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2850626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技术,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肃省针灸临床医学中心 魏清琳,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技术,疾病概况 火针源流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处理方案 不良反应/事件,疾病概况痛风性关节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人类对痛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 。预计在今后1O年内,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 。临床上患者多因急性发作的剧烈关节疼痛而就医。痛风最常见的、最初的临床表现 尿酸钠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骨、周围软

2、组织。,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人体尿酸是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分解而来。尿酸的生成增多和排泄的减少都可使尿酸蓄积而产生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引起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有急性红、肿、剧痛,逐渐产生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关节强直和功能障碍。痛风可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可与遗传因素有关,原发性痛风患病率高发年龄为40岁以后。继发性痛风可发生于肾功能减退,尿酸排泄减少患者;也可发生于白血病、骨髓瘤以及恶性肿瘤经化疗、放疗后核酸分解增多的患者。,痛风异质性的(heterogenous)疾病,痛风性

3、急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 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 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高尿酸血症(Hyperuricimia,HUA):是指370C时血清中尿酸含量 男性超过416mol/L (7.0mg/dl); 女性超过357mol/L(6.0mg/dl)。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饮酒 出血 高嘌呤饮食 急性痛(感染) 创伤 药物 手术(术后35天) 放疗,5,疾病概况痛风急性发作诱因,疾病概况痛风性关节炎受累关节,跖趾关节 膝 足背 腕 踝 指 足跟 肘,西医诊断标准,依据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

4、会拟定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HoImes1985)。 在滑囊的积液中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 痛风结节针吸或活检中有尿酸盐结晶; 未检查出的特殊的尿酸盐结晶,但有高尿酸症,典型的急性关节炎发作和无症状间歇期,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者。 具备上述条件中任何1条者可确诊。,国内修订标准,1滑囊积液的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 2痛风结节针吸或活检物中有尿酸盐结晶; 3高尿酸血症、典型急性关节炎发作和无症状间歇期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 4高尿酸血症合并泌尿系结石或典型痛风肾改变。 凡具备上述其中一项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者,即可诊断为原发性痛风;仅有血尿酸升高而无上述症状,同时排除导致血尿酸升高的继发病因

5、者,则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疾病概况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中医学认为“痛风”属痹证,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日“历节”,后世更名日“白虎历节”,“痛风”之名始于金元。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书中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还指出“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寒湿邪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等等,其后医家皆宗其说。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相凝滞所致”。从大量的中医典籍对“痛风”所下的定义、病因、病机及症状方面来看,中医痛风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痛

6、风性关节炎及其他一些疼痛性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人至中老年期,肾中精气渐衰,气血不足,阴阳失衡,水不涵木温土,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浊痰瘀流注经络骨节,闭阻经络而变生诸证。,疾病概况中医的病因病机 痛风病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脾肾功能失调;后天嗜食膏粱厚味、醇酒肥甘,素体肥胖,日久伤及脾肾;致脾失健运,脾胃升清降浊失司,肾气不化,分清泌浊无权,以致湿浊内生,湿邪蕴久化热,火热之邪炼津生痰,湿热稽留日久则致气滞血瘀;湿热、痰瘀阻于经脉,久蕴不解,进而酿生浊毒。湿热、痰瘀、浊毒流注经络骨节,闭阻经络,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致肢体关节疼痛、红肿、灼热。甚则痰瘀浊

7、毒附骨,痰瘀胶固,变生痛风结节,致关节僵肿畸形;久之,痰浊瘀腐则溃流脂浊,形成肝肾阴亏之证,可见痛风的病位主要在于脾、肾,涉及肝。临床资料显示 高原地区痛风的发生以热毒、湿浊、痰凝、血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疾病概况中医的病因病机 湿、痰、瘀是痛风的基本病机 脾肾亏虚是痛风的病机关键 饮食、情志、寒湿是痛风的相关致病因素 脾肾亏虚,痰湿瘀内阻,日久必致水肿,关格,痛风的辨证分型 湿热蕴结: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有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瘀热阻滞: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曲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垒硬结,肌肤干燥

8、,皮色暗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 痰浊阻滞: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垒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满。舌胖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肝肾阴虚: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虎咬,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甚,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火针源流 火针古称燔针、白针、烧针等,火针疗法是用钨丝制成的针具,将针烧至通红,然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具有祛寒除湿、消瘀散结、清热解毒、温通经络等功效。 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

