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748365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采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1010工作面第二个74m切眼,经矿领导研究决定采用单体柱加型梁支护,特编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二、施工方法1、工作面施工时,将煤壁侧扩修1m,达到煤壁侧柱腿形成实煤体,增加巷道稳定性。2、支设单体柱时需三人同时作业,挂梁时,待单体柱顶端4个小爪子进入型梁定位齿后,逐步加压使支柱达到初撑力,最后拴好防装置。3、每次架设棚架时,必须安排一人在外,监护顶板和监护工程质量(棚梁高低、柱腿一条线)。4、施工中,工作面必须配备水平尺、直尺、线绳、钢尺等工程质量验收辅助工具,架一棚验收一棚、达标一棚。5、迎山角:根据切眼掘进实际角度

2、测定,巷道倾角为10-12,迎山角为1-2。三、顶板支护(一)工作面支护1、工作面采用DZ-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4m型钢梁支护顶板,型梁采用双梁(对梁),两梁五柱(中间点柱切眼施工完毕,统一打设),棚距0.4m(两棚间净距),型梁不接顶时必须用木板垫实,对梁高低平整。2、工作面棚架单体柱打设距梁头80mm处,棚梁中间用单体柱打设一排点柱,要求成排、成线。3、工作面顶板、两帮铺设塑料网,网打接200mm。顶板串杆6根,梁口一根撑木。4、工作面掘进棚架前最小空顶距200mm,最大空顶距800mm。工作面回采最小控顶距2400mm,最大控顶距3600mm。(三)特殊支护1、上、下安全出

3、口支护上、下安全出口:长2米,宽1.2米,采用4对8根3.6m型梁支护,行人宽度不低于700mm,高度不低于1.8m。2、上、下端头支护采用3对6根4.2米型梁支护,棚距800mm(由于巷道断面小,4对8根端头支护安全出口不够,采用3对6根能够满足支护需要),单体柱距梁头80mm,一梁三柱。3、所有单体液压支柱用防倒链或防倒绳捆绑在顶梁上。超前支护段巷道高度不低于1.8m,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超前支护段应留有至少0.7m宽的人行道。超前支护范围内不得存放物料。4、两巷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巷超前支护均采用2.4m长型梁配合DZ-25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沿走向架设,两巷超前上下帮支护长度20

4、m。下巷上帮,上巷下帮10m打设双排柱,其它打设单排支护。5、尾巷回收上尾巷与放顶线回齐,下尾巷滞后放顶线不超过2.4m,回收尾巷后放落顶煤,使用竹芭、元木挡门。三、安全技术措施1、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安装连锁防倒装置,并编号管理。2、上、下安全出口的宽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3、端头支护按规定打设,两柱间留有0.7m安全出口4、工作面标准化要求:(1)三直、一平两畅通。三直:煤壁直(煤壁单体柱一条线,单体柱手把一条线);溜子直;中柱、老塘柱直。一平:顶扳平(顶梁必须用板梁或垫板、大头楔垫平)。两畅通:安全出口畅通(宽度0.7m,高度1.8m,无杂物)。(2)管线吊挂整齐。(3)

5、消灭上宽下窄、前倾后仰、交叉迈步以及推磨、流水棚架,严格按照中普顶板验收细则施工。5、所使用的支柱必须完好、不漏液、不自动卸载、无外观缺损;型梁无断裂和变形现象。6、支柱正上方,型梁与巷道顶板之间要用木板垫实、接顶要严密。7、支柱支设成一条直线,要求支好后支柱把手方向一致。8、工作面架设棚架时,必须执行先支后拆施工方法。9、支柱必须打在实底上,初撑力不低于11.5MPa。10、架设棚架作业前,必须先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长把工具找掉活煤、活矸,确认顶板安全可靠。11、作业前必须清理好退路,保证退路通畅,并安排专人监护顶板。12、工作面必须存有一定数量的支护材料(包括垫板、大头楔)。13、工作面老塘空顶面积不大于6m?,煤墙侧必须刷齐一条线。14、回采时,做到四净三不装,四净:煤壁刷净;原煤装净;工作面煤清净;矸石运净(运老塘)。大块煤不装;矸石不装;溜子不开不装。15、未尽事宜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及11010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