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734226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煤和瓦斯突然抛向采掘空间,且伴随着强烈的动力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井下发生突出时,煤流埋人,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突出时的动力,能摧毁巷道、通风设施、机械设备、破坏通风系统,造成灾害扩大;甚至能引起火灾或瓦斯爆炸。它是矿井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煤与瓦斯突出多数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掘进工作面。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突出的强度增大、突出的次数增多、突出的层数增加、突出的危险性增大。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着瓦斯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煤的结构变化大、透气性差、瓦斯扩散速率大、煤的湿度小容易发生突出。有构造残余应

2、力的地方,煤体强度变形能量大,容易突出。如:断层带、破碎带、火成岩侵入带、煤层厚度变化带、褶曲地点和煤层倾角变化地点都是容易发生突出的地方。有外力激发容易发生突出。如:放炮、打眼、冲孔等都容易透发突出。突出大多伴有预兆,石门突出多伴无声预兆。突出危险性随着硬而厚的围岩存在而增高。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绝大多数的煤与瓦斯突出,在突出前都伴有预兆,没有预兆的突出是极少数。有声预兆:由于各矿区、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质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预兆声音的大小、间隔时间、煤体深处发出的响声种类也不同。有的象炒豆似的劈劈叭叭声。有的象鞭炮声,有的象机枪连射声,有的似跑车样的闷雷声、嘈杂声、嗡

3、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无声预兆:煤层结构构造方面的表现: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和煤尘增大,煤层受挤压褶曲、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地压显现方面的表现: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碴,顶板出现冒顶、断裂,底板出现鼓起,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夹钻、顶钻等;其它方面的表现: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温或气温降低或升高。上述突出的预兆并非每次突出时都同时出现,而仅仅是出现一种或几种。煤矿安全规程对采掘工作面防突的规定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要发生过1次煤(岩)与瓦斯突出,该矿井即为突出矿井,发生过突出的煤层即为突出煤层。突

4、出矿井及突出煤层的确定,由煤矿企业提出报告,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授权单位鉴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并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每个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工,必须随时检查瓦斯,掌握突出预兆,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工作面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报告矿调度室。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爆破落煤前,所有不装药的炮眼、孔都应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充填深度不小于孔深度的1.5倍。井巷揭穿煤层和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

5、震动爆破、避难硐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和煤层注水是区域防突的主要措施。开采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在煤层群中首先开采的,并能使相邻的突出煤层消除突出危险的煤层叫保护层,开采保护层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预抽突出煤层瓦斯开采保护层时,已有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应同时抽放被保护层的瓦斯。单一煤层和无保护层可采的突出危险煤层,经试验预抽瓦斯有效果时,也必须采用抽放瓦斯的措施。突出煤层注水煤体注水不仅可以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也可以减少开采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当水中加入一些阻化剂时,还可以防止煤炭自燃。局

6、部防突措施1、石门揭煤防治突出措施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时的防突措施中,除抽放瓦斯外,还有超前排放钻孔、水力冲孔、水力冲刷、金属骨架和震动放炮等。(1)水力冲孔。当石门揭煤打钻出现喷煤、喷瓦斯的自喷现象时,可采用水力冲孔措施进行揭煤。水力冲孔要求石门冲出的总煤量(吨)数量上不小于煤层厚度(米)的20倍。(2)水力冲刷。水力冲刷是利用高压水力冲刷石门工作面前方煤体,形成超前孔洞,使煤体得到卸压和排放瓦斯以消除石门揭煤时的突出危险性。要注意的是冲刷出的煤和瓦斯就地排放,形成了工作地点不安全环境。(3)超前排放钻孔。超前排放钻孔是在石门掘至离煤层垂距58米处向突出危险煤层沿倾斜和走向均匀

7、地布置23圈钻孔,控制范围达到石门周边外35米,形成足够的卸压和排放瓦斯范围,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瓦斯压力全部降到0.74兆帕以下。这一措施适用于不同厚度和倾角的突出煤层,对于瓦斯压力较高的煤层,也有较好的防突效果。(4)金属骨架。金属骨架是用于石门揭煤的一种超前支架。在距煤层23米时,在工作面上部和两侧周边打钻孔,钻孔要穿透煤层全厚并进入岩层0.5米,单排孔间距一般不大于0.2米,双排孔间距一般不大于0.3米,然后在钻孔中插入长度大于孔深0.5米以上的钢管或钢轨,将其尾部固定架牢,形成一个整体防护架。金属骨架措施的防突作用:一是钻孔卸压;二是钻孔排放瓦斯;三是保护煤体。主要作用是保护煤体,增

