P型:开口宽广,两侧壁相交90 V型:开口较宽广,两侧壁相交90 U型:开口稍宽,底部呈U字型 IK型:裂隙狭窄,底部稍膨大,似安剖状 I型:裂隙狭窄,呈棒状 C型:不属于上述各型的复杂形态,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的解剖形态,牙体形态特点 牙冠邻面接触以面相接触 根长与冠长的比例,乳牙大。乳磨牙的根分叉接近髓底,各根间的叉开度大,有利于容纳继承恒牙的牙胚 乳牙的髓腔大、髓角高、根尖孔宽大,乳恒牙的鉴别诊断,分叉根张开角度大,64.乳前牙,乳前牙,各牙均与同名恒牙相似,区别点如下: 牙冠较小、短而宽,颜色较白 颈部缩小、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宽冠窄根,只有

4、上颌乳中切牙牙根扁宽根尖向唇侧 弯曲 上颌乳尖牙的近中牙尖嵴长于远中牙尖嵴,牙尖偏 远中,65.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合面类似上颌第一恒前磨牙 牙尖三角嵴及发育沟不典型 颊面颈部1/3非常突出,形成近中隆突 牙根类似恒磨牙,分叉为三根 根细长、根柱很短、根分叉度很大(容纳恒牙胚),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66.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特别,不同于任何恒牙 *颈部缩小显著、颈嵴突出,近中部分最突,类似隆突 *合面显著小于颈部,颊舌尖十分接近 *牙尖、三角嵴、边缘嵴均不清楚 *牙根似恒磨牙,分为近中根与远中根,根柱短、根分 叉度大,下颌第一乳磨牙,67.第二

5、乳磨牙,第二乳磨牙,相似于第一恒磨牙,二者位置相邻,容易混淆,鉴别点 如下: 1、牙冠短小,颜色较白 2、牙冠颈部缩小明显,颈嵴较突 3、牙冠自颈部向合面缩小,故近颈部大而合面周径小 4、牙根根柱短,分叉根均细且向外张开,下颌第二乳磨牙,68.乳牙应用解剖,乳牙的临床应用解剖,1、乳牙的龋患率高,应注意及时的治疗及乳牙的保健 2、在混合牙列期,乳牙与恒牙在口腔内并存,乳牙的 牙冠比恒牙小,颜色较白,应根据牙的大小、颜色、 位置及形态特征,进行乳恒牙的正确鉴别,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乳牙牙髓腔的形态与恒牙相比,事实上较为复杂。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牙的外形 一致,按与牙体的比例而言, 乳

6、牙髓腔比恒牙相对较大,表 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 大,髓腔壁薄以及根尖孔大。,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磨损或龋蚀等因素使牙本质暴露,牙髓发生防御性反应,在受损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髓腔相对地变小。 修复性牙本质多见于髓角和乳前牙切端相应的髓腔壁,颈根部移行处相应的髓腔壁,乳磨牙根分叉相应的髓腔壁上。 髓室底离根分叉近,尤第一乳磨牙,髓室底的厚度为1mm。乳磨牙的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感染以瘘管多见,且瘘管位置高。,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乳磨牙的根管分支多,形态复杂,侧支根管多而乱 前牙为单根管,很少见到下前牙为二个根管 上颌

7、乳磨牙为3个根管,2个颊侧根管和1个腭侧根管 下颌乳磨牙为23个根管,2个近中根管与1个远中根管 下颌第二乳磨牙偶尔出现4个根管,2个近中,2个远中根管,髓腔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活力旺盛, 牙髓神经纤维不成熟,分布稀疏,感觉不敏感 根尖周组织活力旺盛,修复能力强,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化学组成及化学反应性 釉质中矿物盐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羟磷灰石的结晶 化学式:Ca10(PO4)6(OH)2 特点: Ca、PO4和OH离子可以和其他离子交换 结晶很小,单位体积内结晶表面积的总和大,离子更容易发生交换反应,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Ca 溶出率 反应速度 乳牙

8、釉质EDTA 大 快 恒牙釉质EDTA 小 慢 所以乳牙比恒牙的釉质遇酸后易脱钙 乳牙釉质EDTA酸性氟磷酸钠 恒牙釉质EDTA酸性氟磷酸钠 所以乳牙受氟化物处理后: 抗酸性,釉质的脱钙率明显 * EDTA乙二胺四醋酸,牙釉质(Enamel) 乳牙的釉质比恒牙易受脱钙剂的作用,也易受氟化 物的作用而增加抗酸性,强化牙质。 年轻恒牙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乳牙。 所以,适量的氟可以用于龋病的预防,尤其对乳牙及年轻恒牙效果明显。,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无机质分布: 切缘、釉质表层含氟量高,从釉质表层到深层 F、Ca及PO4的含量 Mg、CO2及CL的含量,乳牙的组

9、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有机质分布: 不是均匀,釉质表面、深层、裂沟部含量高。乳牙釉质的有机质含量比恒牙高,此特点是乳牙易患龋的原因之一。,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物理性及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的晶体小于恒牙 乳牙釉质厚度1/2恒牙釉质厚度,硬度低,临床表现易磨损 乳牙釉柱比恒牙釉柱少,也比较平直 了解釉柱排列的走向有利于修复牙体时窝洞的制备,避免留有无抗压力的游离釉柱,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物理性及组织结构特点 乳前牙釉柱: 切角部:釉质自釉牙本质界起,放射状贯通釉质全层,到达牙齿表面 牙颈部:釉柱排列方向为水平形、斜向切缘牙尖、斜向根尖

