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2861853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传染病诊断标准(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诊断标准 卫生部2008年颁布实施,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 诊断标准 1.1 流行病学史 1.1.1 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1.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史。 1.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1.1.4 与HCV 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 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2 临床表现 1.2.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2.1.1 病程在6 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1

2、.2.1.2 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疸。 1.2.1.3 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发。 1.2.1.4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2.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2.2.1 病程在6 个月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1.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1.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2.3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2.3.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区疼痛或不适等。 1.

3、2.3.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1.2.3.3 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3 实验室检查 1.3.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 AST 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 升高。 1.3.2 血清抗-HCV 阳性。 1.3.3 血清HCV RNA 阳性。,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4组织病理学检查 1.4.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包

4、括; )单核细胞增多症样变,即单个核细胞浸瑞于肝窦中,形成串珠状;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 )常见界面性炎症。,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4.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界面炎、管区淋巴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库普弗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 1.4.3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肝纤维化及小叶结构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1.5 影像学检查 1.5.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

5、炎 超、或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 1.5.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超、或可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肿大 1.5.3丙型病毒性肝硬化 超、或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2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实验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依据 检测。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3 诊断 3.1 疑似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1.1 符合1.1流

6、行病学史和1.1。 3.1.2 符合1.1和1.3.2血清抗-HCV 阳性。,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3.2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2.1 符合1.3.2血清抗-HCV 阳性和1.1流行病学史 3.2.2 符合1.3.2血清抗-HCV 阳性和1.2临床表现 3.2.3 符合1.3.2血清抗-HCV 阳性和1.3.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 AST 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 升高 3.3 确诊丙肝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和1.3.3血清HCV RNA 阳性。,丙型

7、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3.3.1 急性丙肝诊断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3.1.1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2.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3.3.1.2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4.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 3.3.2慢性丙肝诊断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3.2.1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3.3.2.2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4.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 1.3.2.3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5.2慢性丙型

8、病毒性肝炎的影像学检查改变(超、或可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肿大),丙型病毒性肝炎(WS 213-2008),3.3.3丙肝肝硬化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3.3.1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3.3.3.2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4.3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组织学改变(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肝纤维化及小叶结构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 3.3.3.3 符合1.3.3血清HCV RNA 阳性和1.5.3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影像学改变(超、或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肝实质

9、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麻疹(WS 296-2008),一、诊断依据 (一) 流行学病史 在出诊前6d21d 与麻疹患者有接触史。 (二)临床症状 1、 发热 体温38. 2 、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3 、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并有畏光、流泪、结膜炎症状。 4 、皮疹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3d5d 内波及全身。 5、 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d3d)在口腔颊黏膜见到麻疹黏膜斑(Koplik 斑)。,麻疹(WS 296-2008),(三)实验室诊断 1 、8d 到6 周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 抗体。 2 、恢复期患

10、者血清中麻疹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 倍或4 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3 、从鼻咽标本或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麻疹(WS 296-2008),二、 诊断原则 典型麻疹病例可依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作出诊断,轻型麻疹病例需依据血清麻疹抗体的检测结果或麻疹病毒分离阳性或麻疹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做出诊断。,麻疹(WS 296-2008),三、诊断 (一)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 体温38、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并有畏光、流泪、结膜炎症状者。,麻疹(WS 296-2008),(二)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

11、者: 1 、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流行病联系者。 2 、疑似病例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者。 3 、疑似病例在完成调查钱失访/死亡者。 4 、疑似病例无实验室诊断结果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三)流行病学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无标本实验室诊断结果为阴性,并同时具备流行学病史者。,麻疹(WS 296-2008),(四)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1.3.1(8d 到6 周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 抗体)、1.3.2(恢复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 倍或4 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1.3.3(从鼻咽标本或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12、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中任何一项者。 (五)排除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 1 、麻疹疑似病例采集了合格血标本,经合格实验室检测麻疹IgM 阴性,并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 2、 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其他疾病(如风疹等)。 3、 能明确找出是有其他原因引起发热出疹的病例(如药物性过敏性皮疹等)。,狂犬病(WS 281-2008),一、 诊断依据 (一)流行学病史 有被犬、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等宿主动物咬伤、抓伤、添黏膜或未愈合伤口的感染史。 (二) 临床表现 1 、狂躁型 狂造型我国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有:在愈合的伤口极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常感觉,以后出现高度

13、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逐渐发生全身弛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狂犬病(WS 281-2008),2 、麻痹型 麻痹型在我国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为前驱期多为高热、头痛、呕吐及咬伤处疼痛等,无兴奋期和恐水症状,亦无咽喉痉挛和吞咽困难等表现。前驱期后即出现四肢无力、麻痹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故称“亚狂犬病”。,狂犬病(WS 281-2008),(三)实验室检查 1、 直接荧光抗体法(Dfa)或ELISA 检查患者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

14、织标本中狂犬病毒抗原阳性,或用RT-PCR 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 2 、细胞培养方法 从患者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病病毒。 3 、脑组织检测 尸检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Dfa)或ELISA 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RT-PCR 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狂犬病病毒。,狂犬病(WS 281-2008),二、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病例确诊需要实验室证据。 三、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下列任一项即可诊断; 1 、符合狂躁型者; 2 、符合流行病学史加麻痹型者。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加 1、检查患者唾液

15、、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狂犬病毒抗原阳性,或用RT-PCR 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 2、细胞培养方法:从患者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病病毒;3、脑组织检测:尸检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Dfa)或ELISA 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RT-PCR 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狂犬病病毒)中任何一项者。,细菌性痢疾,一、 诊断依据 (一) 流行病学史 患者有不洁饮食和(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数小时至7d,一般1d3d。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 次20次,但量不多

16、,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细菌性痢疾,3、临床分型 (1)急性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纳差等毒血症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2)急性轻型(非典型)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急性中毒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感染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发绀、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常伴有腹痛、腹泻。,细菌性痢疾,脑型(呼吸衰竭型) 脑水肿甚至脑疝的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呼吸衰竭,可伴有ARDS,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 混合型 具有以上两型的临床表现。 (4)慢性 急性细菌性痢疾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 个月以上。 (三)实验室检测 1 、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