8、大突出的阻力。2、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在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巷道,可以采用预抽瓦斯、水力冲孔、超前钻孔、深孔松动爆破、深孔控制卸压爆破、卸压槽和前探支架等防治突出措施。(1)超前钻孔(包括大直径钻孔)。适用于煤层透气性较好、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大于0.7米、煤质稍硬的突出煤层。钻孔长度不得小于10米,钻孔超前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排放钻孔的控制范围,应包括巷道断面和巷道断面轮廓线外四周不小于2米的范围。超前钻孔的直径一般为75120毫米,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地带也在采用42毫米直径的钻孔。(2)深孔松动爆破。深孔松动爆破是在工作面前方打若干个一定深度的炮眼,通过爆破使周围煤体破碎、使

9、应力集中带向煤体深部推移,达到卸压和排放瓦斯的作用。该措施适用于煤质较硬、突出强度较小的煤层。深孔松动爆破的孔径为42毫米,孔长不得小于8米,超前距不得小于5米。深孔松动爆破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1.52米的范围。(3)深孔控制卸压爆破。与一般深孔松动爆破相比,深孔控制卸压爆破有两个特点:一是将爆破孔长度由810米增加到2025米;二是在爆破孔附近打了不装药的控制孔,以增大卸压和排放瓦斯的效果。(4)卸压槽。沿巷道两帮预先切割出一定宽度的缝槽,保持一定的超前距,使前方一段距离内的煤体与煤层母体部分脱离。在卸压槽的保护范围内掘进,可以避免突出或冲击地压的发生。(5)前探支架。前探支架一般是向工作面

10、前方打钻孔,孔内插入钢管或钢轨,其长度为两次掘进长度再加0.5米。掘进每循环一次,打一排钻孔,形成两排钻孔交替前进,钻孔间距为0.20.3米。3、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对于有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应以区域性措施为主,当未采取区域防突措施时在区域防突措施失效的区段,可采用排放钻孔、松动爆破、注水湿润煤体、大直径钻孔、预抽瓦斯等局部防治突出措施,并应尽可能地采用刨煤机或浅截深滚筒式采煤机采煤。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放炮、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放炮、挡拦、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1、震动放炮震动性放炮的主要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在突出危险煤层厚

11、度小于0.3米或瓦斯压力小于0.74兆帕的煤层中,可采用震动放炮揭穿煤层。震动放炮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如果震动放炮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措施。2、远距离放炮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放炮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放炮。远距离放炮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300米。远距离放炮时,放炮工操纵放炮的地点,应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隔离式自救器。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放炮30分钟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3、挡拦设施突出危

12、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1)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防止突出时的瓦斯进入进风系统。(2)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米,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米。门框和门扇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门框厚度不得小于100毫米,门扇厚度不得小于50毫米,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米。(3)放炮时反向风门必须关闭,对通过门垛的风筒,必须设有隔断装置。放炮后,矿山救护队有关人员进入检查时,必须把风门打开顶牢。(4)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石门揭穿突出煤层时预

13、计的突出强度确定。5、自救器进入有突出危险采掘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每天下井前与升井后必须对自救器进行称重和气密性检查,以保持性能良好。6、井下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突出危险矿井应在井下设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置其中一种或混合设置,并要符合下列要求。(1)井下避难所:避难所应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的地点,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避难所必须设向外开启的严密的隔离门,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米,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但每人占用面积不得少于0.5平方米,避难所内支护必须保护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避难所内必

14、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立方米分钟。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避难所内应根据避难最多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2)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压风自救系统应设置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50米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至8人用,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立方米分钟。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1)矿工在采煤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离中快速打开隔离

15、式自救器并佩戴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如果距离新鲜风流太远时,应首先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2)掘进工作面发现煤和瓦斯突出的预兆时,必须向外迅速撤至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反向风门关好,然后继续外撤。如自救器发生故障或佩戴自救器不能安全到达新鲜风流时,应在撤出途中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等待救护队援救。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在有煤也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矿工要把自己的隔离式自救器带在身上,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立即打开外壳佩戴好,迅速外撤。矿工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或自救器有效时间不够,可到矿井专门设置的井下避难所或压风自救装置处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的巷道、硐室躲避。这时要把管子的螺钉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保持联系。水灾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矿井水灾的类型及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矿井水灾的类型造成矿井水灾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窑水。多数矿井水害往往由2-3种水源造成的。矿井水害可分为地表水害、老窑水水害、松散孔隙水水害、煤层顶板水水害、煤层底板水水害。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矿井涌水所造成的类井水灾,通常称为突水或透水。矿井突水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涌水水源和涌水通道。因此,容易发生突水的地点有: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近煤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