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73911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水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往往造成突水淹井或淹没整个工作面的恶性事故。根据矿井水的来源可分为地下水害、地表水害和老窑积水水害。防治水是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减小矿井正常涌水,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前提下使国家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为防止水害事故给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矿井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一、水文地质情况我公司矿区位于沁水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区,水文地质单元属延河泉域中北部。根据含水层岩性和地下水赋存特征,本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盐类裂隙水、碎屑夹碳酸岩类岩溶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四种。1、矿区水文地质条

2、件矿区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含水岩组一般厚为0-10米,富水性差,为透水而不含水层;碎屑岩类裂隙水、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弱;碳酸盐岩岩溶水在本区埋深较深,据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4队,1996年提交的本矿地质报告,区域水位标高为450-560米,高于本矿现开采3#煤层底板标高79-122米,3#煤为带压开采,但奥陶系灰岩顶界至3#煤层间距为120余米,可起一定的隔水作用,构成3#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小,但该含水层富水性强,具不均匀性,开采过程中,若遇断层,在断裂连通导水的情况下,不排除有突水的可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

3、后采”的原则。本区与煤层开采有关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二叠系、石炭系碎屑及碳酸盐类岩溶水。1)主要含水层石炭系、二叠系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山西组K7砂岩和下石盒子组底部的K8砂岩。K7砂岩为山西组与太原组的分界标志层,岩性以中细、中粗粒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具有近似垂直于层面的裂隙带。据邻区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04-0.003L/sm,水位标高567.12米,为弱富水含水层。K8砂岩是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标志层,岩性以中细粒岩为主,局部地段为粗砂岩,裂隙较发育。奥陶系岩溶水含水层含水层主要有上、下马家沟组灰岩和峰峰组灰岩组成,上、下马家沟组灰岩溶发育,局部可见1-2米的溶洞,富水

4、性强,单井最大涌水量为1900m3/d,介由于岩溶发育不均一,富水性也不均匀;峰峰组在覆盖层薄的地段内,岩溶发育极普遍,多为透水层,随埋深增加岩溶发育减弱。据邻区钻孔抽水试验,单井涌水量为0.0015-41.85L/sm,富水性不均匀,区域水位标高在450-560米间,成为矿区下伏的主要充水含水层。2)主要隔水层石炭系上统及下叠系隔水层主要由具有可塑性的泥岩、砂质泥岩级成,各层砂岩间及灰岩间均有泥岩分布,一般厚度2至数米不等,可起到良好的层间隔水作用。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层该层岩性以铝士质泥页岩为主,一般为10米左右,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为煤系地层较好的区域隔水底板,隔断了与下伏岩溶水的水力

5、联系。2、矿坑充水因素:可能进入矿坑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采空积水等。大气降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大气降水入渗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年同期性的变化规律,且随着降水量的改变而改变,降水入渗对地形低洼浅埋矿床的充水影响最明显,但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影响逐渐降低,且涌水高峰值出现滞后现象。地表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由于矿区内无大的河流,平时沟谷干涸无水,但存在季节性河流,一般洪水来猛去速,持续时间短,凡井口不在历年洪水位置内,就不会发生洪水涌入坑内事故,对矿床充水影响小。地下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本矿现开采3#煤,煤层赋存于石炭系山西组地层中,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以顶板砂岩充水为主,其次为开采过程中产生

6、的塌陷裂隙带,在局部地段接受下石盒子组底界K8砂岩充水补给,该层砂岩富水性弱,渗透系数K=0.032m/d。另据本矿地质报告,该地区区域岩溶水水位标高在450-560米,而本矿3#煤底板标高为328-481米,低于突、灰水水位标高79-122米,由于奥陶系灰岩顶界至3#煤层间距为120余米,可起一定的隔水作用,对3#煤开采影响较小,但在今后的采煤中,若遇断层,在断裂连通导水的情况下,可形成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山开采影响大。老窑、采空区积水本区采煤历史较久,矿区内及周边有老窑及采空区分布,采空内或有积水,对采矿构成直接威胁,为矿区突水的隐患区,其危害性极大,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探放水

7、工作。3、矿区水环境1)原生水环境矿区内无地表水体,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贫乏,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弱。已不能满足当地用需求。2)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下降矿区煤层之上含水层受煤矿矿坑排水及煤层开采后顶板冒落、裂缝下沉、松弛扰动影响,含水层结构遭到破坏,呈半疏干-疏干状态。煤层下伏岩溶水,水位也呈逐渐下降趋势。3)水资源污染矿区废水一般用作井下防尘,对地表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不造成污染。4、矿坑涌水量据地质报告,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为35m3/d,最大50m3/d。二、矿井水害水源分析1、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层空隙中的重力水,岩层的空隙是地下水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地下水储存和运动

