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848686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围神经损伤及诊断治疗新进展ppt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治疗及新进展,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概 念,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闭合性损伤:如关节脱位或骨折,可挤压或牵拉神经;骨筋膜室综合征对神经血管的压迫;锐利骨折端刺破和切割作用致伤神经;暴力冲击钝性挫伤,石膏外固定压伤浅表神经;肢体被暴力牵拉等因素致伤神经。 开放性损伤:如锐器切割和火器伤致神经断裂;机器绞伤或撕脱伤等;这类神经损伤范围有时可达厘米,治疗困难,预后差。,显微结构,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及轴突构成。神经细胞尽管形式不

2、同,但只有一个轴突,细胞元结构亦相同。感觉、运动或交感神经细胞的神经轴突直径从1m20m不等,长度可达900mm。轴突分为有髓鞘及无髓鞘两种,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神经,较粗大,其轴突包绕层数不同的髓鞘,髓鞘系由雪旺氏细胞所形成,雪旺氏细胞与髓鞘紧密接触,包绕轴突的雪旺氏细胞形成雪旺氏细胞鞘,其外面有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内膜。交感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神经,较细小,其神经轴突外面被以很薄的髓质。,雪旺氏细胞鞘在保护轴突及轴突再生方面起重要作用,雪旺氏细胞形成的髓鞘系以轴突为中心,逐渐旋转而成,电镜下显示的层次为雪旺氏细胞的反折,其间充以浆液物质。髓鞘中7080%为脂类,2030%为蛋白质

3、,电位的传导是跳跃式的,即跳跃过每一个郎飞氏结。结间为去极化作用。周围神经是混合神经,所测得的传导速度为综合速度,在人体,经皮肤测桡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872米/秒,腓总神经为4751米/秒。 轴突最外层包绕神经内膜,若干轴突组成一个神经束,有束膜(Perineurium)包绕,若干神经束组成神经干,外包的结缔组织膜称为神经外膜(Epineurium)。神经内膜、束膜及外膜均有防神经受伤过度牵拉的作用,尤以后二者为重要。,周围神经损伤的变性与再生,1.神经的变性瓦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早在1850年,Waller即发现蛙的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后有退行性变,在切

4、断神经1215天后髓鞘分解,2年后Waller作进一步研究,发现34月后神经又长入舌内,认为是神经细胞维持神经纤维的活力。 髓鞘分解不是由近端而及于远端,而是先在雪旺氏细胞的临界面开始,然后在郎飞氏结附近分解退变,整个髓鞘被吸收。剩下的雪旺氏细胞管,称为Bungner氏带(Bungners band)。,神经的变性,退变的髓鞘分解成为胆固醇酯及三酸甘油酯而被吸收。 神经损伤后,相应的神经细胞也有变化。1892年Nissl报道,轴突断后神经细胞出现染色质溶解现象,最近研究证实了这一看法,而且显示整个神经细胞肿胀。 轴突和髓鞘的分解吸收以及雪旺氏细胞增生等现象,称为瓦氏变性。这一退变过程,在神经断

5、裂后即开始,一般在神经伤后8周左右完成。,神经的再生,一般认为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而周围神经纤维可以再生。神经损伤后24小时,在电镜下可见纤维的神经轴芽,而伤后710天才开始向远侧生长。如未修复神经,则在近侧形成神经瘤,远侧段的近端也因雪旺氏细胞的增生而膨大,称为雪旺氏细胞瘤。 损伤的神经修复后,再生的轴突进入远侧的鞘膜管内,并以每日12mm的速度向远侧生长,当再生轴突与终末器官相连后即发挥功能。终末器官及运动终板可以再生。,神经的再生,轴突生长的旺盛期一般认为在修复术后46周,16周内,电镜下可看到再生轴突为神经束膜包被成为神经小束,在光镜下到术后812周才能看到。由于再生轴突不能全部长

6、入远侧段,所以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达不到伤前水平。 雪旺氏细胞在神经修复术中起重要作用。损伤远侧段雪旺氏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索带,对再生轴突起引导作用,并可诱导生长锥的迁移方向。它还能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营养因子(NTFS)、促神经轴突生长因子(NPFS)、基膜索(Laminin)和纤维连结素等20多种多肽类活性物质,诱导刺激和调控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一、 病 因,1、挤压伤 2、牵拉伤 3、切割伤 4、摩擦伤 5、火器、弹片伤 6、缺血性损伤 7、药物及医源性损伤,二、临床病理变化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 目前临床神经损伤程度的分类 1、神经传导功能

7、障碍 2、神经轴突断裂 3、神经断裂,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主动运动消失 2、感觉障碍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4、神经干叩击试验-tinl征 5、肌电图检查 6、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检查,1.伤部检查 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有无血管伤、骨折或脱臼等。 2.肢体姿势 观察肢体有无畸形。桡神经伤有腕下垂;尺神经伤有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有猿手;腓总神经伤有足下垂等。,3.运动功能的检查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 2级

