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咏》说课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265057 上传时间:2017-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之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花之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花之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花之咏》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花之咏》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之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之咏》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 课 稿授课课题:花之咏授课年级:四 年 级说 课 者: 权学兰 说课时间:2014 年 3 月花之咏说课稿权学兰一、 说教材。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 ”,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 二、说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美丽对

2、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 是学生们身边十分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欢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及生长习性比较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理解。四年级学生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和理解应能形成大致的共识。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我要应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谈出个性化的感受。三、说教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 ”,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四

3、、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谈感受。3、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等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领悟课文内容。2.通过学习这篇散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追求。2、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这句话的理解。六、说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直接板书课题。 2 、

4、“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 、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 、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二、同桌互查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生字,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检查预习。 2、(同桌检查生词学习情况,再齐读)湛蓝、孕育、天幕、招徕、抚养、赠物、叹吁、聆听、啜饮、琼浆、芳香四溢、仰目朝天三、再读课文,自主学习这篇课文不但词语优美,句子更美。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画下来,想想为什么美,边读边作批注。四、交流学习,品读一至四然段1、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生 1:这句话好

5、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比作“一句话”师:文中的“我”指谁?生 1:文中的“我”指花。生 2:这里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当作人来写。(你从哪里知道的?)我从“吐、收、藏”这几个词知道的。师:(指名读,生评)每一个优美的句子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老师也想来读读,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句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生自由说。老师创设情境。(指名读、齐读)师:这个比喻句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比喻词为“是”)像这样结构和语言风格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些。2、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生 1: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花”比作“星星”,还把“草地”比作“地毯。师:我能

6、请问你“湛蓝”是什么意思?(深蓝)对,还有哪个词也写颜色?(碧绿)深蓝是(天空)的颜色,碧绿是(草地)的颜色。作者把天空和草地的颜色写得如此鲜艳,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衬托花的美丽。)(指一两名读 )3、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冬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生 1: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花比作“大地的女儿”。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 3:拟人和排比师:这里既有比喻,又有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年四季花儿在大地怀抱里生长的过程。谁能读?(指名读 女生读)4、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师:我还是什么呢?生 1:

7、我还是礼品、彩冠、赠物。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师:这些都是花的什么?生 2:花的作用师: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是人间真情的象征。请你来读,读出对花的赞美之情。(指名读 男生读)5、师导读前四个自然段五、品读五至七然段师导学,生汇报。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各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教学要点:1、“携手”是什么意思?(手拉着手)书写时“携”字的右上是“隹”不是“住”。2、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3、叹吁:叹气。这里指花散发出香气。芳香四溢:到处散发着香气。4、招徕:招揽,招引。第六段中的三个“她”分别指“草原”、“空气”、“白天”。5、“啜饮”中的“啜”就是“饮”

8、的意思。两个意思一样的字合成的词,增加了文章的韵律美,让人读来朗朗上口,而单独用“饮”就没这种效果。课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结构的词,你能找到吗?(聆听)琼浆:美酒。6、(生齐读五至七自然段)“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想法,换个词(空想)。花的理想是什么?(追求光明。板书)7、这仅仅是花的心声吗?不是,这也是作者的心声。(出示作者简介)作者渴望什么,追求什么呢?8、师:希望和平,向往幸福的生活就是他所追求的“光明”。让我们再次读出作者的心声吧。(示意再读最后一句话)六、总结全文。1、本文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作者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和理想。作者与花已经融为一体。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这叫(借花喻人。板书)2、课题能还能改为“咏花”呢?3、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还在于它运用了(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作手法。什么是第一人称呢?七、拓展仿写。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上一两句话。八、作业超市。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新词三遍。2、背诵、默写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