10、 斜向切缘水平形斜向根尖,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物理性及组织结构特点 乳磨牙釉柱: 牙尖、牙嵴与隆突等部位的釉柱排列方向为由釉牙本质界放射状到达牙齿表面。 窝沟部釉柱排列的方向相反,由釉牙本质界向釉质表面之窝沟底部集中 牙颈部:水平形斜向根尖斜向牙尖,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釉质(Enamel) 物理性及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部分在胚胎期形成,部分在出生后 生长环境与营养发生明显改变,使这部分的釉质发育受到干扰的结果,产生钙化差、较宽的新生线 (neonatal line) 故釉质分成: 出生前釉质(prenatal enamel) 出生后釉质(postnatal enam

11、el) 新生线占99.2100 PE :出生前釉质 POE:出生后釉质 NL:新生线 PD:出生前牙本质 POD:出生后牙本质,NL,PE,POE,NL,PD,POD,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本质(Dentin) 化学组成及化学反应性 乳牙牙本质的化学组成与恒牙相比,无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有机质含量多于恒牙,比乳牙釉质高 乳牙牙本质的化学反应性和钙、磷离子的置换均比乳牙釉质活跃,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本质(Dentin) 物理性及组织结构特点 厚度是恒牙的1/23/4,这是乳牙龋病进展快易致牙髓感染的一个因素。牙颈部牙本质厚度最薄,钙化度差,硬度低,为乳牙釉质硬度的1/10 乳牙的修复性牙本质形

12、成功能较 为旺盛,此为其生物特性之一。 修复性牙本质的硬度比较低。 乳牙的牙本质新生线占85,为 出生前或出生后牙本质。,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髓(Pulp) 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而细,活力旺盛,组织疏松;血管粗细相混,边缘部血管细;神经组织分布细疏,边缘神经丛少,进入造牙本质细胞层的神经少,进入牙本质前期少,进入钙化的牙本质更不明显。故制备窝洞时,不太敏感。神经纤维大多为无髓鞘,即使有髓鞘,也没有恒牙发达。,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牙髓(Pulp) 乳牙牙根有生理性吸收的特点 牙根吸收的初期,牙髓尚维持正常结构 牙根吸收1/2时,牙髓发生明显变化,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面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

13、增多,造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牙本质内壁有吸收窝 牙根吸收达3/4时,牙髓发生肉芽变性,部分或多数神经纤维消失,有明显内吸收,3、乳牙的牙根吸收,乳牙的牙根吸收,乳牙的牙根吸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乳牙在替换期的吸收属生理性吸收,吸收呈间断性,有活动期和静止期,临床检查时发现时而松动,时而稳固。这是牙根吸收和再修复交替进行的缘故。 根吸收早期,吸收速度较慢,接近替换期,吸收速度加快。 自乳牙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 这一段时期,是牙根的稳定时期, 这也是临床上牙髓病治疗和根管 治疗最有利的时期。,乳牙的牙根吸收,乳牙的牙根稳定期 牙根形成 牙根吸收 脱落期 牙根稳定期 (岁) (岁) (岁)

14、(岁) A 1.5 4 67 24(约2年) B 2.0 5 78 25(约3年) C 3.5 7 912 47(约3年) D 2.5 8 911 38(约5年 ) E 3.0 8 1012 38(约5年),Stationary phase 乳牙牙根稳定期 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 临床意义: 1、乳牙牙髓根尖周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2、乳牙反牙合矫正时期,乳牙的牙根吸收,乳牙牙根吸收部位受继承恒牙位置的影响。乳前牙牙根的吸收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乳磨牙牙根的吸收从根分叉的内侧面开始 恒牙胚向前庭方向移动不充分,发生乳牙滞留,恒牙从乳牙舌侧萌出,形成“双层牙” 牙根吸收

15、厉害时,髓底也可以被吸 收。无后继恒牙,乳牙吸收速度缓 慢,脱落晚 下颌乳磨牙多为远中根比近中根先 吸收,上颌乳磨牙的颊侧远中根和 腭根比近中根易吸收,乳牙的牙根吸收,活动期:牙根与骨组织吸收,结缔组织溶解 稳定期:结缔组织增殖,局部牙根与骨组织也可增殖 如果稳定期,牙根与牙槽骨发生骨性粘连,形成低位乳牙(submerged deciduous tooth),即低于咬合面,处于下沉状态,有碍于继承恒牙的萌出 骨组织吸收是由于破骨细胞 (osteoclast)的作用,牙的溶解靠 破牙细胞(odontoclast),乳牙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 局部 全身 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及正常的恒牙列形成 乳牙过早丧失使继承恒牙过早或过迟萌出 乳牙的根尖周病使继承恒牙过早萌出 乳牙的根尖周病影响继承恒牙牙胚,形成忒奈氏牙 (Turners teeth) 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诱导作用 有利于儿童的发音及保护心理,年轻恒牙的特点,恒牙根形成3/42/3左右时开始萌出。临床上虽已萌,但未达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