8、不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3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5级正常。,4.感觉功能的检查 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感觉功能障碍亦可用六级法区别其程度: 0级完全无感觉; 1级深痛觉存在; 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3级 痛觉和触觉完全; 4级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惟距离较大; 5级感觉完全正常。,5.营养改变 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常用的出汗试验有(1)碘淀粉试验: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

9、饮热水后适当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兰色。(2)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试验;将患指或趾在干净纸上按一指印(亦可在热饮发汗后再按)。用铅笔画出手指足趾范围,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中。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处显出点状指纹。用硝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因汗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为紫色。,6.反射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腱反射消失或减退。 7.神经近侧断端有假性神经瘤,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8.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二)电生理

10、检查 通过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四、治 疗,一般处理原则: 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 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治 疗 1、闭合性损伤 2、开放性损伤 1)一期修复:伤口整洁,受伤时间短 2)延迟一期修复:指伤后13周内手术 3)二期手术:伤后一个月以上,非手术疗法,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11、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 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压迫性损伤,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以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观察13月后,如神经未恢复再考虑手术探查。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伸展 选用适当夹板保持肌肉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3.保持关节动度 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可引起马蹄足,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 4.理疗、按摩及适当电刺激 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萎缩及纤维化。 5.锻炼尚存在和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手术治疗,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

12、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对晚期就诊患者的治疗,3、手术方法,1)神经缝合术:适应于神经断裂.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 神经束膜缝合术。 2)神经移植术; 3)神经松解术; 4)神经植入术; 5)神经移位术;,疗效评价,1.治愈:肌力,感觉恢复满意,肢体无畸形、功能良好,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满意。 2.好转:神经修复满意,伤口愈合。,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的组成: C5C8、T1的前支构成,1、临床常见类型,1)

13、上干损伤: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 2)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 3)下干损伤: 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痹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氏综合征; 4)全臂丛损伤 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痹,上肢感觉全部丧失,上肢各种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2、治 疗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观察3个恢复者手术探查 (2)晚期肌腱移位或关节融合,只有少数不完全损伤病人在个月内获得满意恢复,一般在12年内不断有进步。臂丛上部损伤时,因手的功能尚好,故治疗恢复的效果较好。臂丛下部损伤时,手的功能受累较重,恢复较差

14、。臂丛完全损伤恢复不佳。 产伤引起的臂丛伤,在早期有锁骨上区肿胀压痛和手臂活动障碍等症状。可应用支架使患侧肩部保持于外展90,屈肘90位,使神经松驰,以利恢复。每日被动活动患侧肩和肘关节数次。 在臂丛部分损伤病例,神经功能停止恢复后,行神经松解术常可获得一定进步。必要时可行神经吻合。为便于显露,有时需切断锁骨。如有神经缺损,可抬高患肩,头偏向患侧,有助于进行神经缝合,手术后用石膏固定。,在臂丛上部损伤,如肩部肌肉不恢复,可做肩关节融合术;如屈肘肌不恢复,可利用前臂肌或胸大肌行肘屈肌成形术,以改善功能。肩关节融合术宜在1415岁以后进行。 如为臂丛完全损伤且无恢复征象,损伤处又在椎间孔以内,或经

15、手术探查无法修复,可酌情考虑行上臂中段截肢术、肩关节融合术,并配带义肢。 近年来,对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采用健侧颈7神经根转移、膈神经转移、颈丛运动支、付神经、肋间神经转移等方法,修复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等均取得一定疗效,辅以肌肉或肌皮办移植等,使完全丧失功能的肢体重新获得了一部分功能,二)正中神经损伤,1、病因 2、临床表现 1)感觉: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手掌相应部位感觉消失; 2)运动:前臂旋前及桡侧屈腕障碍,拇、示指屈曲障碍,拇不能对掌、外展;,3、治疗 (1)非手术治疗:单纯挫伤 (2)手术治疗:神经吻合、神经松解 (3)肌腱转位;,三)尺神经损伤,1、临床表现及诊断 感觉障碍: 手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感觉消失 运动障碍: 环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拇指不能内收,四指不能外展、内收;,2、治 疗 新鲜损伤: 神经吻合; 陈旧性损伤: (1)神经松解 (2)神经再吻合,四)桡神经损伤,1、临床表现及诊断 手指桡侧3个半手指背侧感觉障碍,伸指、伸拇、伸腕、前臂旋后障碍 桡神经肘上损伤:垂腕、垂指 桡神经肘下损伤:垂指、无垂腕,2、治疗 新鲜损伤: 神经吻合 陈旧性损伤: 1)神经松解 2)神经再吻合 3)肌腱转位,下肢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 膝关节屈肌、小腿及全足瘫、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外侧及足感觉消失;,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