8、的场所。地下的岩层分为隔水层和含水层,由于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存在并具备一定的隔水界面与之相组合时,就会形成储水构造。该种模式决定了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承受静水压力,称之为承压水。地下水根据含水岩空隙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2、地表水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池沼和水库等,大气降水也是地表水的水源。其水源可能通过井口、采后冒裂带、岩溶塌陷坑、断层带及封闭不良、钻孔充水或导水进入矿井。3、老窑积水古代的小煤窑和近代煤矿的采空区及废弃巷道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保存的地下水,称为老窑积水。尤其是年代久远缺乏足够资料的这种老窑积水,是煤矿生产建设中最危险的水患之一。三

9、、矿井水害监测1、地下水地下水的观测内容包括矿井、煤层、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及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量、水压、水质、水温的动态观测。井下突、涌、淋、滴、渗水点的观测内容包括:出水时间;出水地点;出水层、厚度、岩性,喀斯特裂隙发育情况,出水形式、出水点顶底板围岩压力的显现变化情况;出水点水的颜色、温度、透明度、口感、气味等物理性质,并取样进行水质分析;周围出水点和观测孔的水量、水压变化情况等。2、地表水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掌握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等数据。调查矿区内的湖泊、池塘、水库、塌陷积水区的水位、水量、库容等数据。矿区范围内有河流通过时,应在河流出入矿区地段,含水层露头过河地段,断

10、层过河地段、河下采煤处,支流入口处、地表塌陷处,溶洞发育地段,以及严重渗漏地段的上下方设立水文观测站,定期观测水位、流量。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3、老窑积水对周边煤矿进行调查,收集其井口坐标、标高、井深,了解现开采的范围、充水特征、出水量、老空充水区、充水巷道的位置。调查了解因周边煤矿开采而引起危害矿井的可能的充水因素等。周边煤矿开采结束后,要收集报废井筒的封闭日期、封填材料及深度等资料。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安排两人,严禁单人进行观测。四、矿井突水预兆及突水量估算1、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

11、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3)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臌。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臌起,底臌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色或黄色。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

12、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3)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突水发生后,水量的估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常用的方法有:浮标法、水泵标定法和容积法。五、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地下水防治防治地下水害,要从整体上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疏水降压或截源堵水等措施进行处理。矿井疏水过程可分为疏水勘探、试验疏水和经常疏水。疏水方式包括三种:地表式是从地表进行疏干;地下式是在地下进行疏干;联合式是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或多井同时疏干。

13、1)地表疏干地表疏干主要用在预先疏干阶段,是在地表钻孔中用潜水泵预先疏降充水含水层的水位或水压的疏干方式。2)地下疏干地下疏干主要应用在并行疏干阶段,通常采用巷道疏干和井下钻孔疏干的方法。3)联合疏干联合疏干常应用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井。2、地表水防治地面防水是指在地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涌入工业广场或渗入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尤为重要。地表水害防范措施1)充分调查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编制地形地质图和基岩地形地质图,掌握基岩充水含水层出露及隐伏露头情况,正确确定地表分水岭、充水含水层的补给区,计

14、算评价每一水系或排洪沟渠的汇水面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矿坑充水条件分析。2)掌握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模数,一般要根据一流、定流域范围的岩层条件,进行连续几个水文年的小流域水均衡观测,以便取得实际资料。3)根据煤层开采的“上三带”理论和导水冒落裂隙带发育高度规律以及开采盆地岩移塌陷规律,确定采动盆地裂缝角影响范围内的含水层的破坏情况,分析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条件和范围,结合井上下实际观测资料,设计地表防治水的具体工程。4)要充分利用当地气象资料,根据大气降雨规律及降雨强度,比较准备地预测防洪渠、堤坝、桥涵的瞬时流量,以确定防洪的标准和断面。5)掌握和圈定矿区历史最高洪水位的洪水淹

15、及范围,并做好汛期前的调查和汛期中的巡回观察。6)根据水利工程的要求,设计沟渠堤坝的抗洪强度和排泄能力。地面防水方法1)河流改道矿区范围内有常年性河流流过且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接触,河水渗漏量大,是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属该情况可在河流进入矿区的上游地段筑水坝,将原河流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若因地形条件不允许改道,而河流又很弯曲,可在井田范围内将河道截弯取直,缩短河道流经矿区的长度,减少河水下渗量。2)铺整河底矿区有季节性河流、冲沟、渠道,当水流沿河或沟底裂缝渗入井下时,则可在渗漏地段用黏土、料石、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制止或减少河水渗漏。如四川南桐煤矿长兴灰岩出露地表且沟谷发育,通过铺整河底、修筑人工河床,雨季涌水量减少了30%-50%。3)填堵通道矿区范围内,因采掘活动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塌陷等,经查明是矿井进水通道时,应用黏土或水泥填堵,对较大的溶洞或塌陷裂缝,下部填碎石、上部盖以黏土分层夯实,且略高出地面,以防积水。4)挖沟排(截)洪地处山麓或山前平原区的矿井,因山洪或潜水流入井,构成水害隐患或增大矿井排水量,可在井田上方垂直来水方向沿地形等高线布置排洪沟、渠拦截洪水和浅层地下水,并通过安全地段引出矿区。5)排除积水有些矿区开采后引起地表沉降与塌陷,长年积水,且随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