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7822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题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C 第【2】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第【3】题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答案:D 第【4】题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2、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6】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第【7】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第【8】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第【9】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第【11】题 我国着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4、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第【12】题 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第【13】题 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第【14】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第【15】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5、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第【16】题“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第【17】题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6、 正确答案:A 第【18】题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第【19】题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第【20】题 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1】题 辩证法同形而上

7、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第【22】题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第【23】题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24】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

8、.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第【25】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C第【26】题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A.诡辩论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第【27】题“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D第【28】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存在性B.物质性C.意识性D.真理性正确答案:B第【29】题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主

9、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第【30】题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D第【31】题“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D第【32】题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10、()辩证关系的原理。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正确答案:D第【33】题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答案:D第【34】题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C第【35】题一个学校教学

11、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正确答案:C第【36】题“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A第【37】题“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

12、确答案:A第【38】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正确答案:D第【39】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正确答案:C第【40】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A第【41】题“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

13、的是()。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正确答案:D第【42】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正确答案:C第【43】题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正确答案:C第【44】题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A.全盘抛弃B.绝对否认C.全盘肯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正确答案:D第【45】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A.保

14、守和进步关系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D.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下面每一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将答案字母序号按要求填涂在机读答题纸上。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2.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要任何条件C.它不能被人所认识和利用D.它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受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C.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D.事物发展是

15、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因为。A.实践具有物质性B.实践具有客观性C.实践具有社会性D.具有把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的特性5.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法律制度B.国家政权C.政治D.哲学思想6.中国共产党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上。A.十一届三中全会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十二大D.十三大7.“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正式提出的。A. 1987年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二大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是。A.坚决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B.抑制西方的腐朽思想C.批判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9.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包括。A.社会

16、主义社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C.党领导的人民政协D.人民群众10.两种制度并存格局是指。A.两种制度平分秋色B.社会主义主体制度不变是非主体制度存在的前提;同时允许台、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不管在中国内地,还是在台、港、澳地区都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D.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少部分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1.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不同劳动过程的两方面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方面C.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形式D.同一劳动过程先后出现的两种劳动形式12.第一产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部门,主要是指。A.手工业B.建筑业C.农业和矿产业D.工业13.在股份公司中股东的权益主要体现在。A.股票上B.公司资本的稳定性上C.股息上D.有限责任上14.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A.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