9、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 明代杨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火针针具,1、材料要求

10、:耐受高温,坚硬挺拔;选用钨锰合金 2、结构:针尖尖而锐;针体坚硬挺直;针柄隔热不烫手 3、型号: 型号 直径 适应范围 细火针 0.5mm 面部、老人、儿童 中粗火针 0.8mm 四肢、躯干、压痛点、病灶周围 粗火针 1.1mm 病灶部位如窦道、臁疮等,适应症 符合诊断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以火针消除积聚,气行血行;破痈排脓,发散毒邪。 还可适用于溃脓、块、结积、风湿痹证、瘫痪等证,体现了火针破痈、行气、消瘕、蠲痹的作用。,禁忌症 火针刺激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禁用。 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 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操作方法及步骤 1,1、选定穴位:可直接针刺病灶局

11、部,也可配合关节局部的经穴。选择患肢经穴或是寻找局部压痛点,都要在消毒针刺之前,在选定的穴位上加以标记,以保证针刺的准确性。 2、消毒:定好穴位以后,先用碘酒棉球,以穴位为中心向四周划同心圆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棉球以同样的方法划同心圆脱碘,待酒精干后即可施术。 3、烧针: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将灯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中载:“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针红则效力强,痛苦少,祛疾彻底,取效迅速。,4、进针:将针烧至通红时

12、,非常迅速地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并迅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大约只需要十分之一秒。要求术者全神贯注,动作熟练敏捷。(此为关键技术环节) 内经中所说:“手如握虎,神无营于重物。”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以及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和腰腹稍深,胸背宜浅。,操作方法及步骤 2,5、留针: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一般不留针。当火针用于祛瘤、化痰、散结时,则需要留针。留针的时间多在15分钟,如针刺淋巴结核,需留针12分钟;取远端穴位,火针治疗疼痛性疾病时,可留针5分钟。 6、出针:起针时医生要手拿消毒

13、干棉球,以备出血、出脓搽拭或揉按时用。当火针进到一定深度时,应迅速出针,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不扩大针孔以免小斑痕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随火针之拔出而见到血污、脓水、豆腐渣样物质流出。疼痛随之减轻。 7、出针后处理:火针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即可。一则可以减轻疼痛,二则可以保护针孔。,操作方法及步骤 3,火针的特点与优势,1、有悠久历史,有理论依据,有临床实践,有现代研究,有学术传承人,有发展前景。 2、符合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 3、火针治疗红肿热痛的理论阐释:“火郁发之”,“以热引热”,“热因热用”,“通因通用”。,注意事项,1.火针在操作过程要红、准、

14、快。 2.掌握好火针的深浅度。 3.应注意保护好针孔,施针的部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感染。 4.注意火针使用的时间间隔。 5.体质虚弱者采取卧位。 6.糖尿病者慎用火针。 7.操作注意安全,防止烧伤、火灾的发生。,意外事件及处理方案 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针灸大成火针说:“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小块白癜风、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发热的病症,一般不宜用火针。 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针孔处理:如

15、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不良反应/事件,晕针 弯针 针刺后异常感 针后出血 本方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事件。,我与火针,1996年主持申报课题火针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距现在16年。最初使用火针去痣、去除皮肤赘生物等实践。 1998年赴马达加斯加援外医疗,第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是用粗火针一次治愈西班牙修女左手腕背部的腱鞘囊肿,愈后无痕迹。 2000年用火针去痣、去皮肤赘生物,骨关节炎的治疗。 2008年火针治愈青年军人头顶部肉赘、脱发。 最早接触火针读的书是国医大师贺普仁的著作针具针法。 2012年7月专程前往北京“贺氏针灸诊所”学习培训,得以见识到火针可以留针。受其启发,用于治疗一例10岁“溶血性贫血”脾大患儿,疗效满意。 本人临床应用火针治疗的病症有:头痛、腱鞘囊肿、带状疱疹、下肢静脉曲张、头皮异物祛除、舌下赘生物、体表脓肿、痛风急性发作、各种风湿痹痛等。 本次所选病证源于师带徒过程中,对症治疗一位肝硬化腹水并伴见痛风急性发作的(双足踝肿痛)老年女性,当时见效。之后的操作皆由学生进行,患者满意出院。,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的输穴或患处,以达到祛疾除病目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 国医大师贺普仁,现行的火针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